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家務活

  現在孩子很少做家務活了,都是抱著手機電腦在一旁玩遊戲或者看電視,其實這樣是極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的,那麼你知道該怎麼去引導孩子主動分擔家務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家務

  1.父母要有正確的態度父母在鼓勵孩子進行家務勞動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父母首先應該明白,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並不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勞動負擔,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等品質,讓孩子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2.讓孩子把家務當成遊戲來做喜歡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把家務當作遊戲來做。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好強,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剝豆子比賽,看誰剝得又多又快。在遊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故意“落敗”,讓孩子體驗到勝利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做家務的熱情;也可以偶爾“贏一次”,然後藉機向孩子傳授自己的“經驗”。

  3.家務勞動要有具體的分工父母應該對家庭勞動進行明確的分工,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做哪些家務,同時還可以幫助父母做哪些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意識。

  4.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表揚如果孩子能夠認真負責地做完一件家務,那麼父母就應該給孩子肯定和表揚,最好能夠讓所有家庭成員一起來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產生由衷的自豪感。父母還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並且微笑著誇孩子“你做得真棒”,最好不要用金錢或者物質獎勵的方法。

  孩子幫助做家務需要注意的細節

  1. 家務難度控制

  一個很小的孩子已經完全可以意識到出色完成一項任務給他帶來的滿足感,他可以深 深體會到自己很重要的那種榮耀感。孩子很願意加入大人的工作,幫忙做做飯或是澆澆花,他們需要這種和大人相處的關係,需要這種共同工作的經歷。有趣的是, 我們分配給孩子的任務還不能太簡單或完全不具挑戰性。孩子喜歡完成“很難”的任務,這樣他會有種逐漸長大成人的感覺。如果我們分給他的是“嬰兒級別”的任 務,他就無法獲得那種滿足感了。成年人可以忍受做一些愚蠢、機械的工作,因為他們被工作的結果所限制;孩子可不一樣,他體會的是成就感——在共同工作的過 程中,那種對他來說是那麼重要、那麼出色、那麼偉大的成就感。

  如果你家五歲的孩子可以收拾餐桌了,那麼他同樣可以做到點蠟燭或是擺放精 致的餐碟。對大人來說,給孩子安排一個他感興趣的活兒也許有些難,可是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分配到的任務太簡單了,就很難培養出對待工作的熱情、認真的態度。 這種態度的培養在孩子幼年十分重要。那些常常享受到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的孩子,將比那些認為工作只是“我必須完成的事”的孩子,更能適應將來 的學校生活。

  2. 沒必要讓孩子遵守刻板的形式

  如果孩子覺得大人認為他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忙做事了,那麼會感到 非常自豪,尤其是在一些對他們而言很特殊的場合,比如春季大掃除、把閣樓的東西搬下來之類的,這時孩子會很努力地做好大人安排的任務。此時我們會發現,所 謂“孩子的注意力只能持續很短時間”的觀念是錯誤的。如果所做的事情十分有趣,或者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他們會努力地去完成,即使很長時間, 也不覺得厭倦。

  但若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那麼所有的孩子最終都會失去興趣。舉個例子,有兩個孩子每天早上幫助爸爸媽媽拿牛奶、買報紙, 或者澆花、收拾餐桌,樂此不疲。然而某一天,他們發現了更有趣、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事,那麼他們就會立刻忘掉自己原本做的,甚至當大人提起他們原先的活兒 時,他們還不高興。如果這時家長拿責任、義務對他們進行說教,或者強調他們所做的事都是很小很輕鬆的,如果他們不在外面遊蕩胡混的話完全可以五分鐘就把事 情完成,那麼情況會變得更糟。其實孩子並不介意幹活,甚至是髒活、累活,可是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慢慢長大,直到變得有規律。

  在當今社會, 人們若想很好地工作和生活,就得有一定的穩定性。一個人如果沒有規律的工作習慣,那麼即使他有很出色的能力,也很難立足。因為對於這個社會的腦力工作者而 言,產出的穩定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家長過早地把這種形式強加給孩子,那麼就忽略了孩子還太小,沒有做好準備的事實。

  3. 注意成人與孩子在道德觀上的差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我們大人的影響有多大,他們對於某 些事物的態度都會逐漸產生變化。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那些確實需要我們直接影響的方面而不在其他方面浪費精力,這樣做是很明智的。一個生活在父母都很有責任 心的家庭裡的孩子,會在6~12歲之間開始慢慢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很多家長還誤以為那是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事實上是他們對待責任 的態度影響了孩子,和他們的說教毫無關係。

  大人和孩子在對同一事情的道德觀念上有很大區別,他們在這方面的差異比在智力上的差異還要大得多。然而,當我們對孩子提出要求時,我們往往只意識到智力方面的差別,很少注意到道德觀念方面的不同。

  整理收納家務的方法

  1 分類

  收納的目的是讓物品時時刻刻都在最方便使用的狀態,而不是讓他們整齊漂亮的擺放在一起睡大覺。因此,同時使用的物品放在一起收納不但使用起來很便利,而且方便養成將物品使用後立即收起來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其他家人也一目瞭然,用不著事無鉅細凡事都來問你要。

  比如早上可能是很多人一天中最忙的時刻。日本主婦常常把早上需要用的食材放在一個容器裡儲存在冰箱,這樣早上用的時候一伸手就能把幾樣東西同時搬到餐桌上。比如果醬、牛油、花生醬等和麵包一起吃的東西集中放在一個小筐裡,納豆、海苔和梅乾等和米飯醬湯一起吃的東西等放在另一個小筐裡;沏茶用的茶壺、茶杯、茶葉等平時都收納在一個托盤裡,來客人的時候能夠從容、快捷的準備好。把所有的物品都這樣分類以後,無論是拿出還是收起都很省事。

  用不著花很多錢去買專用的收納用品,有些身邊就有的材料比如精美的硬點心盒等就是將物品分類和收納的好助手。在抽屜裡用點心盒將物品分類整理收納,會更加一目瞭然。藥類和速溶飲料等可以將盒子上部剪開,無須開啟盒子就能伸手拿出。

  2 收納

  頻繁使用的物品要放在視線容易達到以及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一個很深的收納櫃,把常用的東西放在前面,不常用的東西放在後面,比較重的東西放在不用彎腰就能拿起的地方減輕身體負擔,細長的東西放在盒子裡方便收納。當收納的地方高度有餘的時候,可以考慮將場所分成上下兩段使用。試著利用S字的鉤子以及各種掛鉤和伸縮棒,把死角變成收納的寶地。

  3 不增加

  越來越多的物品會讓我們的生活場所越來越小。在寸土寸金大大城市,如果你用昂貴的房價來計算一下,就會驚訝的發現收納場所會吃掉我們很多錢。為了避免東西不斷增多,大概要一年一次重新審視家裡的物品,按照“使用”還是“不使用”的原則分類,而不是“要”與“不要”分類。一年中一次都沒有使用過的物品要考慮將其處理,讓它們去其他地方發揮真正的價值。書和CD等如果超過了收納的容量也要考慮削減數量。實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可以把待處理物品統一放在一個地方,給自己規定“到幾月幾日之前作決定”,敦促自己儘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