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是什麼
企業管理大家知道嗎?什麼是企業管理呢?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Q:什麼是企業管理?意思?
所謂企業管理,就是由企業經理人員或經理機構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盈利這一目的的活動的總稱。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屬於企業內部的活動,即以生產為中心的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以及產前的技術準備過程和產後的服務過程,對這些過程的管理統稱為生產管理。
另一部分是屬於企業外部的,聯絡到社會經濟的流通、分配、消費等過程,包括物資供應、產品銷售、市場預測與市場調查、對使用者服務等,對這些過程的管理統稱為經營管理,它是生產管理的延伸。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的職能逐漸由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型管理髮展為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生產經營型管理。因此,企業管理的任務是,不僅要合理地組織企業內部的全部生產活動,而且還必須把企業作為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要素,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科學地組織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
“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這個口號我們已經喊了好久,應該說,作為一個概念,“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們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做得如何呢?讓我們從幾個在企業管理中使用的老概念談起。
第一個概念是“方針目標管理”。
第二個概念“QC小組”。
第三個概念是“崗位技能工資”。
一、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檔案。企業管理制度具有規範性,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規範性才能發揮企業管理制度的作用。企業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種規範。企業因為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制定這些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準則,就是要求員工在職務行為中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相關的規範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工作,如果沒有統一的規範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就不可能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正常執行下,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
二、企業管理制度的規範性是在穩定和動態變化相統一的過程中呈現的。企業管理是根據企業的特性及生產經營規律,按照市場反映出來的社會需要,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激勵,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實現企業不同時期的經營目標,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滿足社會需要,同時求得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滿足職工利益的一系列活動。
三、企業管理制度成功的企業背後一定有規範性與創新性的企業管理制度在規範性的實施。
企業實施現代企業管理是一項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實行企業的產權結構多元化
企業的產權結構,就是企業內部的財產關係結構。企業的產權結構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一元化產權結構,即企業的投資主體只有一個;另一種是多元化產權結構,即投資主體有多個。
2、重視戰略管理,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不少曾經風靡一時的國內優秀企業***如巨人集團、三株集團***在短短几年內就風光不在,甚至不知去向。
3、實施大集團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的經濟是靠大公司、大集團支援的。努力推進大集團發展戰略是我國加大經濟結構調整迫切的需要,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4、融資方式上,由單純的間接融資走向間接與直接相結合的現代企業融資方式
傳統的依賴銀行的融資方式,一方面使企業負債率和融資成本增高,經營成本增加,競爭力下降;另一方面,導致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不斷下降,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與穩定的發展。
5、經營方式上,由單純的生產經營走向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
我國企業長期以來只注重生產經營而不注重資本經營。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資本經營正在成為企業實行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6、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也是企業實施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物質形態和觀念體系的總和。企業文化以其對企業職工的高度的凝聚、協調、激勵等功能,對企業的成功與失敗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7、全面匯入現代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營銷理念的核心是消費者主權論,即“滿足顧客需要”。此理念認為,實現企業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地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並且比競爭對手更有效、更有利地將本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傳送給目標市場,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8、高度重視質量管理
視產品質量為企業的生命,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管理,是經濟發達國家經營管理比較好的企業的共同特點。
企業管理的基礎是什麼?
一,企業的基礎管理,是指核心程式執行的穩定性及有效性:如現金流安全控制及預警機制、財務申請及報銷機制、採購管理機制、接單管理機制、客服管理機制、生產運營管理機制、產品研發管理機制、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組織架構是否利於競爭力的發展、品質管理機制是否有利於產品競爭力的提升等。
二,核心程式朝令夕改或無效,這是基礎管理薄弱的典型,比如現金流管理這塊,銷售策略未考慮資金狀況,很容易造成銷售與生產脫節,甚者造成公司資金鍊斷裂倒閉。
三,生產這塊的基礎管理是指管理所要求的基本前提:行為上的指上今下行,資料上的是指產品的必要工時、產線合格率等,依據上的指產品工藝、基礎工裝等,理念上的指員工對待問題、改善、及創新的態度等。
四,人力資源也是基礎管理的重要部分,如果關鍵崗位的人員都不足以勝任其職務需求,這也是嚴重的基礎管理薄弱表現。
關於企業管理的難關
一:命令容易執行難
就算一本名為《執行》的圖書在中國的銷量超過80萬冊,創下了中國企業管理類圖書銷量的冠軍記錄,但這仍沒有解決中國企業的執行力問題。有的企業將所有工種的工作都簡單化,變成如同軍隊裡一樣的簡單動作,然後強化鐵的紀律,其實際結果就是將員工變成機械地按照命令完成簡單工作的機器。當遇到市場變化時,企業會被完整地淘汰,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和靈活騰挪的空間。
在初級競爭階段,執行完全可以依靠簡單的勞動分工,將複雜事務拆解為標準的環節和步驟用簡單勞動力來完成。然而,產品設計、網站設計、營銷規劃等現代企業無法避免的智力活動,依靠上述做法是不可能完成的,企業也不應該採用簡單機械的方式來強化執行力。
執行難的核心問題是各個職位的工作性質分析,涉及到智力因素的分析和素質模型。執行力的檢查指標應該相應地調整,不僅靠效率來考核,還需要對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能耗進行控制和管理;同時,應將效果指標也作為一個考核要素。
二:混事容易做事難
這個還專門就是針對大中型企業的。新入職的畢業生感受最深,而在企業工作超過十年的人都習以為常了,他們所有的鋒芒都被磨掉了。混事的人不是真正為了企業的發展,不是為了辦成一件事,而是為了別得罪人,不要受處罰。他們擔心被懲罰的動機遠遠高於為業績採用創新方法的動機。
導致人們混事有三個主要原因:1.個人的努力和創新對改變績效的影響不明顯;2.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監管和考核的人數超過企業總人數的5%;3.企業對創新的激勵幅度小於因創新失敗後得到懲罰的幅度。
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私人企業的老闆希望改變這種現象,採用的辦法主要有三個:1.企業文化再造。通過改變中國傳統文化壓制創新的那些意識來減少混事現象的出現。2.增加獎勵的幅度。增加獎金的總額以顯示企業高層鼓勵做事的決心和力度。3.增加員工的流動性。主動換血,通過不斷錄用新人來保持企業的活力。
遺憾的是這三種做法都難以奏效:第一種做法陷入了忽悠的境地,早期有效,兩年後會陷入更高階的混事處境;第二種做法對於經常得不到獎勵的人來說,還是一樣的混事,失去了真正的獎勵意義;第三種做法的結果是,新員工有旺盛的激情卻沒有實際的競爭力,因為企業沒有將能力沉澱下來。
三:創業容易守業難
這個不是隻有中國企業家面對。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存活期是6~7年,英國的這個數字是5~6年,中國的這個數字是2~3年。並不是說企業家創業失敗了,而是換了一個公司名稱重新開張了。創業容易守業難是由企業的發展規律造成的。
企業發展有五個階段:第一,草創期。以業績為導向,誰能夠拿到訂單誰就是英雄。創始人有自己的積累,自己的技術,容易在早期存活。第二,成長期。企業的人員、投資和部門增加,沒有訂單可以存活一段時間,漸漸規範,有了考核體系。第三,成熟期。以訂單為核心的企業經營已經變成以規章制度為藍本執行的龐大系統,具體到某個人的具體工作內容已經開始模糊。混事的人從成長期就有了,並開始增加。第四,下滑期。業績下滑,創業期的“英雄”早已離開,剩下的多數都是混事的人,只能讓船沉得快一點。第五,轉型期。企業最終的命運是變賣或被收購、重組,大規模裁員是訊號。
中國企業在草創期就夢想成為大公司,就快速採用大企業的流程、規章制度,只能導致其死在創業階段。一個階段應該關注一個階段的具體特點,而不是所有靈丹妙藥都一起不分情況地服用。一個階段成功的法寶往往是下一個階段發展的障礙。
四:技術容易市場難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在中國社會流行多年,這樣的社會風氣造就了大批鑽研數理化的技術型人才。結果,優秀的技術人才通過清華大學這個跳板,都去了美國發揮技術長項了;而一般的技術人才留在了政府、企業,進行著所謂的技術創新***抄襲***。企業更是將經營的重中之重放在研發、科研、專利上,認為這才是企業競爭永恆的法寶。
五:激情容易能力難
企業內部大會往往是這樣的場面:領導激昂振奮,員工也如同打了雞血,口號震天。企業外聘的培訓也是如此,不斷引領員工高喊口號。激情運動一浪接一浪,一波又一波。
是不是中國企業的管理層只會做煽動激情這一件事呢?要知道激情維持的時間是短暫的,真正能夠支援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的是員工的能力而不是激情。激情會掩蓋許多能力的不足,能力強的員工不需要動不動喊口號來表決心,而是靠真正的實力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中國企業應該認識到,員工的能力是推動企業進步、提高競爭力的本質因素。“能力=知識+技能+經驗。”企業應以知識武裝每一個員工,讓員工落實到行為層面形成技能,並不斷組織優秀的員工分享經驗,使之變成企業共有的法寶,這才是真正的能力之路。
六:勤奮容易智慧難
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我們一直引以為豪,但勤勞不一定能夠發展智慧。中國歷史上出過許多學者、科學家,一旦強調全民一心的時候,崇尚智慧的聲音就被削弱了。
2007年,美國進行了一項有7889名美國企業CEO參與的問卷調查。其中高中學歷的約佔3%,職業類院校***相當於中國中專、大專***畢業的約佔15%,本科約佔58%,研究生學歷約佔23%,博士約佔2%。美國企業是用科學指導管理的,我沒有查到中國企業家的類似資料,不敢隨意亂猜。
用科學指導企業經營在乎的是資料、量化、規律、理性,而不是簡單地靠勞動力加班加點,依靠犧牲睡眠的時間來完成本來不加班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在廢寢忘食還是褒義詞的時代,不會有智慧出現,也不會有科學的精神。
是智慧推動了洗衣機的出現,是智慧推動了汽車的出現,是智慧推動了飛機的出現。勤勞可以用於圍堵黃河氾濫的大水,勤勞可以將山地都變成梯田,勤勞可以耗盡血汗。中國的企業家們,你們到底要什麼?
七:降價容易漲價難
當物美價廉成為中國消費者的主要訴求的時候,中國企業就無法改善自己的產品,也無法實現升級。商業世界的邏輯是物美一定不會價廉,便宜沒好貨。企業在做產品降價決策時很容易,不用較多的時間權衡,可以快速決策,快速落實。要知道價格降下去就再也升不上來了,諾基亞依靠低價佔領了中國較大的市場份額,卻也因此葬送了自己品牌的未來。
企業在做產品漲價決策時很困難,還會遇到種種障礙:擔心競爭對手趁機搶佔市場,擔心消費者抱怨的聲音。一旦企業決策受制於非邏輯因素時,企業自由競爭的實力就削弱了。中國企業缺乏對產品價格的科學認識,不瞭解價格組合模式的效果,不瞭解價格波動對消費者的正向影響,也不瞭解價格在經濟學中的必然邏輯知識。學點定價的科學也許能夠渡過這個。
八:挖人容易培養難
“獵頭”在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這源於中國企業界的用人習慣。企業不知道怎樣培養人才,也不知道培養後如何發揮其作用,於是加劇了行業內人才的流動。中國的中高階人才流動頻率是歐美的六倍。
因為企業有需求,獵頭公司的生意自然也就旺盛起來。行業內到處都是挖牆角的,甚至已經成為正當的商業競爭。總監級以上的管理者最得意的話題是,你一個月被獵頭聯絡了幾次?聯絡你的都是哪幾家?如此下去,中國企業的人才成本會急劇提高。企業真正的人力資源戰略是培養自己的人才梯隊,不靠外聘、挖人,自己的隊伍自己建。
九:提意見容易提建議難
同事們在一起聊到公司的事兒:公司現在已經不給咖啡了,茶葉也少了……公司產品太爛了,公司廣告真是浪費,老總開會只會講大道理……牢騷到處都是。我們只聽到員工對公司的意見,卻得不到如何改變這些不足的任何建議。企業沒有員工言論的正常渠道,就算有意見箱,多數員工認為那不過是擺設,不會有人處理,不會有人答覆。
企業如果沒有有效的言論管理體系、收集反饋體系、迴應響應體系,最終會導致員工每天不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這樣,企業活力就會消失殆盡。
十:決定省錢容易決定花錢難
每年的3、4月份,在中國企業界聽到最多的話是,公司削減預算了。後來我發現,企業最容易作的決策就是削減預算,最難作的決策就是花錢來提高效果、效率。企業的財務部成為省錢的關鍵部門,不再為業績的提高而支出,卻要為一點錯誤的計算而停止報銷兩週。當一個企業思考如何省錢的時間多過如何花錢***得到更多***時,該企業不會再繼續發展,只能在現有業績水平上防守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