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方向論文

  面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困境,結合理論與實踐,文章提出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思考。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思考

  摘要:面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困境,結合理論與實踐,文章提出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思考。主要包括強調原典精讀、培養問題意識、合理使用課件、注重交流互動等幾個方面。力圖使學生不僅獲得專業知識、培養良好的藝術感悟力。

  關鍵詞:古代文學史教學;原典精讀;問題意識

  文學史教材的寫作,目的是將數千年文學發展演變的軌跡梳理清楚,總結出文學發展的規律。這樣必然會重在“史”的敘述,同時羅列大量名家名篇以資證明。那麼,文學史課程的講授,是否也要遵循這一特點呢?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在每次文學史課程的開場語中,我最為強調的有兩點:一是原典精讀,二是問題意識。而在其後一學期的文學史課程當中,我的教學也大體圍繞著這兩點來展開。

  一、以作品為主

  所謂原典精讀,也就是強調對作品的重視。有些老師認為既然有專門的作品選讀課程,文學史的講授還是應當注重史的梳理和規律的總結。我以為,這一看法流弊甚多,最大的問題在於,目前各高校所開設的作品選讀或原著精讀課最多為四學時左右,與浩如煙海的古典文學名著名篇極不相稱,而學生在課外很少再去花時間讀原典、讀作品。史的梳理和文學規律的總結固然重要,但目前通行的幾套文學史教材,對這個問題都已闡述得比較清楚,且大同小異,學生花些時間通讀一遍就可獲得對文學發展歷史的基本印象,而要深入理解文學的發展流變,則必須通過精讀作品。要想讓學生重視原典精讀,光靠口頭強調或給他們佈置作業,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文學史的講授過程中,首先就要以作品為核心要義。我的做法是,在進行每一個專題的講授時,首先提綱挈領、言簡意賅地將相關內容的發展演變梳理清楚,然後重點以作品解析來證明這一發展演變的規律。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這種作品解析較為詳盡而並不是像文學史教材那樣只蜻蜒點水般地提到大量作品或名篇名句,另一方面,文學史的原典精讀不同於作品選的原典精讀,而要時時注意揭示所讀作品的文學發展規律和線索。

  例如在講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時,如果是原著精讀課,只需緊扣王孟山水田園詩的文字,著重揭示其藝術審美上的特性即可,而在文學史課上,則要關注盛唐山水田園詩是如何形成的,要對比王孟的創作與陶淵明、二謝有何異同。又如李白、杜甫的樂府創作,文學史課與原著精讀課的最大不同,同樣在於前者需以作品分析來論證文學的發展流變,而不僅僅關注這些詩歌具體的創作特色。因此,在講授李白的樂府詩時,要注意分析他如何在以舊題寫古意的基礎上體現以復古為革新的文學觀念,從而將古樂府的創作發展到藝術的極致。在講授杜甫的樂府詩時,則要注意分析杜甫如何吸收漢魏樂府的神理、以新題寫時事,從而開創了新題樂府。這些觀點不是空洞的文學史結論,而要通過作品的縱橫比較來獲得。縱向上,通過比較唐人樂府與漢魏樂府,得到關於樂府流變的結論。橫向上,通過比較李、杜的古樂府和新題樂府,瞭解他們在樂府這一體裁創作上的各自不同的藝術特性。這樣,學生既讀了作品,又獲得了對文學史結論的深刻理解。

  圍繞原典精讀的主線,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相應與文學史教材有所區別。文學史教材的常規套路多是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兩方面分析作家作品,這種分析法的好處是條理清晰,易於學生把握,弊端則是將文字模式化地人為割裂成兩個層面,陳陳相因,漸成俗套。其實完全可以按照具體物件的不同,多樣化地安排講授方式。例如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文學的重點,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體現出“集大成”的特色。這兩章的內容不妨以各類體裁為綱、以經典文字為依託,詳細解讀李、杜在各體詩歌上的成就和他們“集大成”的異同。至於其思想特徵、藝術風貌等,都可在文字的具體闡發中清晰地展示出來。又如蘇軾是宋代文學的重點,其“集大成”的特色與李、杜又不一樣,體現在各體文學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一般文學史教材都以詩詞文的不同體裁來分節講授,這是清晰而便利的分節法,完全可以借鑑。至於各節下的具體內容,則又由講授者自行安排。在我看來,任何專題的具體講授,原則之一是上文已探討過的以作品為主,原則之二則是要有自己的學術見解,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歷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總有一些考生初試分數頗高,面試則一塌糊塗、不知所云。這是因為他們往往“背”功了得,將文學史教材背得滾瓜爛熟,將文學史結論記得一清二楚,在考察文學史基本功的初試當中往往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到了進一步考察讀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面試當中,這類考生不讀書、不會思考的缺陷就會顯露無遺。造成這種情況,老師在文學史課當中引導不力可以說也要負相當的責任。

  作為高校教師,與中學老師的一個很大區別在於,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同時也是推進學科和學術發展的研究者。古代文學史課程的分段講授和古代文學學科的分段研究是一致的。作為本專業的老師,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心得運尉在課程教學當中,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試想,如果連老師自己都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又怎能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提高學術素養呢?

  文學史教材的特色在於,它所吸收的都是比較經典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偏於保守,不能體現學術的前沿性和最新成果。老師在課程教學中,不妨引入一些自己思考比較成熟的學術成果,或向學生介紹一些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判斷。如新樂府運動,因為具有揭露時弊和社會矛盾等“現實性”特點,在一般的文學史教材裡都評價甚高。但要客觀評價白居易的創作思想,還須全面瞭解他的新樂府詩,其中並不僅僅只有我們所熟悉的揭露時弊的那幾首,還有不少頌美之作。正如白居易自己在序中指出的,是“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其中“為君”是第一位的。這個目的從其早年的新樂府詩到晚年的閒適詩,其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再加上藝術表現上的理念先行、形象蒼白、語言繁雜、過於激切等弊病,這也就決定了新樂府遠沒有達到杜甫那種融匯著詩人悲天憫人情懷和醇熟的藝術表現的新題樂府的創作高度。又如李清照,作為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文學史教材中,往往注重從她的性別入手,認為其創作成就的取得,在於以女性之筆寫自身愛情,較之“以男子而作閨音”更為自然真切。但我常常會提醒學生注意《古今詞統》對於易安詞的一句評價:“亦是林下風,亦是閨中秀”,這也成為我解讀其詞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李清照生長在文人士夫之家,深受宋代士大夫文化的影響,與男性文人一樣欣賞魏晉風度,與男性文人一樣推崇陶淵明而非謝道韞,身為女性卻頗有士大夫的清雅超逸之氣。如此才能解釋她的詞中有超越其“別是一家”觀念的《漁家傲》,有為數眾多的飲酒、詠菊、詠梅之作。

  與研究性質的專題課不同,作為專業基礎課,文學史的講授也不可過於講求學術性和前沿性而偏於艱深。正如文學史教材的編撰者往往各有專長卻需顧及全域性,而不可一味多談自己所擅長的研究物件。文學史課程的

  講授,同樣須平衡學術性與基礎性。現在很多研究者的學術領域越來越向縱深發展,研究的作家作品可能是文學史較少涉及的二三流作家,如果在文學史課程上花費太多時間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則不利於學生把握文學發展的主線。以我自己為例,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在宋詩和宋代文化,曾經研究過的不少作家如司馬光、朱長文、郭祥正等都是不入文學史主流的。如果大談他們的詩歌,必將佔用寶貴的文學史課程時間而影響學生對更重要的作家作品的學習。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教學與科研只能分離,恰恰相反,教學其實對於科研有良好的推動作用。例如,雖然我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宋代文學,但在講授唐宋文學史的過程中,對於唐代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最終形成一篇探討唐宋思想文化變遷的論文《論宋人對“九齡風度”的接受》《文學遺產》2010年第5期。

  講出與文學史教材不一樣的新見解,對於老師來說是學術素養的體現,對於學生來說則正是問題意識的培養。如果只知記誦文學史結論而不善於懷疑、不善於提問,不知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就談不上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狹義言之是文學研究的能力,廣而言之則是進行一切工作的能力。大量事實證明,在文學史的考核和論文寫作中善於選題和分析論證的學生,即使他將來並不從事中文方面的專門工作,在更廣泛的職業領域也總是能做得得心應手,而這與他在大學專業教育中所獲得的能力鍛鍊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問題意識的培養便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我總是在學期之初的開篇語中便強調,文學史是“史”的一種,一切落實在文字上的歷史都是由帶有主觀意圖的史家所寫,它不等同於客觀史實本身,因此須時時抱有懷疑精神。在文學史教學過程中,我也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講解李白的名作《靜夜思》,並不直接談它有何藝術特色,而是提出一系列問題請學生思考、回答:首先請學生談談對中小學時老師的解析是否認同、現在又是否有新的理解;其次指出現在通行的版本並非李白原作,是經過了明清人的改造而有兩處異文,請學生選擇哪個版本更好並說明理由。又進一步請學生思考,我們接受明清人將第一、三句改成“明月”,或與李白詩中多次用到“明月”有關,請學生談談“明月”意象在李白詩中及其他名篇中的運用。最後指出李白的《靜夜思》是對傅玄《古詩》的改造,請學生加以比較,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在樂府體絕句寫作上的特點及這首詩所體現的高妙的藝術概括力。又如,在講析柳宗元的《江雪》時,首先引用胡應麟的一段話:“千山鳥飛絕’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與輞川諸作,便覺太鬧。”請學生思考如何理解柳詩之“骨力”與“鬧”。並由此引出柳宗元貶謫詩的書寫、冷峭格調的形成、其山水田園詩與王孟諸家相比有何異同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提出,目的是在縱向上考察學生對於“史”的線索的把握,在橫向上以比較的眼光和方法,學會找到學術切入點,結合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藝術審美能力,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析。

  文學史教學的課內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可通過多種方式,將有限的課堂教學延伸到更為廣闊的課外訓練,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學術潛能,並達到良性的教學相長。例如依託學校和文學院的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我結合自己的學術興趣,提出“宋代士大夫文學研究”的課題設想。受到我在課堂教學當中的啟悟發和吸引,有一二十個學生提交了希望參加本課題的申請。經過考察,我吸收五名學生參加這個為期兩年的課題小組,定期舉行小組討論,指導他們讀書、查閱文獻、選定具體研究方向、準備論文的寫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學術訓練,這些學生的研究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既為古代文學研究培養了優質的後備力量,對於我自己的學術研究也有著良好的推動力。

  三、合理使用課件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日益普遍和廣泛,如何合理運用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研究者撰文提出,應當儘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課件,這樣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緊緊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我認為這一觀點很值得商榷。多媒體課件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不可濫用,而應根據學科特點,審慎地決定用哪些、如何用,否則將適得其反。在我看來,課件為文學史教學提供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一邊上課一邊將提綱、作品和相關資料展示給學生,而不必再費時費力地在黑板上抄寫;同時也可以將一些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音樂資料播映出來,使學生有直觀生動的感受。例如講到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可以放一幅詩中所描寫的西北特有的“白草”即芨芨草的圖片,它是大不同於中原及南方常見的柔軟低伏的小草的,學生才會明白為何草也能被吹折,而卷地的北風將性極堅硬的芨芨草都吹斷,又可見這北風是如何地勁烈。又如講到姜夔的十七首工尺譜是唯一留存的詞樂資料時,可以放一首他的詞樂或詞調歌曲,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一下宋朝的“流行歌曲”當然,也還要告訴學生,音樂資料的留存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由於調高和調式難以確定,這是否是宋朝流行歌曲的真面目,其實還須存疑,以期對詞在本質上是一種音樂文學這個問題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課件的使用是有限度的,這與古代文學的學科特點有關。古代文學是探求人的心靈和情感的學科,不但創作者需要藝術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樣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有“聲”有“色”的畫面和形象越多,在某種意義上越會束縛這種想象力。例如在講授唐詩時,以同樣講求意境的文人寫意畫來表現詩意,還差可相稱其實從藝術的層級上來講,繪畫還是比詩歌低了一級,在表現力上比詩歌所受限制更多,而以現代攝影技術拍攝出來的畫面和鏡頭來表現,我以為還不如沒有。有教師撰文大讚在課堂教學中大量運用視訊、影象資料的好處,並舉例說自己在講解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時,播放了一段吳奇隆主演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中亡國後李煜與小周後被迫分離的電視情節,學生都沉浸其中“很受感動”。我以為,這是對在讀圖時代成長起來的90後的盲目迎合。作為教師,對於學生的需求自當做設身處地的認真考量,卻絕不可一味迎合。由此我想起我的導師張鳴先生回憶他當年在北大求學時聽林庚先生講詞:“我還記得先生講到‘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講‘風滿袖’的意蘊,先生平靜地、引經據典地講著,當他停頓不講的片刻,靜靜地站在寫滿優美板書的黑板前,靜靜地看著我們,教室裡所有人也都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先生。我突然感到了先生綢衫的袖子似乎在飄飄浮動,其實當時教室裡並沒有風。這個富於詩意的幻象是如此的神祕,那無言的瞬間是如此的意味深長,我想當時所有的人一定都感受到了詩的魅力,一定都感受到了那靜默之中的召喚。”張鳴《那難忘的歲月,彷彿是無言之美》身著整潔飄逸的中式綢衫,大多時間垂著雙手,平緩地講著,偶爾舉起左手看看手中的卡片,或是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優美的板書。這就是當年的北大學子對於講臺上的林先生的共同記憶。他只是用他的詩意的語言和文字便引領學生進入到 了詩意的境界,使聽課的學生都受到深刻的詩的洗禮,並豁然領悟到學問的高境界。這樣簡單、純粹而詩意的教學方式,自然只有大師才能為之,且不可復現。但我輩後學至少能心嚮往之,至少不要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遠。

  四、注重交流互動

  文學史由於內容多、課時少,不得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但如果從頭到尾“滿堂灌”,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合理地組織交流、互動與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老師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我的經驗是分為課上穿插討論、集中討論和課下利用網路交流互動。每次課都有穿插討論,上課伊始先以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討論上次課留的思考題,課中則隨講授內容隨時提問、討論。集中討論是在整個學期的文學史學習當中安排一至兩次。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抽一道題,各自準備,分工合作,集中展示。等到上討論課時,本來規定每組派一位代表上臺發言,但學生往往積極性很高,有的整個小組都要跑上臺去,有說的,有唱的,有演示PPT的,熱鬧非凡,氣氛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效果也不錯。課下的網路交流互動則主要利用郭英德教授主持開發的“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分派學生完成若干個專題的資料蒐集,傳到網上,資源共享,而學生蒐集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文學史的延伸學習和學術訓練的過程。另外還可利用電郵、部落格等網路交流方式隨時進行互動和溝通,這樣就大大彌補了課上不便交流、課間沒有時間交流的不足,同時也為一些較為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提供了不見面的交流方式。我在教育部網培中心進行古代文學史精品課程骨幹教師培訓時,主講教師、復旦大學的駱玉明教授曾經介紹了他利用部落格進行文學史教學的經驗,要求每位同學都必須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言、跟帖,並視發言、跟帖的數量和質量給分,計入平時成績,這樣就將本來只是自由、隨意的課下交流方式併入到考核範圍,督促學生隨時學習和思考,並打破了只憑一兩次考試定高下的考核方式,很值得參考和借鑑。但實施起來也有難度,最大的問題在於必將極大地增加教師的工作強度,尤其是在學生人數動輒上百的情況下。因此,像這類新型而有益的教學方式的實行,有時候還需要學校和院系的支援,例如配備助教等。

  綜覽學生對我的古代文學史教學的評估意見,說得最多的是“有學術性”,“有自己的學術觀點”,“找到了新的學習方法”,“在如何讀書如何看待學術方面有很大啟發”,另外的一些意見則有:“條理清晰、知識廣博”,“互動展示環節不錯”,“善用教學輔助資源,注重交流”,“可適當增加視訊、圖片資料的播放”,等等。可見學生對於我的注重培養學術能力和問題意識、注重交流和互動的教學理念還是頗為認同的。至於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何為“適當”,這是我在將來的文學史教學中還須繼續摸索和實踐的課題。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