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中的語音技巧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供你參考。

  與重要性

  語音的技巧與演說的成敗息息相關,可以用下面的關係來說明:

  ◆演說←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口語傳送能力;

  ◆口語傳送能力←語音造型。

  即演說的成敗取決於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取決於口語傳送能力,而口語傳送能力取決於語音造型,這就要求在說話表達的時候要字正腔圓,發音要到位,語音造型要講究形神兼備。形是指聽眾根據您的聲音,還原出的形象;神是指聽眾根據您的聲音,所獲得的神韻。形神兼備就容易讓對方想像和接受,民間有俗語說“看景沒有聽景好”、“看景不如聽景”,就是聽景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會想得更美。

  【案例】

  2006年6日16時整,三峽工程三期圍堰爆破拆除現場指揮張曙光、邢德勇同時按下兩個紅色的按鈕。幾秒鐘後,現場一陣密集的“噼啪”巨響。只有12.888秒,三峽工程三期圍堰爆破成功。在900多聲爆炸響聲中,記者在現場看到,巨大的堰塊如同多米諾骨牌,從北向南依次匍匐入江,江面上頓時巨浪翻騰,水花飛濺。十幾米高的巨浪從爆破處向上遊奔騰而去,巨浪發出虎嘯獅吼般的咆哮聲,激起的水花躥至四五米高。用時12.888秒,爆破量相當於400座10層樓,其規模及難度,都稱得上是“天下第一爆”。如下圖所示:

  即使沒有觀看新聞聯播,只通過上面的語言描述,也可以設想和感受到這個場面的巨集偉,這種語音的造型功能,更加錘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