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力企業文化有什麼不足
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並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 企業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下?
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之處
電力企業一直以"人民電業為人民"為服務宗旨,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工作方針,將企業文化融於企業精神建設之中,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氛圍。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電力企業在過去計劃經濟下形成的行業壟斷地位被動搖,將投身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去,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在新形勢下存在著許多不足。
我國電力企業文化的不足:對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
有的企業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於精神文明建設,以為開展一些體育文娛活動、職工教育或定幾點制度,提幾點要求即可。在企業管理工作方面強調製度化的硬性管理模式,不注意利用企業文化的影響,培養髮揮每個職工的聰明才智,難以將員工的個人價值取向與企業組織的整體價值取向進行有機的融合,有的企業雖然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也制定了所謂的企業精神並廣為宣傳,但由於沒有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戰略來考慮和部署,缺乏專門組織機構的支撐和全體員工的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流於形式,還沒有真正形成企業的動力。
我國電力企業文化的不足:企業文化與市場經濟相脫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企業文化不排除功利性、競爭性、甚至是國際性。然而,電力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壟斷行業,在企業中存在"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思想。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使員工缺乏強烈的市場意識,缺乏競爭觀念、成本觀念和效益觀念,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缺乏靈活性和適時性。
我國電力企業文化的不足:缺乏對企業文化共性的全面理解
對企業文化的各種表現、各個層次,缺乏全面系統的配合,抓住其中某些部分而忽視其他。如對客戶投訴態度冷淡,不認真解決客戶投訴有關自己產品和服務中的問題,則誠信難存;管理老一套,既無創新,又不嚴格執行現有的規章制度,企業管理者缺乏應有的文化定力,不善於借鑑和吸收中西各種文化中適合自身特點的內容,整合出自己的文化內涵,要麼拒絕借鑑吸收,要麼照搬照抄,不是"左"就是"右",缺乏應有的文化定力,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