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專案成本之技術層面分析論文

  工程專案成本是指施工企業對於實施的專案的成本,包括:材料費,人工費和工程費用。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控制工程專案成本之技術層面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控制工程專案成本之技術層面分析全文如下:

  工程專案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工程專案管理中又以專案成本管理為重中之重。在我國,大多工程專案均以招投標的形式最終確定,專案一旦確定後,整個專案的合同總價也基本鎖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獲得盈利,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個現代企業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只有通過加強對工程專案成本的控制來實現。

  在我國,工程專案成本管理一直是專案管理的弱項。在專案前期,由於沒有深入地調研,不能準確估算完成專案活動所需的資源成本,造成開源不足的局面,甚至部分專案根本就沒有經過科學的預測和分析,決策失誤,不能獲得贏利也就在所難免了。本文主要結合作者多年在建築施工企業進行工程專案成本管理和財務決策的經驗,論述如何對工程專案成本進行穩健控制。

  一、工程專案成本控制的一般原則

  工程專案成本控制有幾個原則,一是成本最低化原則。承建工程應注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種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變為現實;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制定通過主觀努力可能達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二是全面成本控制原則。專案成本的全員控制有一個系統的實質性內容,包括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網路和班組經濟核算。它要求隨著專案施工進展的各個階段連續進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時緊時鬆,應使施工專案成本自始至終置於有效的控制之下。

  三是動態控制原則。施工專案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應強調專案的中間控制,即動態控制,因為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內容確定成本目標,編製成本計劃,制定成本控制的方案,為今後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而竣工階段的成本控制,由於成本盈虧已基本定局,即使發生了偏差,也已來不及糾正。

  四是責、權、利相結合原則。在專案施工過程中,專案經理部、各部門、各班組在肩負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控制的權力;同時專案經理要對各部門、各班組在成本控制中的業績進行定期檢查和考評,實行有獎有罰。

  二、工程專案成本控制的主要內容及措施

  1、分解預算成本工程專案中標後,以審定的施工圖預算為依據,確立預算成本。預算成本是對施工圖預算所列價值按成本專案的核算內容進行分析、歸類而得的,其中有直接成本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及備件使用費根據工程量和預算單價計算求得,其他直接費、間接成本的施工管理費,按工程類別、計費基礎和費率的計算求得。

  如我單位某工程,合同總價款為75000萬元,經過綜合論證,預計工程的總預算成本為56250萬元,包括燃油、維修費、主要材料39000萬元,人工費7000萬元,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7400萬元,稅金2850萬元。目標利潤18750萬元。

  2、確定計劃成本。

  計劃成本的確定要從兩方面考慮,即以預算成本為基礎,考慮各個專案的可能支出。在確定分解的材料費成本時,可根據預算材料費減去材料計劃降低額求得。材料計劃降低額的計算分價差和量差兩方面進行,價差是根據材料預算價和市場採購價的差額計算綜合材料採購降低率,然後乘以預算材料費即可;也可採用幾種用量大的主要材料的採購降低率代替綜合材料採購降低率,計算材料價差的降低額。前面例子中的燃油、石料、水泥、沙就可作為代替綜合材料採購降低率的主要原料。量差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採用的工藝方法先推算出可節約的重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用量,便可計算出材料量差的計劃降低額。

  人工費支出計劃成本。根據預算總工日數和職工平均實際日工資計算,還可按照工程專案的工程量和單位工程量人工費支出計算出計劃成本。如上面例子中,該工程專案測算的預計工期為18個月,平均施工人數為1,500人,平均工資水平2,600元/月,該專案的總體人工費為7,000萬元。

  機械維修和使用費用。該費用大致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機械的經常性修理費、大修理費用和各種易耗備件所耗的費用,這些費用可根據預計使用機械的總檯數、機械裝置的現有狀態和保養情況,以及有關資料和經驗較準確地予以測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賃機械,根據租賃臺數及租賃單價分類計算。

  3、實施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包括定額或指標控制、合同控制等。

  定額或指標控制指為了控制專案成本,要求成本支出必須按定額執行;沒有定額的,要根據同類工程耗用情況,結合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節約要求,制定各項指標,據以執行。如材料用量的控制,應以消耗定額為依據,實行限額領料,沒有消耗定額的材料,要制定領用材料指標。材料購置實際單價超過預算單價,可能的話,要報經營部門找業主簽證,以便在合同外另結算工程款。

  合同控制即專案部為了達到降本目的,根據已確定各成本子項的計劃成本,與各專業人員簽訂的成本管理責任制。

  4、進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要嚴格遵守成本開支範圍,劃清成本費用支出與非成本費用支出的界限,劃清工程專案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

  實際成本中耗用材料的數量,必須以計算期內工程施工中實際耗用量為準,不得以領代耗。已領未耗用的材料,應及時辦理退料手續;需留下繼續使用的,應辦理假退料手續。實際成本中按預算價***計劃價***核算耗用材料的價格時,其材料成本差異應按月隨同實際耗用材料計入工程成本中,不得在季***年***末一次計算分配。

  組織成本分析。專案部每月按成本費用專案進行成本分析,提出截止本月專案累計成本實現水平,並逐項分析成本專案節約或超支情況,尋找原因,之後,根據成本分析報告,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專案成本分析會,總結成本節約經驗,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訓,為下月成本控制提供對策。

  嚴格成本考核。專案竣工,工程結算收入與各成本專案的支出數額最終確定,專案部整理彙總有關的成本核算資料,報公司稽核。根據公司的稽核意見及專案部與各部門、各有關人員簽訂的成本承包合同,專案部對責任人予以獎勵。如果成本核算和資訊反饋及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分次進行成本考核並獎罰兌現,效果會更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工程專案成本控制的基本任務是:全過程的核算控制專案成本:即對設計、採購、製造、質量、管理等發生的所有費用進行跟蹤,執行有關的成本開支範圍、費用開支標準、工程預算定額等,制定積極的、合理的計劃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嚴格、準確地控制和核算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成本,及時地提供可靠的成本分析報告和有關資料,並與計劃成本相對比,對專案進行經濟責任承包的考核,以期改善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施工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經濟效益最優化。成本控制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效益,建築產品的價格一旦確定,成本便是最終效益的決定因素。只有穩健地控制住工程專案成本,利潤空間才能開啟。而又因為建築產品的一次性,其成本控制沒有現成的依據可尋,更需要因專案而異,因時間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