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需要的知識
創業初期必須要懂的知識是什麼。創業初期有哪些知識值得去學習。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一、創業的概念
創業狹義上是指具有創業能力的人創設新的職業、創立新的行業。創業廣義上還包括以工資形式就業後,在已有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不斷創新,把原有的事業開拓壯大。
二、 創業者的知識準備
在新的世紀,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畢業生新的擇業途徑,並受到了各界的充分肯定。雖然並不主張每個大學生都走自主創業之路,但不能否認,在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創業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自主創業成功與否,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特長外,還要求大學生必須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創業者尤其要對企業的設立及運營過程等管理專業知識有基本的瞭解。這類專業知識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當選定自己創業的發展方向時,要對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並在發展中不斷“充電”。文章來自點子創意網
創業者還需要對以下程式各個環境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瞭解:市場調查、市場分析、市場定位和企業規劃知識;資金的籌措方式和使用以及投資的理財知識;不同企業在場地的選擇和安排佈置方面的知識;裝置器材的選擇與購置方面的知識;企業規劃與僱員數量和僱員的層次要求以及僱員招聘的一般常識;辦理各種證件的知識;經濟法規知識;商品的擺放、儲運知識;生產、質量與人員管理知識;廣告宣傳與公關知識及企業形象知識等,同時還應瞭解所創辦企業的經營專案要求的一般知識。當然,上述的專業知識並非要求創業者一下子全部掌握,創業者可以邊學邊用,例如找一些書籍學習,或者向一些有經驗的人請教。但是創業者一定要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足夠的重視,因為市場如同無情的戰場,他對弱者的懲罰並不會因為你的無知而有所寬容。
11.2對創業者的素質要求
11.2.1良好的文化素質與鮮明的個性特徵
文化素質是一個看不見但能感覺到的品質,是在知識社會中長久保持成功所必須具備的品質。不過低學歷的創業者不必過分擔憂自己的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是可以通過多讀書、勤思考逐漸培養起來的。一個創業者在每天辛勤工作的同時,要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只要認真學習文化修養的主要內容即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一般集中體現在思想道德、專業知識和思維方式上。
思想道德素質是創業者文化素質中最重要的方面,是青年人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現代社會創業的特點是“相互依存”,完全依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成功的,只有通過真誠的合作才得到真正的利益。從古至盡事業上的成功者,尤其是成功的商界人士,都特別重視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這並不是要求位創業者只能奉獻而不能索取,而是指對待廣大客戶和社會的態度。在當今社會,眾多商家早已將顧客當作上帝,目的是為顧客創造最大價值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最大利潤。賣方市場時,有的商人惟利是圖,一門心思想的是如何以次充好,如何賺取暴利,以致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買方市場時,作為賣方的商家決不能有愚弄顧客的想法,只有以優質的產品、真誠的服務來贏得顧客的青睞。誰能為顧客帶來更多的便利、創造更多的價值,誰就能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創業者在創辦商業機構的選擇上,在公司的運作經營上,不能只將心思全部用在如何賺錢上,而是要考慮自己所創立的事業是否給眾多的人帶來更多的幸福和便利。因為創業者的辛勤勞動成果只有在實現社會價值時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人的文化修養不僅體現在思想道德和專業知識方面,而且也體現在人的思維方式上,可以說人的思維方式是文化素質的最終表現形式。作為一個創業者,要時時刻刻永於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因為有時候並不是沒有機會存在,而是創業者存在思維定勢,對一些寶貴的機遇視而不見,從而錯過了許多時機。創業者每當覺得事情沒有轉機的時候,就應有意識地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難則思變”,就會豁然開朗。
文化素質的修養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創業者平日多學習積累,遇到事情多思考總結。平常創業者事物繁忙,不是忙著整理帳務,就是忙著與人談判、吃飯應酬。聰明的創業者應該認真思考一下哪些是必須要做的,儘量把自己的生活條理化,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思考一天來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總結,並且留一段時間讀書。日積月累,創業者就會慢慢發現自己的生活很有規律,而且自己的頭腦變得非常靈活、善於思考,這也意味著創業者的文化素質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文章來自點子創意網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性。沒有個性的創業者,就很難創出有前景的事業。因而創業者首先要審視自己一番,看看自己有沒有特別的個性。個性其實並不神祕,個性是指人的個體的性質,它和人格有著一定的差別。人的個性,對於創業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個性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情緒、意志等一些重要特徵。社會上曾經火爆的“智商”、“情商”,實際上是對人的個性某一方面的誇大,有的人缺乏個性,有的人有膽識有魄力,有的人縮手縮腳,沒有做事的膽量,這實際上是人的個性的不同表現。
縱觀創業史上的創造奇蹟偉業之人,無一不具有鮮明的個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獨立性、好勝性、求異性、進攻性和堅韌性等五個方面。
一、 獨立性
著名的思想家馬斯洛認為“有創造性的人是屬於自我實現的人。”一個能夠實現自我的人就具有極強的獨立性,他敢於展現自我,實現自己的想法。與具有獨立性相對的是具有依附性的人,這些人沒有主宰自己命運的勇氣,缺乏自控能力,一切都有依靠別人去做決策,由別人決定自己的命運。從本質上而言,人一生下來有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的雙重個性。一方面,剛出生的嬰兒又極其脆弱,極端依賴他人——即自己的父母來呵護、餵養。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獨立性和依賴性。重要的是創業者能否認識到這一點,即使自己有一定的依賴性,但也有著強大的獨立性。創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善於擺脫依賴性,努力實現自己獨立性的人。別人的言行都源自特定的環境、場合,因而對自己不一定適用,創業者要思考判斷一下其中的真偽或者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凡是不適合自己的言語,不論是誰說的,也不管其理論是否行得通,在創業者這裡都是沒有用的。創業者要有自己的頭腦。
二、 好勝性
好勝性是指一個對自己非常有信心,而且與別人競爭並追求成功的個性。人的天性中有一部分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與尊重。好勝可以看作是獨立性的持續,有膽識、有魄力的喜歡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而且勇於去證明自己是最成功的人。這就是強烈的好強好勝的心理。但爭強好勝並不意味著欺負弱者,而是在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創業者在強烈地追求成功、追求勝利的慾望驅動下,可以不分晝夜的辛勤工作。當然,創業者在此時也一定要注意做到好勝不要逞強。真正的成功者追求勝利,但並不到處招搖,用自己的成功去攻擊別人、嘲笑別人。特別需要注意是創業者一定要有寬大的胸懷,要欣賞與自己具有相同好勝心的人才。不能因為自己求強好勝,就極力與那些具有同樣好勝心的人爭鬥,或者有意壓制為自己工作的人才,惟恐他們過於強大使自己沒有面子。創業者不僅要鼓勵自己追求成功與勝利,更要激勵自己的員工去追求成功、勝利,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贏得榮譽的舞臺。只有自己的員工都積極追求成功,創業者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三、 求異性
創業者具有極強的求異追求,是其積極進取、蓬勃向上、富有生命力的源泉。創業者在創業之初,一切都處於全新狀態,創業者會花費大量心力試圖建立一種公司經營運作的模式,這對於公司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求穩的同時,創業者千萬不要忘了求異。有的創業者把江山的成功經驗奉為至寶,在公司內確定為制度,任何人都不能違背,也不能對之提出質疑。這些創業者最終會發現公司的失敗根源就是過去那些所謂的成功經驗。世上萬物都在變化,尤其在商界,事物變化得越來越快。商業經營的是人們的品味,創造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併為人類的自下而上提供不同的選擇方案。但是人們的個性是喜新厭舊的,人們不會因為一個產品質量好就長期使用,人們會因為新產品的出現而放棄舊的產品。創業者在創業伊始要緊緊把握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在消除人們疑惑的同時大力宣傳產品的時代感,使之能迅速滿足人們求新的感覺。
四、 進攻性
有人形象地將商場比作戰場,商業就是商戰。戰場是很殘酷的,短兵相接時,只有那些具有進攻性,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勝利,才能成功。對於創業者而言,自己所從事的是任何人都沒有幹過的事業,其他人的建議或經驗只是參考,創業者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惑一些所謂的權威,要勇於在創業過程中主動出擊,發揮主觀能動性。因為只有發揮進攻性,才能激發人的潛力,才能發現並抓住稍縱即逝的良機,從而踏上成功之路。創業者在創業時,要面對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一定不要被對方貌似強大的實力所嚇倒,而是要直面相對,尋找良機。在商業競爭中,各方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企業都要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進攻對手的弱點。另外,創業者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千萬別在人際關係中過分顯示進攻性。創業者在待人接物方面,要避免咄咄逼人的氣勢,即使是在與對手談判,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一味地與人爭鬥,把進攻性引入人際關係會使創業者招致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創業者應該堅決杜絕的。
五、 堅韌性
創業的道路上既有成功,也有失敗,無論是面對成功還是失敗,創業者要充分發揮堅忍不拔的品性,憑頑強的毅力去承受失敗的打擊。更為重要的是在重大打擊之後,絕不喪失前進的信心和勇氣,並能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再一次奮勇而起。要知道,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件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在公司的初創階段,創業者對每件事都沒有親自經歷過,不要因為自己做錯了事,就否認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在自己失敗的經歷中仔細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找到成功的方法。
11.2.2 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準確的市場判斷力
創業者在活動中,兩隻眼睛不能只是盯著市場,還要緊緊地盯住政府。只是盯著市場的創業者是在用一條腳走路,是走不快的而只是盯著市場和政府的創業者則是用兩條腳走路,他們不僅能夠走出快捷平衡的步伐,而且可以飛奔起來。目光長遠的創業者最有可能獲勝,他們根據自己的政治資訊,提前為創業做好決策,一旦形式發生轉變,已經做好創業決策的就能立即行動,迅速出擊。
創業者的政治敏銳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關注政府行為:從政治行為中找到有用的資訊,確定投資方向。這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因為大多數創業者缺乏戰略性的眼光和無所畏懼的魄力。
***2***透過政治表象,看到事物本質,抓住政治資訊,提前作出決策。這種要求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政治現象遠遠要比經濟現象複雜,它常常撲朔迷離,千變萬化。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良好的感情能力和深邃的洞察能力,是不可能捕捉到真實的政治資訊的。辨別出真假的政治資訊就是要透過政治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發現事物的發展的最後態勢,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各項行動,做出正確的決策。
世界經濟的發展表明,每個時代性、行業性的大機遇出現時,必然會造成一大批大企業家。一個人如果能看到並抓住這種大的時代性、行業性的機會,再加上自身的努力經營,往往會成為卓越的成功者。但是,抓住大的市場機遇是不容易的,這與機遇本身的特點有關。
第一,市場是具有極其的滲透性。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廣泛滲透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體育等各種領域,這就要求企業家們“無孔不入,無縫不鑽”。
第二,市場機遇具有很深的隱蔽性。它不易被一般人發現。只有成功者才能透過紛雜的表象發現本質,透過偶然看到必然,甚至穿過假象和危機尋找機會。
第三,市場機遇具有不可逆轉的即時性。它稍縱即逝,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然而卻終究逃不出成功企業家敏銳的目光,最先發現、最先下手的人往往是先得益。
市場機遇的三個特點讓很多在商海弄潮的人感到它是一種很難把握的怪東西,以至有人感嘆“生意難做”、“機會難找”。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大企業家們是怎樣成功把握商情,捕捉機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呢?”
***1***目光敏銳,盯住大機遇的蛛絲馬跡。首先善於發現冷門中的大熱門,凡是眼光獨到的企業家對市場行情的“冷”和“熱”往往都有獨到的見解,因而出乎意料地“突然成功”。實際上,“冷”和“熱”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兩者可以互相轉化。前些年出現的房地產熱、服裝熱、炒股熱都給我們帶來很大啟迪,即成功屬於最早行動起來的人,成功源於“冷”期而非“熱”期,大機遇往往隱藏於被常人忽視的“冷”門之中。其次是不步別人的後塵。跟在別人屁股後走的人,在經營中是成不了大器的。如果“醒得早、起得遲”,機遇永遠屬於別人,自己追求到的只是些殘羹剩飯。對大機遇而言更是如此。優秀的企業家大都不喜歡與別人同食一碗飯,他們的高明之處在於能夠把小機遇變成大機遇,把大機遇變成超大機遇。他們不隨大流,目光獨到,另闢蹊徑,在別人還“沒睡醒”之前早已採取行動並取得成功。
***2***把握巨集觀大局。掌握資訊是決定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商界普遍認為,得資訊者得天下。很難設想,一個視聽封閉、優柔寡斷的企業領導能夠先人一步抓好機遇。敏銳的企業經營者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經營者的心思無非就是一個:把握大格局,決斷企業的自上而下和發展。要想做好這篇大文章,他必須對競爭形勢、消費者需求等關鍵資訊瞭如指掌,以此為出發點,制定當前的經營策略和將來的發展戰略。市場資訊千頭萬緒,如果抓不準,就掌握不住主要的、關鍵的資訊;即使掌握了關鍵的資訊,但抓得慢、決策滯後,也不會帶來大效益,再假如有了前面兩條,但對關鍵資訊抓得不狠、不絕,給別人留下可乘之機,也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3***善打“區域差”和“時間差”,巧鑽市場夾縫。商場是時間性、區域性極強的戰場,判斷時處處都能體現出來。從區域上講,中國地域廣闊,因政治及歷史原因,造成東西之間、南北之間、沿海與內地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是“區域差”;即使在同一區域,不同的時間也有不同的行情,這就是“時間差”。這些差異對企業家而言是絕對好的資訊,是絕對的賺錢機會。
***4***把機遇昇華為現實生產力。許多人在機遇問題上持“知難行易”的觀點,認為只要認識到機遇,就能賺錢,在“泡沫經濟”時期更是如此。其實不然,即使在短缺經濟環境中,也不是人人能賺大錢的。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之所以與眾不同,並不在於他們掌握了多少理論,也不僅僅在於他們發現了機遇,主要是他們具備了把潛在轉化為現實的“無中生有”的能力。
11.3大學生創業者所面臨的問題
11.3.1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問題
一、創業者首先要看專業是否適合
大學生自主創業雖然存在著很多未知數,除了要有生意頭腦外,還要有資金、專業技術、創業背景、懂得市場運作等等。但是有些專業的學生或許會更加適合自主創業,如美術、裝潢設計類的學生。由於專業的特殊性,他們的工作本來就是一種創作行為,只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創業背景和承擔過多的風險。據悉,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的藝術設計系把“專案設計”融入教學,從而帶動學生自主創業。近年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都保持在98%以上,其中有近80%的畢業生實現了自主創業。除了藝術類的專業的學生外,自主創業以理科和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居多。文科學生中也不乏自主創業的例子,如自主站撰稿人、策劃人、職業寫手,甚至作家。文科學生的自主創業更偏向也自由職業一類,從這個角度上說,創業所需要的諸如資金、經驗、市場等條件反而不會太苛刻,學生也較容易在剛出校門的“一窮二白”中站穩腳跟。
二、綜合考慮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
自己嘗試辦設計工作室的師範學院某一大二學生認為:“創業前的社會經歷十分重要。”他這樣評價自己:“我絕對不是最頂尖的學生,就算是在我們系裡,也有不少人比我強。我之所以比他們更敢走出第一步,主要是因為朋友較多、經驗多些、懂一點兒法律知識。創業還不僅僅是有專業能力就可以的,社會閱歷、人際關係、客戶關係、法律常識更重要”。創業是一個整和過程。它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沒有社會的支援,大學生創業實際上是“獨木難支”。相對於其他背景的創業者而言,學生最大的劣勢就是社會經驗的嚴重缺乏,所以學校應當理解、支援和正確引導學生創業。“把創業納入學校的管理教育思路中,成了許多人的共識。”現在的高等教育更側重於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畢業培訓也千篇一律地指向就業,而在自主創新、自由創業方面顯得較為薄弱。既然現在國家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那麼是不是學校可以適當的在平常的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一些市場動態、融資、法律等知識,讓學生慢慢樹立起自己創業的意識與信心?還可以利用學校既有的資源優勢和科研力量,再加入一些配套的思路,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主創業。
三、大學生創業切記好高鶩遠
大學生自主創業容易產生好高鶩遠的心理,比如把創業目標定位在需要一大筆啟動資金、高科技的大型專案上。這都會給創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所以,大學生應該選擇一些低成本、低風險的小專案,放下架子去創業。一些家長也表示,資金困難、經驗能力缺乏是高校畢業生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建議高校最好設立大學生“創業輔助機構”,讓畢業生更好地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下一頁是初次創業者必備的六大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