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老話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對此感到無計可施、無從下手。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方法

  1、切記不要過分督促。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後,孩子動作慢了一點,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業,忍不住要去指指點點;成績差了幾分,少不了要警告幾句。認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進步就會愈快。其實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麼呢?老是被人督促著學習,孩子就非常被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學習主動性。一旦沒有了督促,孩子便會放任自流了。適當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終是為了孩子自己主動去學習,所以督促只能適當,而且要講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長可以說:“作業是不是還沒寫完?你準備什麼時候做作業呢?”提醒孩子學習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長每天老是命令說:“該做作業了,別玩了!就知道玩!”這就使孩子沒有了主動。完全由家長支配的生活只能讓孩子厭煩。有的家長更是形成了嘮叨、羅嗦的習慣,在家長的絮絮叨叨中,孩子根本不可能形成積極愉快上進的情緒,很難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因此,做家長一定要學會長話短說,不必要的話不說,不能激發孩子上進心的話不說。更多的時候以一種提醒、商量的口吻跟孩子說話,這樣才能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動能力得到發展。

  2、喚醒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首先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些孩子在家做作業時,往往要求爸爸媽媽在邊上陪他,其實他並不要求父母為他解答作業,只是心理上的一種需求,這正是孩子獨立性差的表現。試想,如果孩子連獨立完成作業都辦不到,你怎麼可能指望他主動和自覺地去學習呢?孩子的書包重一點,家長就得替孩子揹著;孩子的書桌亂一點,家長就得替孩子收拾;甚至孩子穿什麼、吃什麼,洗洗襪子,刷刷鞋子,都得由父母“包辦”。那孩子就像溫室中的花苗一樣,永遠沒有經歷風雨的自立的能力。而生活上不能自立,又何談學習上的主動精神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我們耐心地堅持,當孩子慢慢把獨立性培養起來的同時,也在慢慢養成自覺性和主動性。良好的學習習慣,來源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這一點,家長一定要十分清楚。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模仿性極強,作為家長有義務為其樹立榜樣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以家長為榜樣,養成勇敢、誠實、求學上進的良好風氣,使其在學習生活中一絲不苟,一步一個腳印迅速成長起來。例如,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干擾他,儘可能不要催促,更不要跟在身邊不斷提醒他不可以這樣或不可以那樣;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不要急於把結果告訴孩子,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去發現;不要代替孩子檢查作業、收拾書包,也不要養成整天看著孩子做功課的習慣,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錯了一點,就厲聲訓斥,甚至一耳光打過去。這種緊張的氣氛使孩子恐懼,大腦的思考被嚴重抑制、擾亂,嚴重妨礙孩子的學習,更會使孩子的主動性得到抑制和扼殺。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一些孩子缺乏學習主動性是因為他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是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現在的孩子受優越的家庭條件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危機感的。那麼如何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就很值得研究了。首先應該給孩子灌輸理想信念。就是告訴他每個人都有理想,問他以後的理想或者夢想是什麼,如何才能用努力去實現這個理想。而實現的手段首先就是要學習。同時還要引導孩子樹立責任意識。社會分工雖然不同,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比如修路工人要修好馬路,建築工人要研究如何造好房子,畫家要把畫畫好,父母的責任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孩子撫育成人;當然,作為學生,責任就是學習好,將來不做一個沒有用處的人。這些做法都可以歸結為責任教育或者價值教育,就是通過樹立孩子的責任感從根本上推動孩子去主動學習。這種教育方法要求家長不能空洞說教,要結合實際,做到言傳身教。一個無所事事的懶惰家長是沒有說服力的。

  5、幫助孩子建立計劃。

  有的孩子並不缺乏上進心,但依舊在學習中表現為動力不足,或主動意識不強。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做事情的計劃性不強,常常是老師佈置的任務完成了就不知道再去做什麼了。我們常見到家長對孩子說:“沒事看看書。”但收效幾乎沒有。為什麼呢?由於缺乏計劃性,沒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孩子依舊不知道該做什麼,該看什麼,所以家長的話也就落空了。因此,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孩子樹立計劃意識,始終用具體可行的計劃引導自己的學習行為。比如在某個時間段內讀完什麼書籍,寫好什麼文章,或者完成某些課外練習等,讓孩子始終被一種清晰的任務所引導,那孩子就不可能出現無事可做的局面了。

  家長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方法

  1、敦促孩子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小升初期間的課程由於知識量大、課時安排較為緊張,所以老師們沒有大量的時間與孩子進行重複溝通。家長們要讓孩子認識到小升初階段的緊迫感,敦促他們養成課上認真聽講、課後消化知識的好習慣。上課時間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認真領會,爭取把知識都在課上完整地掌握,如果從小學畢業階段開始就養成這樣的好習慣,那麼孩子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取得長足進步。

  2、提醒並交給孩子恰當地做課堂筆記

  由於小升初階段課上時間緊迫,所以需要孩子和家長多數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輔導,這樣記筆記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方便課後複習,也能夠為以後的考試提供複習依據。但是由於孩子們以前沒有記過筆記,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肯定知識點記錄得不清晰並且不全面。所以需要家長們及時指導他們記得更快、更好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緊跟老師思路,記下重點、難點;書本一上已有的知識和例題不必重複記錄,節省時間;沒聽懂的內容做個記號,課後及時請教等。

  3、給孩子強調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重要性

  在小升初階段,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是最能夠影響聽課質量以及考試成績的主要因素。在小升初考試中成績好的學生,肯定在課前和課後所做的功課相當充分。家長們要督促孩子在平時就將以後要講的內容進行提前學習,找出不好理解和不會的知識點進行標明,然後在上課的時候重點聽這部分的講解,加深理解。另外,也不要讓孩子形成“臨時抱佛腳”的心態,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每天都能夠在將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並有計劃的將前一段的知識點進行統一梳理、規納,那麼在考試的時候,就不用臨陣磨槍而手忙腳亂了。

  4、幫助孩子科學合理的分配時間

  在小升初這一年的時間裡,相信各位家長會幫孩子同時進行好幾科的學習***至少奧數和英語***,同時還要應付學校裡大量的作業,因而在時問管理上會較為混亂。所以家長們需要及時關注孩子們的學習動向,糾正他們在時間分配上的錯誤行為,要將每科的學習都列入時間表中平均分配;另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比如在每學習一個小時以後,就放鬆一下,聽聽音樂等舒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