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專案融資的困境

  進入新世紀,我國的經濟和城市化水平快速發展使得我國人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需求日益高漲。為了滿足我國的公共基礎設施專案的建設資金需求,我國採用BOT專案融資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和動力。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僅在我國建築施工總產值增加額中,民營建築施工企業對整個建築經濟的貢獻率已超過了70%,成為當前建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民營建築企業在促進建築行業發展、擴大社會就業、提供社會服務、增加財政收入、出口創匯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當前民營建築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由於自身缺陷和外部環境多種因素導致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特別突出的就是建設資金困難。一方面,民營建築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多;另一方面,銀行金融機構出於資金安全和贏利考慮,往往給民營建築企業額外設定嚴厲的貸款門檻和增加繁雜的手續,信貸條件苛刻或者乾脆拒絕貸款。即便如此,還得經過長時間的層層審批,民營建築企業能夠貸到手的資金很有限。而且,敢為民營建築企業擔保的機構數量少、擔保品種單一,貸款期限短、風險性大。因此,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已成為阻礙民營建築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亟待解決。

  近幾年來,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裡推行的專案融資模式已經取得了成功,開闢了新的融資渠道,提高了投資效率。發展專案融資方式,不僅能充分利用外資,而且還能借以挖掘國內的資金潛力,來促進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順利推進。因此,民營建築企業如何有效利用專案融資模式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以吸引民間資本、增加專案融資的比例,也是事關未來建築行業能否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於民營建企的專案融資

  專案融資的方式。工程建設領域裡的專案融資就是指工程專案承辦人為該專案籌資和經營成立的一家公司,專案公司承擔貸款,以專案公司的現金流量和收益作為還款來源,專案公司的資產作為貸款安全的保障。該融資方式一般應用於現金流量穩定的大規模基本建設專案,如發電、道路、鐵路、機場、橋樑等,而且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專案融資方式有兩種:一是無追索權的專案融資。也稱為純粹的專案融資,在這種融資方式下,貸款的還本付息完全依靠專案的經營效益。同時,貸款銀行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須從該專案擁有的資產中取得物權擔保。如果該專案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建成或經營失敗,其資產或收益不足以清償全部的貸款時,貸款銀行無權向該專案的主辦人追索。二是有追索權的專案融資。除了以貸款專案的經營收益作為還款來源和取得物權擔保外,貸款銀行還要求有專案實體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擔保。貸款行有權向第三方擔保人追索,但擔保人承擔債務的責任,以他們各自提供的擔保金額為限,所以稱為有限追索權的專案融資。目前有追索權的專案融資在現實工程建設領域裡運用較多,而且成功的也比較多。

  工程建設專案融資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為保障工程建設專案融資的順利進行,國家規定凡採用工程建設專案融資方式籌措的資金專案必須符合我國經濟戰略性的調整與轉變,其主要內容有:國家將執行擴大內需的方針,促進基礎設施、科技教育設施、生產環境的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國家將積極發展以生物工程、資訊工程、新興材料的環保為主的高科技產業,實現優化經濟結構和經濟質量的提高;政府將推進國內生產業結構調整、結構升級、技術改造和創新,提高相關產業應對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專案建設。否則,即便是再好的工程建設專案,國家也不許通過融資方式來籌措資金。同樣,作為民營建築企業也必須緊緊圍繞以上幾個方面開展專案融資。

  民營建企專案融資的基本特點和具體方式。一是專案融資者直接安排融資,以本民營建築企業的名義對外融資,然後用銷售專案產品的收入償還借貸或轉讓股份或本公司增資擴股,或者由其完全獨立地安排融資和承擔市場銷售責任。這種形式的融資風險與本公司的其他經營風險無法隔離,可能會出現由於該專案的經營失敗而導致民營建築企業的慘敗。二是組建建築企業專案專業公司進行融資,以民營建築企業的程式和要求,作為股東設立專案公司,然後由民營建築企業專案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融資,以隔離專案主辦企業與專案的風險。而對於後者民營建築企業選用的較多,民營建築企業專案融資相對於傳統的融資方式而言是一種特殊的融資方式,它是通過建設專案融資,不僅能把國內外民間的大量資金吸引到專案建設中,而且還可以在不形成外債負擔的前提下來彌補專案建設的資金缺口,同時,也可以吸引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建設專案融資的主要特點

  專案融資和傳統融資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融資主體的排他性。

  專案融資主要依賴專案自身未來現金流量及形成的資產,而不是依賴專案的投資者或發起人的資信及專案自身以外的資產來安排融資。融資主體的排他性決定了債權人關注的是專案未來現金流量中可用於還款的有多少,其融資額度、成本結構等都與專案未來現金流量和資產價值密切相關。

  2. 追索權的有限性。

  傳統融資方式,如貸款,債權人在關注專案投資前景的同時,更關注專案借款人的資信及現實資產,追索權具有完全性;而專案融資方式如前所述,是就專案論專案,債權人除和簽約方另有特別約定外,不能追索專案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資產,也就是說專案融資完全依賴專案未來的經濟強度。

  建設專案融資的分散性

  因融資主體的排他性、追索權的有限性,決定著作為專案簽約各方對各種風險因素和收益的充分論證。確定各方參與者所能承受的最大風險及合作的可能性,利用一切優勢條件,設計出最有利的融資方案。

  4. 專案信用的多樣性

  將多樣化的信用支援分配到專案未來的各個風險點,從而規避和化解不確定專案風險。如要求專案“產品”的購買者簽訂長期購買合同***協議***,原材料供應商以合理的價格供貨等,以確保強有力的信用支援。

  5.專案融資程式的複雜性

  專案融資數額大、時限長、涉及面廣,涵蓋融資方案的總體設計及運作的各個環節,需要的法律性檔案也多,其融資程式比傳統融資複雜。且前期費用佔融資總額的比例與專案規模成反比,其融資利息也高於公司貸款。

  專案融資雖比傳統融資方式複雜,但可以達到傳統融資方式實現不了的目標。

  一是有限追索的條款保證了專案投資者在專案失敗時,不至於危機投資方其他的財產;

  二是在國家和政府建設專案中,對於“看好”的大型建設專案,政府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融資方式來處理債務可能對政府預算的負面影響;

  三是對於跨國公司進行海外合資投資專案,特別是對沒有經營控制權的企業或投資於風險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可以有效地將公司其他業務與專案風險實施分離,從而限制專案風險或國家風險。

  可見,專案融資作為新的融資方式,對於大型建設專案,特別是基礎設施和能源、交通運輸等資金密集型的專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運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