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炎的非處方用藥方法

  大多數胃腸炎病例一般不需要治療即可消失,如適當選用一些止痛、止瀉的非處方藥,會有利於病情的迅速好轉。下面小編帶你瞭解XXX,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藥非處方藥

  鹽酸小檗鹼 也稱鹽酸黃連素。本品對金葡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感染,效果顯著,能在服用1-2次後就能明顯減輕腹瀉。口服,片劑,成人每次0.1-0.4克,一日3次。

  鞣酸蛋白 也稱單那爾濱。它能夠在腸道內形成一層保護膜而減輕刺激,降低炎症滲透物和減少腸蠕動,起收斂止瀉作用。口服,片劑,成人每次1-2克,一日3次,空腹服。

  藥用炭 也稱活性炭。它能吸附導致腹瀉與腹部不適的多種有毒或無毒的刺激性物質及腸內異常發酵產生的氣體,減輕對腸壁的刺激,減少腸蠕動,從而起止瀉作用,故可用以制止胃腸炎所引起的腹瀉。口服,片劑或膠囊劑,成人每次1-3克,一日3次。

  氫溴酸山莨菪鹼 也稱654.2。它的作用與阿托品相似但稍弱,能使乙醯膽鹼所引起的痙攣平滑肌鬆弛,故可用於胃腸炎所導致的胃腸道痙攣性疼痛。口服,片劑,成人每次5毫克,疼時服1片。

  口服補液鹽 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氯化鉀、葡萄糖、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可用於治療或預防胃腸炎所致之腹瀉而輕度脫水者。每次應用本品1袋,溶於溫開水1000毫升中,根據病人的情況隨時口服。

  中成藥非處方藥

  1.患者出現腹部脹痛,大便味臭似敗卵,瀉後減輕,伴有食慾不振、噯氣吐酸水等症狀,此為食滯胃腸引起的腹瀉,可服加味保和丸。

  加味保和丸,主要成分為白朮***麩炒***、茯苓、陳皮、厚朴***姜炙***、枳實、枳殼***麩炒***、香附***醋炙***、山楂***炒***、六神曲***麩炒***、麥芽***炒***、法半夏。為棕黃色丸藥。口服,每次6克,一日2次。

  2.患者出現大便稀薄,夾有不消化食物,稍吃油膩食物大便次數就增多,疲勞無力。此為虧虛引起的腹瀉,可用下列中成藥。 補中益氣丸 主要成分為黃芪***蜜炙***、黨蔘、甘草***蜜炙***、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為棕色丸藥,味微甜、辛。能補中益氣,用於腹瀉,體倦乏力。口服,每次6克,一日2-3次。

  人蔘健脾丸 主要成分為人蔘、白朮***麩炒***、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黃芪***蜜炙***、當歸、酸棗仁***炒***、遠志。為棕褐色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能健脾益氣,用於胃脘不適、不思飲食,如厭食症、消化不良性腹瀉、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等。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8克,一日2次。

  3.患者腹痛時就要瀉,瀉時很急迫,便色黃褐,味腐臭,肛門有燒灼感,同時有發燒症狀,此為腸道溼熱引起的腹瀉,可用下列中成藥。

  葛根芩連片 主要成分為葛根、黃芩、黃連、甘草。為暗黃色片,氣味微苦,能清熱止瀉。用於腹痛洩瀉,身熱煩渴。口服,每次3-4片,一日3次。

  香連片 主要成分為黃連***吳茱萸制***、木香。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呈黃褐色,味苦。能清熱燥溼,行氣止痛,用於腹瀉腹痛。口服,每次5片,―日3次。

  對患者的建議

  您的胃腸炎如病情不重,可暫時停止進食,多喝水,注意休息。

  您選用了止瀉、止痛的非處方藥,如不見症狀減輕,應去醫院就診。

  如您的腹瀉症狀持續超過2日,且體溫達39℃,則應去醫院就診。

  您大便中如帶血及黏液,應去醫院就診。

  您如極度口渴、尿少、口乾、精神萎靡,應及時去醫院靜脈補液。

  腸胃炎的養護食譜

  1、大棗健脾粥

  大棗50g,山藥、蓮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適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爛熟、白砂糖調化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用。健脾胃、養氣血、調營衛、生津液。

  2、益脾餅

  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內金60克、生白朮120克、乾薑粉60克,雞內金、白朮清洗乾淨,以文火焙乾、研成細末,加入乾薑粉和棗內,同搗如泥製成小餅,放入烤箱內烘乾,取出後放入塑料袋內備用。

  3、鮮蘆根粥

  新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薑適量即可;將鮮蘆根洗淨後切成一釐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內加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後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加入洗淨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起鍋前5分鐘放入生薑共煮。一日分2次服用即可。

  4、人蔘粥

  人蔘10g、粳米100g、冰糖適量。將粳米洗淨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爛熟後,加入人蔘粉、冰糖攪拌均勻,人蔘可補五臟、益元氣、健脾止瀉。凡脾胃虛弱、消化不好、大便時溏時瀉、或餐後則便、水谷不化等可治。

  5、川芎當歸茶

  川芎5克、人蔘5克、白茯苓5克、當歸5克、粟米50克等藥物洗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去渣即成。

  腸胃炎患者飲食習慣

  一、少吃油炸食物:

  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二、少吃醃製食物:

  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三、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四、規律飲食:

  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

  五、定時定量:

  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六、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七、細嚼慢嚥:

  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八、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九、注意防寒:

  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十、避免刺激:

  不吸菸,因為吸菸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十一、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必要時做個胃鏡檢查。 提醒研究證明,對萎縮性胃炎胃鏡取材活檢,伴有“結腸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這兩種胃粘膜病變者,有可能發展成胃癌,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最好採用中藥物治療,可以使用一下腸胃舒靈方純天然苗藥,原生態療法,對人體完全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