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為什麼晚年經常縱酒

  曹植七步成詩,是個相當有才華的人,但是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並沒有選擇曹植,曹植後來遭受到曹丕的迫害,晚年經常飲酒自醉。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曹植晚年經常縱酒的原因

  曹植是個有才華的人,三國志裡說他: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城,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可見最初曹操是把他當成太子來培養的。

  不過曹植雖然才高八斗,可惜沒有政治手腕。

  其一,天真率然,和曹丕胸有城府不同,曹植在政治上太幼稚。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

  其二,愛飲酒,不知道節制。太祖徵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脩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勵,飲酒不節。如此關鍵所在,居然爛醉如泥,辜負了曹操的一番美意。

  其三,周圍都是文人,不足成事,不像曹丕周圍都是智謀之士。和曹丕周圍有吳質、司馬懿陳群不同,曹植周圍都是文化人,文化人搞政治,不行,清談尚可。

  其四,曹丕是嫡長子,又文武雙全,還會裝孫子,大臣們對曹丕都很佩服。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當不上太子的曹植鬱鬱寡歡,在曹操活著的時候,曹丕還不敢公然對曹植怎麼樣,但有時曹操也很過分。曹操對曹丕的女人甄宓有時很寵愛,史料記載,建安十六年,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喜歡文學,有位叫做劉楨的文人很受看重。有一次宴會,大家都喝得有點高,曹丕竟然讓自己的夫人甄宓出來拜見各位賓客,大家聽說世子夫人出場,都低下頭趴在地上,唯獨劉楨坐在位子上,平視甄宓。過了一段時間,曹操聽說了這件事,很生氣,就把劉楨給抓了起來,把劉楨發配去做苦工。對甄宓如此,對曹植的女人可就沒有這麼好了。一次宴會,曹植的夫人穿著過於華麗,被曹操發現,曹操認為這是浮華的表現,因此找個藉口把她給殺了。看來,同樣是兒媳婦,老曹也很難一碗水端平。

  曹植後來接連遭到曹丕父子迫害,甚至曹丕拿出七步吟詩那樣的陰招來加害自己,也有野史表明,曹植和曹丕的女人甄宓也有一腿。內心,曹植很喜歡這個嫂子的。和曹丕相比,妻子不如意,事業不如意,人生不如意,出門都要看別人的臉色。雖然是藩王,可每日都生活在恐懼之中,寢食難安,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小步。以淚洗面,還不敢聲張,無法發洩,空有滿腹才華,不飲酒又當如何。

  文學家曹植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曹植字子建,自幼穎慧,10歲餘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落筆成文,深得曹操的寵愛。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世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不拘禮法,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其代表作有《七哀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門有萬里客》等。其中《洛神賦》寫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態,是文苑奇葩。

  曹丕要殺曹植的原因

  南北朝山水詩第一人謝靈運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縱然是詩才無雙的曹植,在權力相爭的時候,也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在老大曹昂死後,開始了長達將近十年的世子之爭。在曹操臨死之際方才結束。期間記載在史書中的,也就幾件。而且都是以曹丕獲勝而告終。最後一次交鋒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關羽進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誤事,失去了最後的機會。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

  大家注意到沒有,曹植的謀臣是楊修,楊修厲害之處是小聰明。曹丕的謀臣是司馬懿,厲害之處在於隱忍。那麼在這場權力的鬥爭中,至少大部分時間,可以推測曹植都是處於優勢地位,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起對曹丕的攻擊,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禦,以防被抓到把柄。

  然而最後坐在龍椅上的是曹丕。本來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華,後人評價曹植,李白,蘇軾擁有的是“仙才”。必然擁有很多崇拜者。在那個時代,曹植的崇拜者們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階級。在曹植身邊很容易團結一股巨大的力量。這樣,會威脅到曹丕的皇位。

  對於威脅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剷除,但是礙於母后卞氏和輿論的壓力,不能直接殺死。只好讓他不停的換封地。不能讓他積蓄屬於他自己的力量。

  文章憎命達,歷史就是如此神奇,或許對曹植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是對整個中國的文化而言,卻是一大幸事。在經過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