太極拳虛實之道
虛實之道就是太極拳運動的最基本原理。掌握了虛實轉換之術,就等於拿到了開啟太極拳之門的鑰匙。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一、虛實宜分清楚
太極拳借鑑太極之理,對自身勁力、實力進行重新整合,對進攻、防守的技術進行重新部署,認為向日為陽,陽面在外,為虛,這叫作“示之以虛”;背日為陰,陰面在內,為實,這叫作“藏實於內”。陰陽虛實,相互依存,對立而統一。那麼,為什麼要求內實外虛呢?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的論述極為精闢,他寫道:“虛便是陽,實即是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乃能以虛實制人。切記:須以己之虛去探彼之實,勿要用己之實而使彼知己。因敵變化須走內勁而不可露形跡,勁由內換而使人莫測。彼只能挨我之虛,即挨皮毛,而得不到我之實,無從得力也。此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以虛實制人,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乃能一往無敵,斯是太極拳之妙也。”
怎樣做到內實外虛呢?這就涉及到如何運用勁力的問題。太極拳要求內動牽引外動,以腰隙的潛轉帶動肢體協同而動,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語出《十三勢行功歌訣》。腰隙,為發勁之源,肢體聽命於腰的指揮,這就是所謂的內動牽引外動,內實而外虛,如同輪軸,軸的內動帶動輪子整體旋轉:又如航船,前進後退,左右轉向,受舵的引領。所以,太極拳運動要求做到“以腰領勁”。注意,以腰領勁,絕不能像搬動箱子似的讓整個身體搬來挪去,而要如同球體一樣靈活旋動。這種旋動的運勁方式需要慢慢領會,細細琢磨。
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將“虛實分清”增補為練習太極拳的一條身法準則,並以兩腿為例做出如下注釋:“何謂虛實分清?曰:“兩腿虛實必須分清。虛非全然無力,著地實點要有騰挪之勢。騰挪者,即虛腳與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則便成偏沉。實非全然佔煞,精神貫於實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
二、一處自有一處虛實
從上文引用的郝月如語錄中,可知虛實分清並非簡單意義上的非實即虛,或者非虛即實,而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所以,肢體外在的虛動也有實的成分在裡面,即肢體也要分清虛實。身體由肌肉、骨骼兩部分組成,肌肉包裹著骨骼。按照陰陽虛實的原理,太極拳行功走架必須遵循這樣的原則:肌肉為虛,要放鬆,鬆沉入地,肌肉有離開骨骼而向下墜落的感覺:骨豁為實,要空,漂浮如氣球,骨骼有向上升騰的意識。如此,一上一下,空鬆兼備,虛實相間,互相作用,輕靈而沉穩,如同“棉裡裹鐵”楊澄甫語,氣勢飽滿,正所謂“一處自有一處虛實”。
三、處處總此一虛實
“處處總此一虛實”,指的是身體各部位都要有虛實之分。例如四肢,上肢為虛,下肢為實。兩腿,一般在前者為虛,後者為實;如果左腿為實或者虛,那麼右腿則為虛或者實。同時,兩臂與一條虛腿要有包圍一條實腿之意,這在太極拳中叫做“三虛包一實”。兩隻手,在上或在前者為虛,在下或者在後者為實。如果左手為實或者虛,那麼右手則為虛或者實。每一足也分虛實,前腳掌觸地要虛,足跟踏地為實;足外側要虛,內側為實。故而,太極拳走架打手前後左右移動時,必須以腳跟為軸而動。每隻手五指要虛虛分開,掌根鬚坐實:掌外側為虛,內側為實。所以,出掌時要由內而外旋轉向前……如此,則周身處處分陰陽,處處有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