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茶道的介紹

  現代茶道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那麼你們知道現代茶道的基本資料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要了解茶文化,就得先了解茶葉發展的現狀。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最早開始飲茶的國家。茶是中國的國飲,飲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國與國間隔絕狀態的打破,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強,茶葉傳到了世界各地,各國人民競相飲茶,雖然飲茶方式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飲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茶葉在當今國際經濟一體化中對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茶葉也成為了當今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當今世界主要產茶國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亞、土耳其等國,這幾個國家茶園面積之和就佔了世界茶園面積80%以上,而每年世界產茶量的80%又在亞洲,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

  事實上,茶經濟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後,才有茶文化的形成。唐宋時期是中國茶業史上第一個興盛期,茶業經濟興旺繁榮,茶文化迅速形成、發展、成熟,唐宋時期茶文化奠定了我國茶文化的基礎。近些年來,中國重新掀起了茶文化熱。人們認識到,中國茶文化不僅內涵豐富,具有精神薰陶、禮儀社交、藝術欣賞等價值,而且承載了中國悠久歷史,是兩千年來中國茶業發展的積澱。當今中國,對茶文化的關注達到空前高度,各地也都在紛紛挖掘中國古代茶文化的深刻內涵,特別是產茶區將本地茶業發展與茶文化緊密聯絡起來,從而增加產品文化價值,增強產品競爭力。王玲先生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提出:“茶不僅是以其歷史悠久,文人愛好,詩人吟詠而與文化‘結親’,而且它本身就存在從形式到內容,從物態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係到茶為人際關係的媒介,這樣一整套道道地地的‘文化’。”因此,中國茶文化,可以界定為以茶業經濟活動為基礎,又與美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民俗、養生等純精神領域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博大精深的特殊文化。中國茶文化包括茶專著、茶詩、茶詞、茶歌、茶賦、茶字畫、茶文學、茶藝、茶道、茶禮、茶俗、茶業***包括茶經濟與文化***與社會不同階層經濟文化生活相碰撞而出現的茶館文化等內容,除此之外,風靡當今現代社會的各種各樣新式茶飲品也為傳統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茶文化本身就具有經濟與文化兩方面的內容,因此,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不僅是茶文化自身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充與完善的體現,而且是茶經濟活動在社會各個階層中不斷推廣,在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相結合,不斷促進茶經濟發展的過程。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

  現代社會依靠高科技和資訊,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將越來越多,生活也將更加富裕。東亞一些國家在推行工業化過程中,在吸收西方的優秀科技和工藝技術的同 時,西方頹廢的文化價值觀、風俗習慣也侵蝕到社會,隨之產生道德 危機、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傾向。社會發展的經驗表明,現代化不是唯一目標,現代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精神文明,需要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其自身的積極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 ,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上海市閘北區連續四屆舉辦 國際茶文化節,擴大了閘北區對內對外的知名度,閘北區四套班子一 致決定茶文化節要一直辦下去,並投資在閘北公園興建茶文化景點, 以期建成茶文化大觀園。

  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 ,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茶道的形成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眾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和中國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國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