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參考論文

  隨著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日益顯現,如何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已經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思考

  摘要:在闡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現狀,並指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的途徑,以期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

  0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受到政府、學校和教師等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有關研究也逐漸增多,但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卻顯單薄。而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的問題,因此,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1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界定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夠被教育者開發利用,有利於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目的,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心理認知、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各種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活動資源和資訊資源等。①物質資源。包括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提供的各種場地、裝置和材料等校內、校外資源。如校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諮詢室、心理宣洩室、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場等;校外的專業心理醫院、心理服務機構等。物質資源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保障。②人力資源。主要包括課程教師、心理諮詢人員、心理輔導員、班主任、輔導員、心理資訊員等。人力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核心,其中課程教師又是人力資源的核心。③活動資源。活動資源是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由學生自主參與的有組織的各種校內外心理教育活動和社會心理實踐活動。如團體輔導、朋輩心理輔導、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健康月活動、“心路歷程”活動、心理電影賞析、心理劇表演、社群心理服務活動等。活動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關鍵。④資訊資源。主要包括各種心理學書籍、各種心理報刊雜誌、心理網路媒體、心理電影電視、心理講座等。資訊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延伸和補充。

  2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現狀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實踐教學資源分散、閒置、浪費等問題,特別是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配置的問題尤為突出。

  2.1活動資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實踐教學計劃方案落實不到位。根據教育部的有關檔案精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開設36個課時,其中實踐學時18個。但有的地方高校只開設了18個理論學時,而沒有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或者有計劃和方案但由於相應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夠規範,實踐教學的計劃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實,實踐教學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斷層和落空。二是活動開展少,效果不佳。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時比較緊張,加上多合班上課使班級規模過大,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體驗課、活動課等往往沒辦法開展,而各種課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開展次數少且多流於形式,整體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質資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資源相對比較缺乏,且條塊分割、相互封閉,大量的物質資源或用於單一目的或為單一物件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務機構、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地等多為社會所有;校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有的只有幾小間用於心理諮詢的諮詢室,設施簡陋,圖書音像資料缺乏,心理訓練活動場地不足,且大多掛靠在學工處或校團委;學生能力培養基地大多分屬於各專業教學單位;校內的各種素質拓展設施也根據工作性質分佈得較為零散。加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脫節,活動中往往缺乏統籌和協作,各自為政,資源重疊使原本稀缺的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大大限制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功能的發揮。

  2.3人力資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現有人力資源沒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過程中普遍感覺師資數量不夠、質量不高,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且大多來源於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因其缺乏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功底使其工作實效受到影響;學校的其他人員如學科教師、各類管理人員、學生群體等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力度不夠;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課程教師由於歸屬在教學院系,除了上課以外,較少參與實踐環節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關人力資源利用率不高,聯絡不密切,即使是已經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之間也缺乏配合與協調。同時,校內以及校內與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之間也沒有形成合力。二是現有人力資源利用存在誤區。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德育化、醫學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化、諮詢化、測驗化等現象比較嚴重,這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

  2.4資訊資源龐雜,作用有限

  一是紙本資源種類有限。學校圖書館、院系圖書室等地可供借閱的有關心理學書籍、心理報刊雜誌種類相對較少,其中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雜誌刊物就更少;二是數字化資源龐雜,作用有限。資訊網路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和渠道,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但當前網路資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較薄弱,網路資源或者沒有全覆蓋;或者專業學科知識的內容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針對性,效果不理想,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有限。

  2.5開發整合不足,優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顧現實基礎和條件,重物力資源開發輕人力資源開發,重外部資源爭取而不注重內部資源的優化。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存在資源配置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客觀上實踐教學資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形成具有歷史性,但各地方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都不長,自身資源積累有限,供給不足。資源“瓶頸”成為制約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觀上資源意識淡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及其資源整合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義”的思維方式,影響著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資源配置,致使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得不到科學、統一的規劃建設和實施利用,這是制約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整合路徑

  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資源整合的基本路徑就是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視為一個系統,通過對系統各要素的加工與重組,使之相互聯絡、相互滲透,形成合理的結構,實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體優化,協調發展,發揮整體最大功能,實現整體最大效益。

  3.1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觀是指人們在長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實效不盡人意,固然與實踐教學的資源“瓶頸”有關,但更多與人的資源觀念有關,與在這種資源觀的指導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資源有關。因此,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資源觀是科學鑑別、合理整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前提和先導。首先,要堅持以心理科學理論為指導,反對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娛樂化、商業化、虛無化的傾向。其次,要樹立資源效益的觀點。資源永遠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取得實效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支撐,要節約資源,更要善於發現、挖掘、培育和保護資源。最後,要樹立“大教育”的觀點。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置於學校、社會“大教育”環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構築社會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變學校資源、社會資源為課程資源,建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體系,實現師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長,一起發展。

  3.2整合優化資源結構,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強高校組織、人力資源整合。要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整合學校的各種人力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員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應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牽頭,統籌宣傳部、團委等黨委工作部門以及教務處、學生處、院系等教學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整體規劃、制度建設、管理監督和控制激勵,保證實踐教學資源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各類人員的協調配合,利用現有條件,發揮整體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專職教師的專業優勢開展團體輔導;利用專兼職教師資源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利用大學生群體力量,扶持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優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等。通過整合各類人力資源,使其縱橫聯絡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活動。

  2***加強校園心理文化資源整合。校園心理文化活動是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對健全學生人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有著重大影響。校園心理文化建設要秉承辦學理念,以校園各類活動為載體,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圍;要充分發揮校內外各種人力資源的作用,經常性地組織內容豐富的心理講座,引導學生感知心理文化、領悟心理健康發展規律;舉辦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創辦心理健康報、手冊等,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人生。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勵大學生在積極參加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經常關注自我心理狀況,豐富積極的心理體驗,維護自我心理健康,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3***加強心理網路資源建設。學校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創辦具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網站,開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主頁,設定領導介紹、師資力量、管理機構、實踐基地、活動資訊、成果展示等相關模組,統一規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活動資源和資訊資源,使其優化整合,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高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研究綜述[J].新課程研究,2014***12***.

  [2]鄧志軍.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整合與應用[J].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5***4***.

  範文二: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研討

  1拓展訓練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責任心根據其表現形式不同可以分為六類,而這六類又可以總結為兩大類,一類主要是與自我相關的責任心,包括自我責任心、任務責任心、承諾責任心等,另一類是涉及到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責任心,主要是指他人責任心、集體責任心和過失責任心等。在拓展訓練中通過每個遊戲的鍛鍊,能夠提高對學生責任心的培養。譬如說“求生電網”,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任務,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任務,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是否能夠去主動的與他人合作完成團隊的任務。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承諾、自己承擔的任務都不能承擔起應盡的責任,那麼又怎麼能對他人、對團隊有責任心。通過對拓展訓練的學習,每個任務完成的質量,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己的反思,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責任心。

  2拓展訓練可克服學生心理恐懼

  拓展訓練中,學生需要克服各種障礙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如器械等,所以容易帶來恐懼感,這要求學生一定要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表現出勇敢精神,克服恐懼心理。當學生戰勝恐懼,把具有危險性的動作做成功時,他會有重塑自我、信心倍增的感覺;面臨危險動作時學生的潛能還會得要發掘。但是,選擇與設計具有危險性的練習必須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保證有危險性卻不會帶來危害。

  3拓展訓練可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是決定達到某種目的的自覺支配行動,攻克難關,來實現目的的心理狀態。意志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人們的意志有不一樣的品質,好的意志品質會向前進的方向與具有高尚的社會價值。意志品質應由幾方面組成:精力、毅力、果斷性、堅持性、自覺性、自制性。拓展訓練多困難就多考驗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困難下通過努力能完成的訓練具有很好的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特殊功效,能加強訓練物件自信、自尊,推動學生具有正確評判自我的能力,有助於形成自我觀念。要是難度很大,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薈萃歐尚學生的自信與積極性。所以,只有練習的難度略高於學生的自身水平,才能收貨較好的促進心理髮展的效果。

  4拓展訓練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一個團隊應該表現出目標明確、溝通便捷、共同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工作方法、成員的合理搭配等多種特徵。一個團隊如果不經過特殊的學習和鍛鍊很難成為有挑戰能力的團隊,經過拓展訓練課的學習,能夠使大學生在拓展專案中慢慢學會團隊溝通和協作,慢慢形成團隊的意識和團隊行為。每個人的責任心都融合到團隊裡,那麼團隊的凝聚力也隨之提高。

  5拓展訓練能夠培養學生風險分析和機會把握的能力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畢業後很多都是自主創業,那麼學會風險的分析和機會的把握十分重要。拓展訓練中的高空專案一般以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為主,感受在特殊心態下完成任務的能力變化以及在團隊激勵和幫助下對個人完成挑戰的價值。通過高空專案讓學生知道風險的存在與完成任務的時機,並且在完成任務時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風險的存在也是我們參與拓展訓練的魅力之一,體驗風險並將它拋在身後的感覺很愜意,在安全的邊緣挑戰是參與者經歷的一個方面,努力的將風險化解為安全,才能成功體驗。成功的體驗才能提高大學生的各種能力。

  6結語

  大學生通過拓展訓練的學習能夠體驗到強烈的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價值,這種體驗是人成長的質變與昇華。拓展訓練課的開展符合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教學過程符合體育教學論的要求,能夠發展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這種素質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下,合理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完成一些平時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拓展訓練專案活動雖然受心態影響大於身體素質本身,但可以提高大學生在危機與困難出現時對自己身體控制的能力。能夠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能夠在專案難度增加時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根據高校現有的資源及大學生的自身情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積極地、合理有效地進行拓展訓練課的開發和利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參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