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的原因
大學生成自殺高危群體 繼農民、破產者、下崗工人、明星等自殺高危群體之後,大學生也加入了自殺高危群體 的行列。那麼,S2?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心理疾病。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研究顯示,引發自殺的第一誘因是嚴重的抑鬱症,我國年輕人尤其是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在抑鬱症患者當中佔有極高的比例。哈佛大學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萊因曼認為,年輕人缺乏應對困難的經驗,容易患抑鬱症並由此引發更嚴重的心理危機。
2.戀愛失敗。南京危機干預中心的調查顯示,戀愛失敗佔大學生自殺原因的44.2%。
3.學習壓力。南京危機干預中心的調查顯示,學習壓力佔大學生自殺原因的29.8%。北京高教學會心理諮詢研究會會長林永和教授表示,過去高校自殺的學生中以本科生居多,現在碩士和博士自殺的比例呈增加趨勢,這是由於高學歷學生面臨的壓力比過去更突出。
4.家庭原因。據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的研究,中國有70%的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過分保護,30%是過分監督,10%是嚴厲懲罰、傳統的打罵式。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年輕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適應能力差。
此外,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大都是獨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缺乏社會責任和對人生價值觀的認識,遇到挫折可能採取極端行為。
5.社會壓力。當前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評價及其待遇、地位都較以前下降,加上市場經濟帶來的競爭壓力,讓學生們對找工作深感焦慮,併產生自卑感。 此外,媒體經常報道自殺他殺現象,對受眾有感染作用。網路上曾出現的“自殺方式研究”等帖子轉載率很高,這對有潛在自殺願望的人,很可能是一篇指南。
心理危機干預靠全社會的努力 心理危機干預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指對處於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關懷和短程幫助的一種方式,它能夠幫助抑鬱症患者正確理解和認識自己的危機。
由於患者通常無法看到生活中發生的困境與自己心理障礙之間存在的關係,所以心理治療者可以通過傾聽、提問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釋放被壓抑的情感。研究表明,自殺者在採取行動前的24小時內,小的挫折和人際關係的損失的發生頻率都很高,幫助他們緩解這些困擾,往往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但是,我國的心理危機干預的現狀卻不令人滿意,由於經費等問題,規模非常小,水平也不高。目前,全國範圍內,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慶、四川和浙江開設了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開設2條心理危機干預熱線,但囿於資金和人員的限制,很多時候因為電話佔線而無法被接聽。
儘管政府部門要求各高校要對大學生心理疾病進行危機干預,但高校中的專職心理諮詢員數量卻嚴重不足。
例如,目前北京高校專職心理諮詢員不到100人,而需要量至少為200名。現有的心理諮詢員的專業水平並不高,不能為學生提供有實效的幫助。此外,由於職稱和晉升得不到重視,專職心理諮詢員的流失也很嚴重。
因此,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和治療機制,還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加強挫折教育,培養責任意識必不可少 接連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聯絡到如今中小學裡千方百計躲閃和迴避“挫折”的情形,如學生做錯事不批評、作業題錯了不打“×”、學期評語不寫缺點等,人們不禁憂慮,在這種由學校和家長共同刻意營造的“沒有差別、沒有競爭、沒有先後”的“無挫折”環境和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和精神是何等的脆弱不堪!
有專家呼籲,應該有意識讓青少年在挫折中去體驗痛苦,逐漸增強對挫折窘困的耐受力,以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理智地正視人生的風雲變幻,勇敢面對逆境與厄運的挑戰。要強化和培養大學生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意識,“選擇自殺,這種行為是自私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他就是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