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企業退休人員調資細則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因此關注最新動態是十分重要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搜尋了部分相關報道和資訊,歡迎查閱!
最新版本
山西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釋出訊息:從2015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退休***職***人員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再按本人繳費年限等條件增加。這是我省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根據省人社廳安排,提高後的養老金將確保於4月底前足額發放到位。
調整範圍: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的人員***不含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並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檔案規定條件的退休老工人***。
你可能感興趣的關於養老金的研究報告:
2015-2020年養老金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中國養老金專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2015-2020年中國養老金行業細分市場研究及重點企業深度調查分析2015-2020年中國養老金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2015-2020年中國養老金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檢視更多報告 調整標準: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再按本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4.7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按10年計算。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繳費年限不滿一年部分按一年計算。
在上述基礎上,下列人員再按下列標準增加基本養老金: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但不符合離休條件或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檔案規定條件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建國後至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
2015年12月31日前年滿70週歲的,在上述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軍隊轉業幹部退休人員按上述標準調整基本養老金後,月養老金***含冬季取暖補助***低於2638元的補齊到2638元。
調整養老金所需資金,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由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承擔。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由企業按原資金渠道解決。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中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
養老金並軌養老金“並軌”重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援,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五方面推進“並軌”
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表示,將從五個方面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雙軌制”改革,一是統賬結合,二是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三是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四是改革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辦法,五是建立職業年金。
對於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待遇問題,胡曉義並未提及。記者採訪發現,這一點是導致上一輪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沒能順利推進的糾結點,也是本輪改革方案設計時著重考慮的一個問題。
財政為改革“埋單”
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來的改革方案重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援,來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改革方案還包括,同步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以免造成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之間的群體分化和新的社會不公;並且要將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納入統一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繳納,也按照企業職工的模式推進,應明確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依法繳費。
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考慮到政策推行的順暢,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體制改革有可能在延遲退休政策之前啟動[12]
2016年9月,隨著各地機關事業單位持續推進基本工資標準的調整,養老金“並軌”也正式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在養老金並軌方案公佈後,部分地區開始陸續釋出實施細則。安徽省印發《貫徹〈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若干政策規定》,對參保人群、繳費基數、待遇支付、個人賬戶管理等都作出詳細規定。其中,對於養老金的徵繳基數,安徽省指出,機關***含參公管理單位***公務員個人年度繳費基數為結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中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標準為結算年度的上年度12月份的基本工資***、警銜津貼、海關津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