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手勢原則及其錯誤的肢體語言

  姿態是指說話時身體的樣式和動作,即頭態、身姿、腳距、臂勢、手勢等。姿態具有傳情達意的作用,是人體內在情感的外露。演講時如果能夠合理的運用這些肢體語言將會給你的演講演講帶來不一樣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一、手勢必須遵循的原則

  1、雅觀自然

  運用體態語言、動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學的要求。人們聽演講,除了獲得資訊,受到啟迪這外,也需要獲得美的享受。演講的體態動作要做到姿態優美、恰如其分,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演講者的手勢貴在自然,自然才見感情的真實流露,自然才能真實地表情達意,才能給人以美感。優美自然的體態語言還必須符合演講者的性別、年齡、經歷、職業及性格等特徵。

  2、因人制宜

  在演講中態勢語的恰當運用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成熟、自信、涵養、氣質和風度。演講者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別、職業、體貌的、有表現力的、合適的手勢。就性別而言,男性的手勢一般剛勁有力,外向動作較多;而女性的手勢主要是柔和細膩,手心內向動作較多。就年齡而言,老年演講者因體力有限,手勢幅度較小,精細入微;而中青年演講者身強力壯,手勢幅度較大,氣魄雄偉。就身高而言,個子比較矮小的演講者可以多做些高舉過肩的手勢來彌補不足,這樣可以自己形體顯得高大一些,而個子較高的演講者,可多做些平直橫向動作。

  3、保持三個協調

  第一、手勢與感情協調。演講中感情激昂時手的幅度、力度可大,否則小一點,手勢幅度和感情是成正比的。

  第二、手勢與口頭語言的協調。手勢的起落應和話音的出沒是同時的、同步的,不可互為先後。如果話說出去了,手勢還沒有做;或話已講完,手勢還在繼續,不僅失去了它的意義,而且也使聽眾感到滑稽可笑。

  第三、手勢與全身的協調。演講者的手勢從來不是單獨進行的它的,它的一舉一式,總是和聲音、姿態、表情等密切配合進行的。演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沒有動作的演講只能講話而已,但動作要和演講者的體態協調才美。

  4、適宜、適量、簡練

  一是與演講內容相適宜。手勢動作只有在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配合時,其含義才最為生動具體。演講者的手勢必須隨演講的內容、自己的情感和現場氣氛自然地表現出來,手勢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應與演講的有聲語言、面部表情、身體姿態相適宜,協調一致,切不可生搬硬套勉強去湊手勢。

  二是手勢的多少要適量,要不多不少。手勢動作過多了,一兩句話一個動作就會顯得輕挑作態、喧賓奪主,會使聽眾感到眼花繚亂,聽眾甚至會拿演講者的動作開心。但是,如果演講者在臺上從頭到尾都不運用手勢,那樣就會顯得侷促不安就會失掉演講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講者的氣質、風度也就無法體現出來,使聽眾不能深刻理解演講的思想內容而感到枯燥無味。

  三是手勢動作要簡單精練。體態語言畢竟是口語的輔助手段,使用時切忌過多過濫,毫無節制,而應儘量做到少而精。正像說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語言能力強一樣,態勢語言表演過多,不一定能加強演講效果。所以演講中的手勢動作應簡練、得體,寧少勿多。演講者每做一個手勢,都要力求簡單精練、清楚明瞭、乾淨利索、優美誘人,不可瑣碎,不可拖泥帶水。小動作、碎動作千萬不要做,重複動作也不要多做。

  對於在什麼情況下該打什麼手勢,做什麼動作,是無法確定的,全靠自己摸索、模仿。但初學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追求那種千人一招、萬人一式的模式化的態勢動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突出自己的特點並美化定型就行。

  二、演講中錯誤的肢體語言

  1、逃避眼神接觸

  你是簡單的念ppt而不是向觀眾介紹嗎?在一對一的談話中,你是盯著一旁、腳下或前面的桌子嗎?你從未看過聊天物件肩膀以上的部位嗎?這些都說明你缺乏自信心,緊張和準備不足。

  技巧:看著你的聽眾。用80%至90%的時間看著聽眾的眼睛。絕大多數的人花太多時間看筆記,幻燈片或身前的桌子,而很多人在看了自己的談話錄影後可以立刻改變這一行為。真正的商業領袖在傳遞資訊時是直接看著聽眾的眼睛的。

  2、你和聽眾之間有阻礙

  另一種較常見的錯誤是因為在你和你的聽眾之間有別的物體,從而阻礙了你們的直接交流。這些錯誤,比如雙手交叉,站在講臺或椅子後,從屏幕後和別人交談,在都阻礙真正的交流。即使只是一個放在桌上的資料夾,也可能製造距離阻礙交流。

  技巧:保持“開放”。保持你的手開啟、手掌向上。消除你和你的聽眾間的壁壘。

  3、坐立不安,搖擺或晃動

  以上動作說明了你感到緊張,不確定或措手不及,避免這些錯誤,因為這樣做並不能幫你實現什麼。讓我們想象一下,一家電腦公司的高階業務主管要向他們的主要投資者傳遞新產品的訊息,但沒有成功。實際上,這個專案的確是在他團隊的掌控下,但他的身體語言卻給了投資者其他的暗示。做簡報時前後搖晃,這就是這位主管的最大問題。它反映了一種能力與控制力的缺乏。通過學習去做有意識的移動,他最終避免了職業生涯上的失敗。下次簡報之後,投資人定會相信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中。

  解決它的辦法很簡單:從口袋裡拿出你的手,作些有決心的、果斷的手勢。保持兩手高於腰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個複雜的手勢,反映了複雜的思想,並給了聽眾對說話人的信心。

  4、站著、坐著不動

  效率低的發言者幾乎不動,從頭到尾都站在同一個地方。這反映了他們很死板、緊張、沉悶、沒有魅力和活力。

  技巧:啟用你的身體,而不是幻燈片,走動走動。大多數演講者都認為他們需要筆直地站在一個地方。但他們不明白的是,移動不僅是可接受的,而且是受歡迎的。一些最偉大的商業演講者會走到觀眾中,並不停的走動。但他們並非漫無目的。舉例來說,一個充滿活力的發言者將從房間的一邊走到另一邊去傳遞他們的資訊。他指向幻燈片而不是閱讀它,他把手放在別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與聽眾保持距離。

  5、沒精打采,後仰或駝背

  這些姿態往往與缺乏自信聯絡起來,它們能體現或者被認為能體現——缺乏投入或興趣,它們也說明你沒有權威,缺乏信心。

  小技巧:保持抬頭挺胸。當站立時,腳開啟與肩同寬,身體稍向前傾。這樣你就看起來很感興趣,更投入,更有熱情。肩膀略向前,這會顯得你更有男子氣概。頭與身體要直立,不要靠在桌子或講臺上。

  6、虛假的動作

  這正表明你準備過度,不自然和做作。要使用手勢,但別過度。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幣丫?っ鰨?質品從沉爍叢擁乃枷搿L?諛艽郵質浦脅煬醯僥愕男判模?芰τ肟刂屏Α?墒且壞┠閌醞寄7亂桓鍪質疲?憧贍芑岜蝗銜?鱟鰨?拖褚桓鋈?韉惱?汀?/p>

  布什總統常常用與他所說的話格格不入的手勢,好像他準備過度,這像收看配錯音的低成本電影。你可能不會像布什總統那樣受到廣泛的評論,但儘管如此,你也不想在會議過後遭到同事與朋友取笑。

  7、玩硬幣,跺腳和其他令人討厭的小動作

  以上動作只能體現你的緊張,不自信或對細節不夠關注。用一臺攝像機錄下自己的表現,再用挑剔的眼光去重看一遍。你是否發現了自己從未察覺過的那些令人討厭的小動作?有位作家寫了一本關於領導力的書,我曾去看過他對自身規劃的討論。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他不停地玩口袋裡的硬幣。那天,他不但沒有賣掉很多書,而且在領導力方面也沒有得到高分。

  緊張將體現在不停的跺腳,摸臉或抖腳上。一旦你明白自己的行為,你可以輕鬆地改正它。

  拓展:成功吸引聽眾的演講技巧

  一、標新立異的觀點

  比如以愛崗敬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是每個公司、企業都搞過的,甚至有些企業年年以此為主題來進行演講比賽活動,但是演講比賽年年搞,演講觀點甚至文章內容卻是陳舊老套,舉起列子就是徐虎、李素麗,講起道理就是愛崗敬業從我做起,愛崗敬業要有螺絲釘精神等等,讓聽眾感覺乏味枯燥。

  二、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演講是演講者智慧的體現。我國曆代演講人才輩出。從春秋戰國時代思想家的“遊說”,到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舌戰群儒”,他們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他們傑出的辯才無一不是建立在獨到的思想、豐富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在現代社會,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一些著名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大學教授和企業家,也同時是演講家。

  三、長期的積累和實踐

  演講藝術的高低,取決於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取決於長期的文化積澱與實踐歷練。我認為,從層次上,演講藝術可分為四種:就是“技”“道”“悟”“空”。“技”就是專業技能方面的演講。“道”就是各行各業的理論宣講。“悟”就是對實踐和理論融會貫通並能鞭辟入裡且奔放自如。“空”不是無,而是一種自由狀態,是對自然和社會的感悟至深。說到底,演講是人類的活力和智慧之光的體現。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演講人才輩出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有許多專門從事“遊說”的思想家和縱橫家,他們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還有著名的諸葛亮“舌戰群儒”等,也都是演講藝術的絕妙的典範。他們傑出的辯才無一不是建立在獨到的思想、豐富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在現代社會,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一些著名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大學教授和企業家,也同時是演講家。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使人與人之間增加了交往,闡明各種事物的演講機會無處不在。對於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演講能力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略的素質。

  四、鮮活的思維

  幾年前電視臺轉播的國際大專辯論會,吸引了無數目光。人們為這種爭論問題的形式、青年學子所談論的話題以及所煥發出來的辯才而吸引。但是,由於國際大專辯論會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觀眾的目光開始轉向充滿鮮活思維的“對話”欄目。觀眾更願意看到知識豐富、緊跟現實、實話實說、與成功者近距離、充滿鮮活思維的對話。在今年5月11日中央二臺的“對話”欄目中有這樣一個精彩場面:巨集德公司董事長施振榮說,子女不願接他的班,願當教授什麼的,施先生也怕步王安的後塵,就把接力棒交給了幾個德才兼備的“外人”。這時主持人問一位在巨集德工作了十幾年的員工:“你是追隨施振榮這個人,還是追隨巨集德的企業文化?”回答是:“我追隨巨集德的企業文化,施振榮先生創立的企業文化。”緊接著,方太櫥具公司董市長茅理翔先生對施振榮董事長的交班有不同看法。他說他把方太公司分給兒子一部分,分給女兒一部分,因為法律不夠健全、經理人不夠成熟、信譽也不夠等等,所以傳給子女放心。這時,主持人有一句幽默而意味深長的插話:“施先生把企業當孩子,茅先生把孩子當企業。”這類在現場迸發出來的鮮活的思想會給人們帶來很深的啟迪。

  看完“”的人還看:

1.八種錯誤的演講肢體語言

2.演講中的肢體語言詳解:手勢

3.演講的肢體語言技巧

4.演講時的動作手勢圖

5.演講時身體語言的五大技巧

6.演講中常用的手勢

7.演講中如何成功使用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