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的基礎知識

  護膚品具有養顏美容的功能,能增強面板的彈性和活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護膚品基礎知識

  清潔:去除或剝落表皮角質層死掉的細胞質,防止其堵塞毛孔導致痘痘形成,某些成分可以達到清潔毛孔黑頭的作用,但並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果;

  保溼:親水成分用來將水分鎖住,減少水分流失使面板顯得飽滿,比如玻尿酸;

  防晒: 物理或者化學防晒在面板表面形成屏障,阻擋或者吸收紫外線來預防紫外線輻射造成的傷害;

  抗氧化:極少數小分子可以進入角質層間隙,阻止自由基破壞蛋白質,從而達到抗老化目的***關於自由基的知識我後續會解釋***;

  美白:極為少量的小分子最後被面板底層吸收,抑制黑色素生成,但是可能有副作用,比如幾年前佳麗寶曾經因為高濃度熊果素產品導致大量日本使用者產生白斑。

  護膚品的經歷時代

  礦物油時代

  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大家名牌化妝品企業,被18位因使用其化妝品而罹患嚴重黑皮症的婦女聯名控告,此事件既轟動了國際美容界,也促進了護膚品的重大革命。

  早期護膚品化妝品起源於化學工業,那個時候從植物中天然提煉還很難,而石油,石化,合成工業很發達,所以很多護膚品化妝品的原料來源於化學工業,仍然有很多國際國內的牌子再用那個時代的原料,一個價格低廉,原料相對簡單,成本低。所以礦物油時代也就是日用化學品時代。所有護膚品化妝品中的致癌物,有害物質全部來自那個時代。

  天然成分時代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面板專家發現:在護膚品中新增各種天然原料,對肌膚有一定的滋潤作用。這個時候大規模的天然萃取分離工業已經成熟,此後,市場上護膚品成分中慢慢能夠找到的天然成份!從陸地到海洋,從植物到動物,各種天然成份應有盡有。有些人甚至到人跡罕至的地方,試圖尋找到特殊的原料,創造護膚的奇蹟,包括熱帶雨林。

  當然此時的天然有很多是噱頭,可能大部分底料還是沿用礦物油時代的成分,只是偶爾新增些天然成分,因為這裡面的成分混合,防腐等等仍然有很多難題很難攻克。也有的公司已經能完全拋棄原來的工業流水線,生產純天然的東西了,慢慢形成一些頂級的很專注的牌子。

  抗氧化時代

  在人們歡呼各種新的自然成份不斷被發現的時候,肌膚依然過早老化,代謝功能不斷退化,肌膚並沒有因新原料的不斷應用而延緩衰老。護膚品專家們這時才驚異地發現:肌膚衰老的根本原因是“肌膚氧化”,只有對抗氧化才能阻止肌膚衰老。此時的護膚變的跟身體保養一樣,需要一些功效性的作用,而不是保護,維持而已。

  護膚圖片

  這個時代最著名的理論就是自由基理論,最著名的抗氧化之父是雷派克博士,他跟一批科學家開創了自由基氧化的理論,並且逐漸被很多企業應用。對抗自由基分為兩種,一種是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E,這些屬於對抗型的抗氧化,這類元素再跟自由基對抗中犧牲。還有一類屬於植物營養素,比如葡萄籽精華,番茄紅素,葉黃素等等,這類屬於消耗型的抗氧化,這類元素在跟自由基對抗中,把自由基吃掉。所以這個時代的特點是內服外用的結合。對消費者知識要求更高,更專業些。慢慢護膚行業變的跟醫生,律師一樣,私人化和專業化。國外很多有經濟能力人聘用專業的私人營養師,私人美容師。

  零負擔時代

  2010年前,零負擔產品開始在歐美臺灣流行,以往過於追求植物,天然護膚的產品因為社會的發展,和為了滿足更多人特殊肌膚的要求,護膚品中各種各樣的新增劑越來越多,所以,導致很多護膚產品實屬天然實際並不一定天然,很多使用天然成分,礦物成分的由於產品的成分較多,給肌膚造成了沒必要的損傷,甚至過敏,這個給護膚行業敲響了警鐘,追尋零負擔成為現階段護膚髮展史中最實質性的變革。

  2010年後,零負擔產品開始誕生,以臺灣嬋婷化妝品為主,一批零負擔產品,將主導減少沒必要的化學成分,增加純淨護膚成分為主題,給用過頻繁化妝品的女性朋友帶了全新的變革,“零負擔”產品的主要特點在於,產品激烈減少了很多無用成分,護膚成分,例如玻尿酸,膠原蛋白等均為活性使用,直接肌膚吸收,產品效能極其溫和,哪怕再脆弱的肌膚只要使用妥當,一般也沒有問題。

  基因時代

  隨著人體25000個基因的完全破譯,當然這其中也有跟面板和衰老有關的基因被破解,才剛剛開始,但是潛藏在大企業之間的併購已經暗流湧動,許多藥廠介入其中,羅氏大藥廠斥資468億美金收購基因科技,葛蘭素史克用7億2千萬收購sirtris的一個抗老基因技術。

  還有很多企業開始以基因為概念的宣傳,當然也有企業已經進入產品化。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更嚴密,更科學,因為技術的先進,而且他的新奇,必須要有嚴格的臨床和實證,嚴格檢測,基因的技術在世界各地都是嚴格控制的。未來的趨勢是每個人的體檢都會有基因圖譜掃描這項,根據圖譜的變化來驗證產品的功效,美國有些已經做到這方面的工作了。這也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這幾個時代並不是完全割裂的,是逐漸演變的,各個公司之間也有互相代替,就跟IBM代替了美孚石油,微軟慢慢取代IBM,google慢慢取代微軟一樣,企業就是在這種時代更替和標準重新規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的,沒有永遠獨大的企業,大企業不斷的收購也是為了在下一個時代中希望能繼續站在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