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的治療方法

  結腸炎是生活中常有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的保健。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結腸炎怎麼治之飲食調理

  1.1、通過飲食調理結腸炎,不宜吃太辣、太鹹、太甜、太冷、太硬或變質的食物,以免刺激結腸粘膜,影響結腸炎的癒合。溫馨提醒:柿子、石榴、蘋果等均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可收斂止瀉,從而調理結腸炎。

  1.2、調理結腸炎忌大熱大補,特別是實熱型結腸炎患者,由於肝熱、胃熱、大腸過熱,大熱大補猶如火上澆油,調理尤為禁忌。溫馨提示:牛肉和無鱗魚等乃“大熱”性食物,對結腸炎者不宜。

  1.3、結腸炎者在發作期和緩解期,不能進食豆製品,麥類及面製品,另外,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捲心菜、花生、瓜子等易產氣食物同樣不宜,以免加劇結腸炎的症狀。

  2、結腸炎怎麼治之運動鍛鍊

  結腸炎者須加強日常鍛鍊調理,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鍛鍊,如太極拳、瑜珈等,從而強腰壯腎,避免結腸炎的復發。

  另外,保暖可調理結腸炎,特別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應及時避免受涼。

  3、結腸炎怎麼治之中醫治療

  首先,口服:結腸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調理治療。據瞭解,中藥口服可調理結腸炎患者機體,從而達到菌群平衡,達到治療結腸炎的療效。

  其次,灌腸:灌腸法是指導管自肛門經直腸,然後插入結腸灌注液體,以達到通便排氣的治療方法。專家解析,此法克清熱解毒,燥溼止瀉,從而促進結腸粘膜的癒合。現醫學證明,中藥灌腸可以使藥汁直達病灶,希望此法能夠為廣大結腸炎者帶來福音。

  最後,外敷:中藥外敷,即將已煎好的藥汁敷於肚臍上,據說藥性由表入裡,起到溫經通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從而可改善結腸炎的症狀。專家建議,將外敷和直腸滴入法相結合,可聯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圍血液迴圈,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

  結腸炎的症狀

  1、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後緩解的規律。

  2、大量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搏增快,血壓降及血色素低,需要輸血治療。

  3、腸狹窄:結腸炎的早期症狀有時臨床上無表現,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

  4、腸穿孔:皮質激素的應用被認為是腸穿孔的一個危險因素。

  5、中毒性擴張:結腸炎都有哪些症狀?這是本病的一個嚴重病發症,多發生在全結腸炎的人,死亡率可高達44%,易併發腸穿孔。

  6、結腸癌:約5%病例發生癌變。

  7、腹瀉:因炎症刺激所致,程度輕重不一,腹瀉為本病最主要症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

  8、結腸炎的早期症狀之便祕:大便祕結4—5日排便一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能通便。

  引起結腸炎的原因

  1、遺傳:據國外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直系親屬中,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2、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併發自身免疫病者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因此懷疑結腸炎的發生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3、神經精神因素: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徵,對於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