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收入是否含稅

  含稅價格中的稅金是在企業為產品或勞務定價時,事先根據國家稅法規定計算確定並將其嵌入價格之中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租賃收入含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住房租賃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1、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對個人出租、承租住房簽訂的租賃合同,免徵印花稅。

  3、對個人出租住房,不區分用途,在3%稅率的基礎上減半徵收營業稅,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含稅價的內容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不含稅價則是除去稅金的價。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7%,4%,6%,25%,最常見的是17%的增值稅.比如,含17%增值稅價為100,不含稅價即是100/1.17=85.47008,稅金是85.47008*0.17=14.5299,企業就可以抵扣14.53的稅.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預設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係如下所示:含稅價=不含稅價****1+適用稅率***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 含稅價=不含稅價+銷項稅額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報價時會出現含稅價與不含稅價。比如:報含稅價11700元,支付金額也是11700元,其實價格是10000元[11700/***1+17%***],稅款是1700元。報不含稅價11700元,那在支付款項時,還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稅1989元,合計支付金額為13689元。

  租賃收入涉及的稅收

  出租用於居住的

  房產稅=租金收入*4%;

  印花稅=租金收入*0.1%;

  個人所得稅=租金收入*1%;

  土地使用稅=面積*稅額***XX元/平方米***。

  月租金超過起徵點的還需要徵收:

  營業稅=租金收入*3%;

  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營業稅*10%。

  出租用於經營的

  房產稅=租金收入*12%;

  印花稅=租金收入*0.1%;

  個人所得稅=租金收入*1%;

  土地使用稅=面積*稅額***XX元/平方米***。

  月租金超過起徵點的還需要徵收:

  營業稅=租金收入*5%;

  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營業稅*10%。個人財產租賃收入,要按照其收入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個人租賃收入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一種從價稅。那麼,根據從價稅的特點,如果計稅依據--個人租賃收入額越少的話,其應納的個人所得稅也就相應的越少。據此,在對個人租賃收入進行節稅策劃時,就可以在保持實際收入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地降低租賃的名義收入額,從而有效地減少稅收支出。現實生活中,個人在出租自己的房屋,門面,裝置等財產時,總是自己負擔這些財產的存續費用和相關費用,而只簡單地收取承租人一個固定的租金。例如,個人在出租自己的房屋時,有時承諾水、電、暖三費全部包括在租金收入中,而不用承租人另外繳納,只是收取承租人房屋租金收入。由於三費包括其中,其租金收入也相應較高。

  其實,從節稅的角度考慮,出租人的這種做法是不足取的。因為,較高的租金收入要支付較多的個人所得稅,而且,出租人還要承擔三費的開支,這樣的出租人最終獲得的稅後純收入就會相應減少很多。與其這樣,出租人可以採取減少名義收入的辦法,將原來自己承擔的費用支出改由承租人負擔,相應地減少租金收入,這樣,個人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會降低,最終,稅後收入將會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