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瓦器裡的寶貝

  今天我們會透過保羅給哥林多教會所寫的書信中談論關於僕人像瓦器般的脆弱和寶貝在其中的榮耀對這個身份有更多的認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瓦器的價值在於寶貝的同在***林後4:7***

  根據一些聖經學者的研究,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在當地花了一年半時間建立起來的教會。然而,正是這樣的教會卻因著假使徒進入到教會中攪擾、誹謗、攻擊,以至於保羅的使徒身份遭到了質疑。然而,即使面對這樣的情況,保羅仍然堅持真道,傳講關於耶穌基督的資訊。面對那些假使徒批評宣稱保羅沒有一樣比得上他們的時候,保羅並非在那裡為了自己的身份與他們據理力爭,反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承認自己不過是瓦器,不過是一個有寶貝居於其內的瓦器。就是書信中所宣告的: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 神,不是出於我們。

  在這裡,保羅將與他一樣的耶穌基督的僕人形容為瓦器。當保羅提到自己如同瓦器一般的時候,大家可不要以為保羅說自己像古董陶器一般貴重,因為在他所生活的時代裡,金器、銀器才是貴重的器皿,用泥土做成的瓦器不過是易碎的、廉價的器皿。保羅要表達的就是:我是卑賤無用的僕人。但是,即使是這樣,因為放在裡面的寶貝,使得這瓦器變得不同。那麼這裡所說的寶貝到底是什麼呢?根據保羅在這封書信裡所提的,乃是上帝賜在他們心裡作為憑據的聖靈。

  這是何等的奇妙,聖靈居然能夠在卑微的人身上。保羅宣告,這種現在只能表明這是出於上帝大能的作為,而不是他們這些人。不是因為自己的優秀,所以聖靈會在他的身上。而是因為聖靈在他身上,所以他才優秀。保羅強調這是一種恩典,因著上帝的大能而彰顯的,就是上帝願意使用他這樣卑微的器皿。正因如此,一切傳福音的果效都來自這位上帝的大能,而非他的能力。

  反觀今天的社會和教會中,突出的現象就是主次不分、貴賤不明。今天的商人也常常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把商品過度包裝。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視線逐漸被混淆,不再清楚包裝下的商品到底它的價值是怎樣的。其實被包裝的不只有商品,人也是如此。有位神學院的老師曾經說過,今天在教會裡的包裝:把社會在身份、地位、頭銜帶到教會中,這與信仰有關嗎?保羅在他寫給教會的書信中,多次以“耶穌基督的僕人”稱呼自己。所要的正是讓上帝的名得高舉。我們當知道,若不是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若不是耶穌基督的救恩,若不是上帝的大能,我們也只是個罪人。

  瓦器的存在在於寶貝的能力***林後4:8-9***

  正如保羅所提到作為瓦器的脆弱與廉價的特性。他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聖靈大能的工作。保羅透過四對正反的表述讓我們看到寶貝對器皿的重要性。

  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意思是雖然處在重重的苦難中,卻不會被這些苦難困住。參徒16:22-25,在面對這些苦難的時候,保羅不是表現出憂愁,而是能夠喜樂地面對。

  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意思是雖然在生活中常常經歷困苦而感到迷茫,但不會因此而感到絕望。參羅 5:3-4,保羅在服事的過程中面對許多的苦難,並非每一次禱告都會有答案。許多時候更是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中,但是因著裡面的寶貝,他不會絕望,相反能夠帶著盼望繼續前面的道路。

  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意思是即使面對逼迫的時候,上帝總沒有忘記祂的僕人。參提後 4:16-17,保羅提到在面對苦難,最需要人們幫助的時候,往往所謂的朋友都離棄他。但是在裡面的寶貝卻是不離不棄,反而加添力量。

  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意思是到了最壞的情況,就是被打倒了,但不會因此毀滅他這個人或他手中的工作。參徒 14:19-21,保羅在服事的生涯中不知道經歷過多少這樣的事,死亡是他常常要去面對的事,但是因著裡面的寶貝,他能夠繼續地服事下去。

  我們今天的基督徒會害怕保羅所面對的這些苦難嗎?相對於保羅所面對的,我們真的不算什麼,但為何我們會如此軟弱呢?因為太多的時候,我們所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像保羅那樣依靠聖靈的大能。

  瓦器的目標在於寶貝的意願***林後4:10***

  瓦器的生命目標到底在哪呢?是否是與世人一樣活著為了吃喝玩樂,然後等死呢?不是!保羅說作為瓦器,乃是要揹負著耶穌所說的十字架,正是耶穌被交於死地的過程!然而,這也不是生命的最終目標,裡面的寶貝所期待的是透過這個十字架,能夠將耶穌復活的生命活現出來。

  正如耶穌基督所教導的: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今天,有多少基督徒喜歡聽的都是所謂上帝的恩典的福音,卻拒絕十字架的福音;多少的基督徒貪婪地向上帝索取上帝的恩典,卻不願意背起十字架;多少的基督徒只是在意自己怎麼活著,卻不顧裡面寶貝的意願。許多人談論的見證都是病得醫治、轉危為安,當然這是上帝的恩典。但從根本上與保羅所做的見證是不同的。在保羅的見證中,同時強調十字架和上帝的恩典,他並不害怕和恐懼經歷十字架,因為這是生命的見證。但今天很多基督徒是不要十字架,只要恩典!當基督徒與社會上的人一樣在談論正能量、積極的話語的時候,常常忽略了正能量和盼望的來源。基督徒面對苦難或十字架並非一種負能量或消極的資訊,因為正是透過苦難和十字架才帶來生命的表達,這種勝過苦難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和盼望。因為主所賜的平安,是暴風雨中的平安;主所賜的力量,是患難中的力量;主所賜的生命,是經過死亡而復活的生命。所以一個基督徒不願為主受苦,也就無法活出復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