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飼養籠養肉雞

  充分利用建築空間,降低每隻雞的場地及建築投資成本,是很多雞農都願意選擇的一個方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籠養肉雞雞有兩種形式,一是直立式三層籠養,缺點是:不易安裝自動上料機、自動刮糞機,靠人工投入勞動力太大;下面兩層採光不足。二是階梯式三層籠養,缺點是:不便於人工上料,籠具佔據空間大,同樣的空間養雞相對較少。

  籠養肉雞:上雞前的準備

  1、 檢查水線:確保管道不漏水、滲水,每個乳頭都完好,保證供水。

  2、 檢查籠具:確保每個籠門開關自如,確保每個籠底及四壁用底網封閉完好,防止小雞鑽出籠外。

  3、 試溫:檢查鍋爐、散熱器、溫控電腦及輸水管道是否完好,將溫控探頭置放在二層雞背水平線上。然後關閉天窗及所有通風口,點火升溫。觀察室溫達到30度需要多長時間,同時根據棚室結構、佈局按左、右、前、後、中,上、中、下三層等不同部位放置精確溫度計、溼度計,檢查每個部位的實際溫度、溼度,與溫控電腦有多大差距,做到心中有數並做好記錄。

  4、 檢查燈光:要求光線柔和明亮,能達到各個部位,不要有黑暗死角。

  5、 檢查用電線路:各用電器線路須仔細檢查,防止漏電連線,籠養雞舍金屬較多,一旦漏電後果不堪設想。

  6、 消毒:提前一星期封閉雞舍進行燻蒸消毒24—48小時,放風2—3天后,進行噴灑消毒,消毒藥要選擇對金屬沒有腐蝕性的產品。

  籠養肉雞:育雛

  入雛前室溫要達到30度左右,入雛後室溫逐漸升至33—35度左右。籠養肉雞一般在最上層育雛,每籠育雛27—30只。開食用小料盤,提前加滿飼料放置籠內。水箱提前加水,以便預溫***和室內溫度一致***,雞苗到場要迅速將雞苗箱移至室內,擺放均勻,然後點數入籠。育雛前3—5天,飲水中應新增:葡萄糖、電解多維、抗菌藥物、黃芪多糖。目的是緩解應激,恢復體力,殺滅垂直傳播疾病,同時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提高雞隻抗病能力。育雛前三天,要24小時強光照,便於雛雞迅速適應環境,儘早飲水採食。

  籠養肉雞:飼餵管理

  每天早晨上料較好,自動加料機的一天三次上料最為理想。使用料槽的,人工新增要注意新增均勻,並且要喂料及時,防止飢餓的雞隻因搶食而出現踩踏現象,每天下午飼養員要檢查是否有已經吃空的料槽,應及時補料。技術人員應每天檢查料槽的進食情況,剩料較多的應及時判斷是否有以下情況:1、乳頭是否缺水,2、籠內雞隻是否較少,應及時補員。3、是否有病號出現,應及時挑出淘汰或個別治療。4、是否採光不足,要及時調整。

  籠養肉雞:飲水管理

  除因用藥或做苗需控水之外,應保證24小時供水正常。應經常檢查水線是否發生堵塞,這個問題是每個雞場都頭疼的問題,早發現,早維修非常重要。乳頭漏水是非常討厭的,流出的水不但浪費藥物,而且進入接糞盤將糞便稀釋最終會流入料槽,一是浪費飼料二是有可能引發腸道疾病。

  籠養肉雞:及時清糞

  及時清糞非常重要,特別是使用接糞盤的雞場更是如此。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氨氣,這是發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熱量燻蒸著雞隻,突然清糞,雞隻一旦失去這個熱量,就會產生相對的寒冷刺激,常會引起感冒。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往室外推糞時應保持雞舍兩端的門有一門關閉,兩門洞開,穿堂風猛烈,這是雞群發生感冒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沒有哪一個養殖戶不怕感冒的。再者,清糞的時候會有一些糞便落地,清掃的時候應灑點水防止塵土飛揚。有自動刮糞機的會減少很多麻煩。

  籠養肉雞:溫度管理

  管理溫度的最高境界是“恆定而且平穩過渡”。育雛溫度一般掌握在33—35度,以此為基準,隨著雞隻日齡的增長,每週降兩度,忽冷忽熱是養雞之大忌。飼養員、技術員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時刻掌握外界溫度,同時根據所需溫度適度調整通風量;司爐工應保證鍋爐正常工作,期間不能有任何疏漏。夏天養雞要防止高溫中暑,尤其是30天以後的雞群,及時啟用溼簾非常重要,環境溫度超過33度時噴水降溫裝置一定要具備。合適的溫度是雞隻快速生長的保證,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對高一點,生長就會快一點。

  籠養肉雞的優點:

  1、 充分利用建築空間,降低每隻雞的場地及建築投資成本。

  2、 飼料回報率高,雞隻具有較強的生長優勢。

  3、 易於提溫,節省能源,每隻雞的燃料費大大降低。

  4、 腸道疾病大大減少。

  5、 能夠較早發現病弱,便於及時淘汰,對控制大群發病有幫助。

  6、 可在四十天前出欄,縮短飼養週期。

  7、 節省藥費成本,每隻雞藥費在一元以內。

  籠養肉雞缺點:

  1、 一次性投資偏高。

  2、 通風有難度。

  3、 夏天降溫有困難。

  4、 清糞費工。

  5、 雞隻飲水僅限於兩個乳頭,有時會出現飲水不足。

  6、 落地雞不易捕捉,往往變成殘弱。

  7、 料槽所限,雞隻爭搶採食會出現踩踏壓死現象。

  8、 直立式三層籠養,下層採光不足,影響生長。

  9、 帶雞消毒不能徹底,會有死角。

  10、呼吸道疾病多發。

  以上缺點都是可以克服的,稍動腦筋就能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