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飼養八哥

  八哥聰穎好學、活潑可愛,馴養後能學會簡單的人語、歌曲.並能與人對話而深受人們的喜愛。能歌善語的上品八哥,市場上售價昂貴。因此,馴養八哥不失為致富的快捷途徑.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如何飼養八哥。

  八哥的生物學特性

  八哥全身烏黑髮亮.在兩側翼羽中部各有一塊白色羽毛.尾羽上也有散碎的白羽毛,上喙鼻孔到頭前部,有放射形冠羽,體態優美,鳴聲巨集亮.八哥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地區。八哥畏寒,不易患病,食性廣泛,肉類、各類昆蟲、黃鱔、蠅蛆、植物種子,果實、米飯等均是其可口食物.

  選擇八哥雛鳥、種鳥

  馴養八哥應選擇未出窩的絨毛雛或剛出殼不久、已長出羽毛並開始學習飛翔的幼鳥.優質雛鳥應具備發育良好,個體大、活潑好動、對外界環境反應敏捷.叫聲巨集亮且喋喋不休等特徵。眼明亮有神,呈淡黃綠色,喙薄短,呈玉白色,或附少量黑斑者為佳.羽毛長出後全身有5處呈現明顯白毛區的是上品八哥。

  選擇已調馴好的八哥.主要根據其學話的多少,清晰的程度,能否與人對話自如.講話的頻度等來鑑別。從外形上看,八哥的眼睛的顏色,有硃砂眼、金黃眼、淡黃眼、深色眼等,以硃砂眼為最上品,但罕見。金黃眼也屬上品,淡黃

  眼為一般,深色眼最差。喙上下整齊無縫,喙殼薄短為好,上、下喙交叉.上喙過長或長下喙間有縫隙者為劣品.腳的顏色當以有玉白色的為上品。淡黃色的較優,蠟黃色的一般,黑色的最次。

  八哥的飼養

  籠具 八哥籠有圓頂圓籠、平頂圓籠、拱頂方籠等***直徑和高均為40釐米左右***。籠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隻。籠底配置一塊接糞板.一隻夾肉用的竹板。外接一件籠衣。

  飼養管理購回的雛鳥待其完全能採食後,用煮熟的雞蛋、饅頭、米飯、豆腐、昆蟲、黃鱔、青蛙、牛肉或瘦豬肉飼餵.可將活的黃鱔、青蛙剁鹹肉泥。每次喂3~5團,至雛鳥嗉囊充滿為止。喂完後用滴管吸水往其嘴裡喂一點水.每隔1~2小時喂1次.絨毛雛可先安置在紙盒內,中間墊些碎布,餵過後放入窩中,將窩置於暗處。最好將一窩絨毛雛一起餵養.以便雛鳥相互取暖.

  已學會採食的幼雛.在籠內每天加入蛋黃與飲水.加入量不要太滿,防止雛鳥產生扒料惡癖。每天清晨將鳥籠掛到視窗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1.0~1.5小時後,收回房內。中午將鳥籠放入水盆中,水面約高出籠底5釐米,任其水浴.籠底的盛糞板在水浴前取下.浴後裝上籠底板再掛到視窗或戶外晒籠1.0~1.5小時.除了餵給蛋黃與飲水外.幼

  雛還要補喂些餌料如瘦肉、昆蟲等。切勿斷食、斷水。冬季寒冷提鳥外出時,要罩上籠衣.

  調教八哥學習人語

  雛鳥品質愈優良,小叫也愈頻繁。當雛鳥出現小叫時.即可開始調訓學人語了。方法是由簡單的發音開始,逐步組合成短的語言.在它小叫時.發些簡單的音如“啊„‘八”“得”“喂”“哈”“勒”等逐步過渡成簡單的語言.如“八哥子„‘貓來嘍”“咪嗚”“你好”等.在學習期間,必須對其舌頭進行捻舌,在雛鳥小叫頻繁時.要觀察舌頭繭皮的老嫩,最好在繭皮已長長,但還未長厚長老時捻舌為好.

  雛鳥第一次捻舌在6月底-7月中旬進行。捻舌以晚上進行為好。捻舌的方法是左手固定雛烏拉出其舌頭,用右手食指與拇指捻舌。為防止舌頭滑動.食指與舌底部要抹上香灰。捻時將舌部墊於食指上,拇指壓迫舌頭.輕輕左右捻壓使繭皮與舌頭分離為止.這一處理的好壞是八哥學語的關鍵.捻舌不當,輕則造成無法學語,重則引起雛鳥不食而亡.

  9月底進行第二次捻舌.優良雛鳥在10月份即能發出人語.雛鳥若在當年春節前仍未能學會人語.則因其發音已基本定型而無法學語了.馴成的八哥,不斷學會新的人語,到第二年秋天可學會3~5句人語.質量好的還可學得更多一些.而且開始與人對語.一般鳥需調養到第三年才能達到講話嫻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