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專案融資風險管理

  建設專案的全過程,即專案決策、設計階段、實施階段和竣工階段都關係到建設專案的造價控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針對不同來源的專案融資風險以及我國專案融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採用積極的防範和管理措施。

  1.對政治、法律方面的融資風險管理

  ***1***為政治風險投保。承保政治風險的主要是國有保險公司、國家的出口信貸機構及其保險部等,也有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有時也為自己的專案向其貸款方提供政治風險擔保;***2***請求政府及有關部門保證承諾。包括政府對一些特許專案權力或許可證的有效性及可轉移性的保證,對外匯管制的承諾,對特殊稅收結構的批准等一系列措施;***3***專案國際化。儘可能採用多邊金融組織、多國出口信貸銀行的貸款,或者使專案出資方來自眾多國家;***4***聘請法律顧問。因為專案的設計和專案的融資及稅務處理等,都必須符合專案所在國的法律要求。

  2.對金融風險管理。***1***利率風險管理:優化貸款的利率結構,在金融市場資金供給不足時,利率會逐漸上升,以選用固定利率為宜,其比例應占整個貸款的70%左右;反之則選用浮動利率為好。***2***匯率風險管理:採用合理的外債幣種結構,控制匯兌風險。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匯率劇烈波動,合理的外幣幣種結構應該是保持多種貨幣適當比例,防止形成幣種過於單一的不合理結構。儘量縮短對外貸款的還款期限。此外,還可通過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對金融風險進行管理。

  3.對專案本身的融資風險管理。***1***完工風險的管理。控制超支風險、延誤風險以及質量風險的方法通常由專案公司利用固定價格固定工期的“交鑰匙”合同和貸款銀行利用“完工擔保合同”來進行。通過工程建設合同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工程承包公司。***2***生產風險的管理。生產風險的管理是通過一系列的融資檔案和信用擔保協議來實施的。能源和原材料可以通過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加以預防和消除。生產風險中的技術風險相對小些,因為一般要求專案中所使用的技術相對成熟,是成功合理並有成功先例的。***3***市場風險的管理。在專案籌劃階段投資方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預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專案融資過程中降低專案市場風險的有效辦法是要求專案必須具有長期的產品銷售協議,且產品銷售協議的期限要與融資期限一致,銷售數量也應為這一時期專案所生產的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產品,而銷售價格上既可以採用浮動定價方式也可以採用固定定價方式,但應充分考慮通貨膨脹、利率和匯率的變化,這樣有助於降低專案的市場風險。

  4.應具備的融資風險管理能力:從專案的開發準備、評估執行到投產運營,每一環節都需執行機構有較高的整體駕馭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它包括:極高的組織指揮能力、重點問題的判斷能力、關鍵時刻的決策能力、交往中的外交能力、內部關係的協調能力和在專案範圍內技術經濟、財務管理、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我國在專案融資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在專案融資風險管理的立法、管理人員、外部金融環境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因此,今後我國應加強專案融資立法,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專案融資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完善專案融資風險管理***風控網***的客觀條件,促進我國專案融資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為更好的利用專案融資方式,促進各類大型專案建設健康長遠的發展服務。

  建設專案融資風險的主要來源

  1.政治方面的風險。專案的政治風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國家風險,另一類是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穩定性造成的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利率風險,即利率變動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專案價值降低或收益受到損失的風險和匯率風險,即匯率波動而蒙受損失兩個方面。

  2.法律方面的風險。法律風險指東道國法律的變動給專案帶來的風險。專案融資本質上是產權***特許權***制度的創新,因此需要國家通過立法劃分產權界限,維護產權收益。一般地,合同用於合同當事人註冊國的法律,而我國目前的經濟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專案融資不完全適用我國法律,難以實現其預定的目標。其次,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多的是BOT特許權經營方式,但我國缺乏保證特許權經營規範運作的完備法律制度,從而提高了專案融資的風險,相應加大了融資成本。

  3.管理方面的風險。***1***專案融資具體操作困難,加大融資風險。專案融資的籌資方式日益多樣化,除了通過貸款外,一些專案公司也以發行股票或債券的方式籌資。多渠道的籌資方式有利於降低專案融資風險,減少籌資成本。但我國現有的法律對發行主體或發行人都過於嚴格,使得專案融資渠道不暢通,加大了專案公司的融資風險。

  ***2***風險管理手段落後,管理水平難有保障。專案融資風險管理分為三個環節:風險的識別、風險估量和風險管理的實施。管理風險主要表現為融資工作質量差、效率低,缺乏融資戰略和技巧,致使融資工作難以完成。

  ***3***客觀條件欠缺,制約風險管理髮展。專案融資在資金籌措、合同談判、專案實施、收益計算與分配、合同糾紛的解決等方面都有一套獨特的執行規則和辦法,需要專門的機構和懂經濟、政治、法律、財務、合同和技術等各方面知識的人員負責實施。

  4.專案本身的風險。主要包括專案無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後無法達到預期執行標準而帶來的完工風險;在專案試生產階段和生產運營階段中存在的技術、資源儲量、能源和原材料勞動力供應等因素所導致的生產經營風險;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計劃維持產品質量與產量,以及產品市場需求量與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

  建設專案融資風險的應對

  1、信用風險。在專案融資中,即使對借款人、專案發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權,貸款人也應評估專案參與方的信用、業績和管理技術等,因為這些因素是貸款人依賴的專案成功的保證。2、完工風險。超支風險、延誤風險以及質量風險是影響專案竣工的主要風險因素,控制它們的方法通常由專案公司利用不同形式的"專案建設承包合同"和貸款銀行利用"完工擔保合同"或"商業完工標準"來進行。

  3、生產風險。降低這種類風險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融資檔案和信用擔保協議來實施。針對生產風險種類不同,設計不同的合同檔案。對於能源和原材料風險,可以通過簽訂長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合同,加以預防和消除。對於資源類專案所引起的資源風險,可以利用最低資源覆蓋比率和最低資源儲量擔保等加以控制。對於生產風險中的技術風險,貸款銀行一般要求專案中所使用的技術是經過市場證實的成熟生產技術,是成功合理並有成功先例的。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貫穿於專案始終。在專案籌劃階段,投資方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在專案建設和經營階段,專案應該簽訂長期的原材料供應協議,產品銷售協議等。專案公司還可以爭取獲得其他專案參與者,如政府或當地產業部門的某種信用支援來分散專案的市場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市場風險是產供銷三方均要承擔的。

  5、金融風險。對於金融風險的控制主要是運用一些傳統的金融工具和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傳統的金融風險管理上是根據預測的風險,確定專案的資金結構。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可採用遠期合同、掉期交易、交叉貨幣互換等方式。

  6、政治風險。廣泛蒐集和分析影響巨集觀經濟的政治、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對未來進行政治預測,規避風險。還可以通過向官方機構或商業保險公司投保政治風險,轉移和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7、環境保護風險。專案投資者應熟悉專案所在國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在專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風險;擬定環境保護計劃作為融資前提,並在計劃中考慮到未來可能加強的環保管制;以環保立法的變化為基礎進行環保評估,把環保評估納入專案的不斷監督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