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創業成功故事真實

  創業推動了產品和過程創新,是社會變化與發展的至關重要的發動機。對於當代中國,創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個人創業成功故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個人創業成功故事篇1:賣菜大學生月入30萬

  畢業一年多來,郭高林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大學畢業生,到大膽創辦自己的蔬菜連鎖超市,再到現在擁有了4家連鎖店的成功創業者,每天獲得1萬多元的營業額是他當時想都不敢想的,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念。

  讓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創業,不僅給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也幫助同學王彥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業並使他們有了用武之地。如今,4家連鎖店共有員工20多人。

  大學畢業,湊錢開店賣菜

  “80後”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學院2007級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

  郭高林說,他的創業之路是從大三練攤賣衣服開始的。在鄭州牧專外面的那條路上,流動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熱鬧非凡,路兩邊都是賣小吃、賣衣服、賣雜貨的地攤。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裡擺地攤賣起了衣服。姜茵做老闆和銷售,郭高林的任務是進貨。

  “練攤”雖然只是小打小鬧,但在這個過程中,郭高林學會了基本的經營技巧。

  郭高林愛琢磨。有一次,他發現自己身邊賣菜的雖說生意不錯,但因為零星分散,又沒有品牌,蔬菜的質量、價格、信譽總不能讓一些顧客滿意。“我就琢磨,肉類可以有品牌店,蔬菜為什麼不能打響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開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為主,兼營五穀雜糧、冷鮮肉等,附帶一些副食。”

  在面臨畢業的那段日子裡,在眾多同學焦頭爛額地忙於找工作的時候,郭高林並沒有慌亂,因為他已決定創辦自己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回學校領取畢業證時,將想法告訴給了好友,結果頓時在年級裡炸開了鍋。大學畢業生賣菜?很多人認為他根本吃不了這個苦。

  郭高林並沒有放棄。“誰說我是3分鐘熱度?一個有夢的人永遠不會放棄!”最終,郭高林用堅定的決心說服了幾位好友,同學王彥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起,湊了5萬多元錢作為啟動資金。

  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義註冊的“咱地裡”蔬菜自助店在鄭州市馬李莊正式開張。

  開辦四家連鎖店

  有了自己的店鋪,郭高林和好友們開始忙碌起來。但在現實面前,他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鄭州毛莊、劉莊、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是他們考察好的幾個蔬菜批發市場。劉莊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進蔬菜時,他們就直奔劉莊。

  到了之後才發現,這裡批發的蔬菜動輒就是幾千斤,不散批。他們磨破嘴皮子,最後才批了200斤大蔥、幾包大蒜和幾百斤土豆,結果大蔥爛了一屋子,損失了幾十斤,剩下的半個月才賣完。

  “我們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掉頭到陳砦蔬菜批發市場。到了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才發現,這裡的蔬菜種類多,價格也不貴,適合我們的採購需求。直到現在,我們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裡採購的。”郭高林說。

  那時每天早上5點,郭高林和王彥峰就要爬出熱被窩,蹬三輪車到蔬菜批發市場進菜。“每一片菜葉都要精挑細選,每一毛錢都要和人家討價還價。”王彥峰說。

  開業第一天,他們甚至都不會用收款機,還收過假幣,丟過東西。蔬菜生意對時間的要求很特殊,別人吃飯的時候他們最忙,過了高峰期才能輪流吃飯。進入冬季,屋裡既沒暖氣又沒空調,因為要淨菜、剁肉,還未入冬,幾個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凍傷了。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堅持是有難度,但萬事開頭難,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做事。”郭高林說。

  郭高林和大夥兒一起起早貪黑,不怕吃苦受累,認真做市場調查,虛心向同行和前輩“取經”。

  在幾個年輕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裡”的生意越來越好。走進“咱地裡”蔬菜超市,貨架上的蔬菜碼得整整齊齊,品種齊全,黑板上的價格標得清清楚楚,價格低廉。除了蔬菜,店裡還有副食品、雜貨和冷鮮肉,吸引了不少顧客。大學生熱情的態度,使很多顧客成了回頭客。

  就這樣,“咱地裡”蔬菜自助超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們還是有優勢的:跟小商販比,我們的優勢是菜價便宜、種類多、乾淨、不缺斤短兩;與大超市比,我們的優勢是價位低、離家近。”蔬菜超市在幾個大學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漸走上正軌,並加盟了雙彙集團,經營雙匯冷鮮肉。

  那段時間,超市每天的營業額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開支,他們的贏利非常有限。“創業初期,我們沒打算賺錢,首先是學習和積累經驗,培養客戶群,賺錢是以後的事。”郭高林說。

  隨著生意逐漸走上正軌,郭高林決定擴大規模。2007年12月,郭高林在鄭東新區成立了第一家分店。這家店面附近,是一個有1000戶人口的住宅小區,一間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業的又一個起點。

  規模擴大了,對新環境的適應、員工素質、管理模式、產品質量等問題也接踵而來。“新店開業後,銷售狀況並不理想,新店的寂靜,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畢竟我們都是年輕人。但是,真誠的傾訴和相互安慰、鼓勵,讓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我們咬著牙走過來了。”郭高林說。

  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他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銀製度、招聘培訓制度、採購制度、倉管制度。這些正好是他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這些知識,成為“咱地裡”發展的基礎。

  現在,4家店都已實現贏利,每個月的銷售收入已超過30萬元。

  個人創業成功故事篇2:下崗女工發明餵奶服

  餵奶服

  2002年7月的一個週日,38歲的下崗女工邱惠領著15歲的兒子來到大連市體育場看足球比賽。邱惠本來對足球不太感興趣,但為了使自己振作起來,也為了讓兒子開心,她還是帶著兒子來了。

  大連是全國聞名的足球城,因此,那天體育場人山人海,邱惠領著兒子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兩個抱著嬰兒的年輕媽媽身上,在灼熱的陽光下,那兩個年輕媽媽懷裡的孩子顯然是餓了,在不停地哭。

  邱惠有些心疼,就擠過去問那兩個年輕的媽媽:“怎麼不給孩子餵奶呀?”“帶來的牛奶酸了。”兩個年輕的媽媽無奈地說。“你們可以喂孩子母乳呀!”兩個年輕媽媽環顧了一下四周,邱惠明白了,在大庭廣眾之下,兩個年輕媽媽不好意思解開衣服,露出乳房。

  邱惠笑了,她拉著那兩個年輕媽媽,擠出人群,走進一個沒有人的衚衕裡,邱惠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過往人流的視線,讓那兩個年輕媽媽解開衣服給孩子餵奶。

  嬰兒吃飽了母乳,不哭了,兩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一邊說著感謝邱惠的話,一邊擠回了人群。邱惠心裡甜絲絲的,她感到了被人感謝的幸福。

  返回看臺後,邱惠的心卻無法平靜下來。突然間,她的腦海中湧出了這樣一個念頭:能不能設計一種服裝,讓穿著這種服裝的年輕母親們能隨時隨地,在大庭廣眾之下也能夠毫無顧忌地給嬰兒餵奶呢?想到這裡,下崗後一直苦於無事可做的邱惠一下子興奮起來。整個比賽期間,她一點也沒看進去。

  比賽結束了,邱惠拉著兒子在體育場附近的二輕廣場花8元錢買了兩米白布頭,回家後就開始研究設計、縫製餵奶服了。

  她反覆設計了三次,餵奶服才成型。第一次,她在衣服的胸部挖兩個小洞,縫兩個小兜,兜蓋往上翻,母親喂嬰兒奶是方便了,但上翻的兜蓋掉下來,捂住了嬰兒的鼻子,這個設計被否定了。第二次,邱惠設計了兜蓋往下翻,嬰兒開始吃奶後,再用拉鍊把兜蓋拉上去,但這個設計也有缺點,母親拉拉鍊時,稍不留神,拉鍊就會劃破嬰兒的臉,這個設計也被否定了。第三次,邱惠在兜蓋下翻的基礎上,在餵奶的部位釘了幾顆鈕釦,嬰兒吃奶時,再把鈕釦扣上,這次,邱惠成功了。

  邱惠拿著縫製好的兩件餵奶服,找了幾個年輕媽媽試穿,每個試穿的年輕媽媽的臉上都寫滿了驚喜,因為,邱惠設計的餵奶服太精緻、太方便了,穿著它,可以在任何場合給嬰兒餵奶而不會有尷尬了。

  看到年輕的母親們喜歡她設計的餵奶服,邱惠知道,她成功了,但是,別人有沒有設計過這種餵奶服呢?邱惠上網一查,發現沒有,她高興得簡直要跳起來。2002年10月,邱惠給自己設計的餵奶服取名為“愛心餵奶服”,然後,從父親那裡借了3000元錢,去大連市專利局申請了專利,2003年1月,她的“愛心餵奶服”專利批下來了,拿到專利證書那天,邱惠流淚了,那是幸福的淚,作為一個下崗女工,她終於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她怎能不流淚啊!

  賣掉房子生產餵奶服

  從獲得了專利的喜悅中平靜下來後,邱惠開始考慮如何處理這個專利的問題了,父親和她身邊的親人勸她把這個專利賣掉,可是,邱惠捨不得,因為這個專利是自己在生活最低谷時發明的,怎麼能賣掉呢?想來想去,邱惠決定自己生產餵奶服,可是,工廠在哪裡?錢在哪裡呢?

  邱惠決定賣房子,一想到房子,邱惠眼裡情不自禁地湧出了淚水。她和丈夫結婚10多年,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住的是公婆給的42平方米的房子,同丈夫離婚時,狠心的丈夫不但捲走了他們所有的積蓄,而且還讓公婆把房子收回,敢做敢為的邱惠憤怒了,她據理力爭,滿臉愧意的公婆才到公證處把這處房子公證給了她。

  住在這樣得來的房子裡邱惠每天都覺得心裡不舒服,現在,生產餵奶服需要錢,不如把房子賣掉,可是,如果賣了房子,生產餵奶服不成功怎麼辦呢?那樣,她和兒子就會無家可歸了。

  一想到不成功,一想到無家可歸,邱惠頭疼了,她一個近40歲的女人是輸不起的,她不能允許自己不成功,她近乎歇斯底里地否定了自己不成功的可能。2003年3月,邱惠咬著牙把房子賣了。

  42平方米的房子賣了7。2萬元,邱惠又從父親那裡借了3萬元,註冊成立了“盛爾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盛爾惠”是戰勝自己的意思。公司成立後辦營業執照時,邱惠才知道打進銀行註冊公司的那10萬元錢是不能馬上拿出來用的,沒辦法,邱惠又從哥哥那裡借了1萬元錢,領了營業執照,又進了一小批布料。

  在她最艱難的時候,親情給了她最大的支援,哥哥把家中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惟一的一個4平方米的客廳給她倒了出來,讓她拉上電,擺上案板、縫紉機,做了縫紉車間,下崗的大姐也放下手頭正幹著的生意和她一起幹。

  在那4平方米的地方,邱惠和大姐裁剪、縫紉餵奶服。那年,全國都時興穿遠紅外衣服,邱惠就和大姐商量可否給餵奶服也加上遠紅外線材料,她先去科研部門瞭解了遠紅外線材料對人體的好處,然後,就設計了帶有遠紅外材料的餵奶服。兩人按照邱惠設計的圖案拆了縫,縫了拆,終於做出了帶遠紅外線的餵奶服。這種加了吸奶墊的遠紅外餵奶服又實用又好看,年輕的媽媽穿上既能夠消炎、消毒、軟化血管,又美觀大方不用穿胸罩,還不怕奶水浸溼前胸。

  邱惠把這種餵奶服拿給幾個年輕的媽媽試穿,試穿的年輕媽媽高興得都跳起來了。遠紅外餵奶服受到了年輕媽媽的歡迎,極大地鼓舞了邱惠。2003年4月,她從銀行中提出了自己註冊公司的那10萬元錢,去營口市西柳市場趕大集,買回了5萬多元的碎花純棉布料,又去瀋陽市一家遠紅外材料廠買回了近2萬元的遠紅外線材料。

  她拿著這些材料和自己設計的餵奶服圖案,服裝樣板,找到一個開服裝廠的朋友,請人家為她加工餵奶服,不到半個月時間,1000套餵奶服加工出來了,邱惠又馬上找人設計、印刷包裝袋,印刷宣傳單,所有這些都做完後,邱惠算了算,她手裡的10萬元只剩下不到1萬元了,而且還欠了朋友7000多元的加工費。

  望著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朋友倉庫裡的1000套餵奶服,邱惠才猛然想起,她這樣快速地傾其所有加工出了1000套餵奶服,實在是有些急躁了,因為,在加工之前,她只知道年輕的媽媽喜歡餵奶服,但怎樣銷售出去,她沒有想過,面對著這1000套餵奶服,她竟然一時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賣,賣給誰了。

  同大姐在這一堆餵奶服前呆坐了一下午後,邱惠開始推銷餵奶服了。她先是跑大連的各大商場,可是,各大商場的扣點太高,邱惠想了想,就去了市婦幼保健站和市婦產科醫院,她把餵奶服給這兩個醫院的醫護人員,大家都說好,兩家醫院都要她的貨,但講定是代賣,邱惠高高興興地給兩家醫院各自送去數百套,然後就坐在家裡等著回款了。因為這兩家醫院每年都要接生數萬個新生嬰兒,就算10個年輕媽媽裡面有一個買她的餵奶服,她每年銷出去的餵奶服就不止幾千套。

  可是,就在邱惠沉浸在成功的嚮往中,等著往回收錢時,肆虐全球的“非典”來了,邱惠放在兩家醫院中的餵奶服還沒賣出去幾件,為了防止“非典”傳播,所有醫院裡除了藥品外,其它物品一律不允許賣了,連醫院裡的小賣店都關門了。

  這個打擊對邱惠來說是致命的,她所有的錢和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這批餵奶服上,可是,“非典”越來越猖獗,看來一時半會停不了,她這些餵奶服賣給誰呢?一夜之間,邱惠嘴上起了一大串水泡,她快要急瘋了。

  邱惠成了大連市服裝界的名人

  因為“非典”,邱惠被壓住了近10萬元錢的貨,走投無路之際,她連夜給素不相識的夏德仁市長寫了一封信,述說了她的處境和她的想法。

  邱惠萬萬沒想到,她的信寄出去僅3天,夏德仁市長就把她的信批轉給了沙河口區的盧林區長,盧林區長馬上讓祕書把邱惠請到了區長辦公室,短短的幾天時間,沙河口區星海灣街道辦事處就給邱惠解決了一間辦公用房,沙河口區科技局還從科技開發經費中給邱惠撥了3萬元錢。

  拿著沙河口區科技局給的3萬元錢,邱惠決定自己辦廠。

  邱惠租了廠房,買了6臺縫紉機,兩臺碼邊機,兩個電汽熨斗,接收了12名大齡下崗女工,稍事籌備後,工廠就開工了。艱難的幾個月之後,“非典”緩解了,她放在婦幼保健院和婦產科醫院的餵奶服陸續賣出去,她的工廠盤活了。

  2003年12月,在夏德仁市長的牽線下,邱惠和大連市著名企業大連嬌子堂工貿有限公司高層領導坐在了一起,“嬌子堂”歡迎邱惠和他們合作,主抓孕婦、嬰兒服裝的經理看過邱惠廠裡生產的服裝後,建議邱惠生產系列孕婦、嬰兒產品,如:孕婦服、襁褓等等。

  “嬌子堂”服裝經理問邱惠:“你們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系列新穎、流行的孕婦服和嬰兒服嗎?”一聽對方問設計師,邱惠嚇了一跳,她的廠裡哪有什麼設計師呀?!但為了能和“嬌子堂”合作,邱惠大著膽子一口應下來,連說:“能,沒問題!”

  從“嬌子堂”出來,邱惠到新瑪特、大商等大商場的嬰、孕服裝專櫃一圈後,就知道她在“嬌子堂”的話說大了,看著櫃檯裡那些新穎、流行的嬰、孕服裝,她知道,以她現在的能力,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人家的。

  邱惠覺得她應該請技師了,非常幸運的是,她居然在勞務市場上碰到了一個在大連服裝學院進修過的女孩。邱惠對女孩說:“我是來招服裝技師的,我說出要做的服裝思路,你能按著我的思路設計出服裝成品嗎?”女孩笑了,說:“應該能行吧!”

  邱惠把女孩子領回工廠,兩個人逛商店,翻服裝書,整整憋了20多天,終於按著邱惠的思路設計出了7款嬰、孕服裝,打出樣板,到“嬌子堂”一送審,“嬌子堂”竟沒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見,一次性通過了。

  那天夜裡,邱惠拉著那個女孩進了一家飯店,喝了許多酒,醉得涕淚橫流。

  這7款嬰孕服樣品通過後,邱惠又給這些產品增加了科技含量。針對現代年輕夫婦崇尚科學、崇尚自然的特點,邱惠又去上海進了一批防輻射面料,這種防輻射面料具有多離子遮蔽的作用,孕婦穿在身上,可以有效地防止電視、電腦、通訊裝置等產生的電磁波對人體的輻射,從而更好地保護孕婦腹中的胎兒。邱惠生產的這種加了防輻射面料的孕婦服裝推向市場後,深受孕婦的歡迎,產品非常暢銷。

  邱惠就是這樣從一個從沒幹過服裝的下崗女工,靠肯幹、靠大膽,一路跌跌撞撞地闖進了服裝界,成了服裝廠老闆,讓邱惠自己都驚詫的是,她一個從沒學過服裝設計的人,現在竟然擁有了40多款自己設計的春夏秋冬嬰、孕服裝。

  這些服裝給邱惠帶來了財富,僅和“嬌子堂”合作一項,每年就可簽下70多萬元的生產定單,獲利數十萬元。

  個人創業成功故事篇3:征服美國的“化妝女王”

  米歇爾·潘是越南裔美國人,她父母在上世紀70年代末移民美國。7歲那年,父親嗜賭成癮,輸光了家產後離家出走,從此她和媽媽相依為命。

  從小學到初中,亞裔的身份,使米歇爾成了學校裡的異類,備受排斥和欺凌。為了融入當地拉丁族裔朋友圈,她決定通過化妝來改變自己,她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把面板晒成古銅色,戴著巨大的耳環。她不愛逛街,時常宅在家裡看看書,或者給自己化化妝,自娛自樂。

  中學畢業後,母親希望米歇爾去學醫,這樣收入穩定而且能夠體面地生活。但是她堅持要讀自己喜歡的藝術設計,她希望更深入地學習美容化妝這門技術,並下定決心在這一領域有所突破。耐不過她的執拗,媽媽只好勉強同意。

  2007年,不滿20歲的米歇爾進入林林藝術設計學院學習,在學校裡她學到了很多東西,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找到工作。她曾想在百貨店的化妝品櫃檯找份兼職賺錢補貼家用,卻因為沒有經驗被拒。

  正當米歇爾苦悶之際,一件小事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當時有兩個部落格讀者向米歇爾請教化妝問題,她一時半會兒解釋不明白,便錄製了一段化妝視訊教程傳到網上。這短短7分鐘的視訊,把米歇爾的化妝技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人大開眼界。人們紛紛相互轉載,一週內瀏覽量就超過了4萬,很多粉絲開始關注她的視訊,希望學習更多的化妝技巧。

  米歇爾大受鼓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上傳的視訊教程越來越豐富,從簡單的如何描畫眼線,到各種場景的妝容,無所不有,她的人氣也因此急劇上升。

  2011年,米歇爾意外地接到了法國化妝品巨頭蘭蔻的電話,對方邀請她為蘭蔻拍攝化妝視訊廣告。米歇爾驚呆了,半天沒回過神來。原來蘭蔻一直花大價錢請化妝師拍攝化妝視訊,但收效甚微。他們在網上看到了米歇爾的視訊,便嘗試邀請她擔任化妝師和代言人。

  視訊廣告很快就拍攝出來了,不過雙方意見並不統一。蘭蔻想讓她把那些不符合蘭蔻高階標準的內容刪掉,但米歇爾不同意。她說:“人們喜歡我是因為視訊內容夠真實,夠草根,才會用我代言的產品。”最終蘭蔻做出了讓步,而結果證明米歇爾是對的,她代言的產品大獲成功,銷量遠超過預期。

  此後的米歇爾順風順水,她建立了自己的化妝視訊聚合平臺,與歐萊雅合作推出屬於自己的化妝品品牌系列,還出了自傳。2015年初,年僅27歲的米歇爾擁有四家公司,並登上2015年“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

  沒有人天生低人一等,就看你能否做到不輕易放棄,能否堅持自己的夢想,如果能,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創造奇蹟的米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