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飼養牛犢

  養犢牛應抓好餵乳、補料、細心管理和防病患等環節。今天小編就來簡要介紹飼養牛犢的方法。

  飼養牛犢:餵乳

  喂初乳,小牛出生後,先用乾淨的布或乾草將口、鼻部的粘液擦淨,以利呼吸。臍帶應及時扯斷或剪斷,並用5%的碘酊消毒,以防發生臍炎,隨後進行稱重和編號,犢牛欲站立時,應協助站立,並幫助吮哺初乳。

  從初生至斷乳前的小牛,一般稱為犢牛。

  它生長髮育快,新陳代謝旺盛,但消化器宮尚未充分發育,適應能力較弱,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低,在飼養上應進行精心的管理和供給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

  役用犢和肉用犢牛應讓其隨母牛吮乳。乳用犢牛應予隔離,採用人工哺乳,無論是役犢,肉犢或乳用犢,都應儘早吃到初乳,第一次讓其儘量飲足,以增加犢牛的抗病力。增進健康。

  以後可按體重的1/10的量,***即平均10公斤體重,每天可喂初乳1公斤***,每天喂2-3次。為預防牛犢下痢,可在乳中加入20-50毫克土黴素或金黴素。犢牛飲乳的溫度一般在37℃左右為宜,乳溫過低易引起下痢,乳溫過高會損傷胃的粘膜,也會造成消化障礙。

  飼養牛犢:喂常乳

  如果沒有初乳,可用牛群中的常乳來喂,但每天應補20毫升魚肝油或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另給50克芝麻油,以代替初乳的輕瀉作用。也可喂人工初乳,其配方是:新鮮雞蛋2-3個,食鹽9-10克,新鮮魚肝油15克,加入一升清潔的40℃-50℃的開水中,拌均勻。4-7天的犢牛,每天哺乳前半小時,按犢牛每公斤體重喂8-10毫升。

  喂常乳:初乳期結束後即轉喂牛群中的混合牛乳,哺乳期一般為四個月左右,每頭犢牛全期總哺乳量大概400-450公斤。役用和肉用犢牛多采用哺乳,一般為六個月斷乳。但具體時間長短,還應視犢牛生長髮育的情況而定。

  早期喂飼植物性飼料:10-15天的犢牛開始訓練吃植物性飼料***包括優質乾草和精料***,但不得喂酸敗的飼料,以防引起下痢。20天后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少許質量好的多汁精料。青貯料從2個月後餵給,無論喂精料,多汁料、青貯料,均須由少逐漸增多,而且質地要好。犢牛早期吃植物性飼料,能促進瘤胃發育,並能防止舐食髒物汙草。

  飼養牛犢:牛犢穿鼻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部位不當。

  穿鼻部位應在鼻中膈稍前部位最薄處。如在鼻中膈後部的軟骨處穿鼻,雖有不易缺鼻的優點,但傷口較難癒合,且牽引時痛感大。若穿在鼻中隔前部內層較厚的地方,使役時不聽指揮,也容易造成缺鼻。

  二、注意穿鼻不得法。

  穿鼻時首先將牛頭固定好,用碘酒對牛穿鼻部位及周圍和金屬椎穿孔器進行消毒。穿鼻時左手拿住牛鼻中隔的鼻端部分,摸準部位,右手拿穿孔器穿刺。穿通後立即拔出,將鼻圈穿入,並用小繩固定好,用碘酒消毒傷口。

  三、注意鼻圈粗糙度。

  鼻圈要求大小適中,表面光滑。宜用銅鼻圈,若用鐵鼻圈則應在鼻圈周圍套上塑料膠管。

  四、注意過早牽引使役。

  剛穿好鼻圈的小牛傷口沒有癒合好,須經10-15天,傷口癒合後方可繫繩牽引使役。穿鼻不宜暑天進行,以免傷口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