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抹茶道的發展歷史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抹茶道和煎茶道之間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日本的抹茶道真正興起是在中世***鎌倉、室町時代***的亂世。日本茶文化研究學者桑田忠親感慨地說,那個時代,無論是茶道鼻祖田村珠光、中興名人武野紹鷗還是最後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們的理想都是以茶道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文化作為基礎,來建立絕對和平的、充滿人間之愛的殿堂。

  到了珠光時期,因為他擁有跟隨大德高僧一休和尚參禪的經歷,所以把“佛法在茶湯中”的理念帶入了茶道,從外在和內在改變了日本茶道的氣質。

  田村珠光首先改革了浮誇的書院式茶室,創造了“數寄屋”式茶室,這種草菴茶室更接近日本農村的建築形式。珠光說過“草屋拴名駒,陋室配名器”,意思是,寒酸破舊的茅屋***茶室***外拴著名貴的馬***將軍階層***,簡陋的茶室裡有名貴的茶器,這就是差異的搭配,而這其中就蘊藏著“茶味”。珠光通過改革茶室構造,倡導“人人平等”的理念,來參加茶會的人,無論貴族與否,都要從“窩身門”進入,用“蹲踞”式的洗手檯和“下腹雪隱”的廁所。換言之,以大家都成下人的方式實現了人人平等,這就是日本茶道的核心精神——侘。因為人人平等,所以珠光提倡主客在茶會中應該相互關照,彼此真心相待,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一期一會”的思想。

  茶書《南方錄》中說:“小草菴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住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飢,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所以從珠光的草菴開始,日本茶道的根基在於,它是以佛教為引導的,基於對人的慾望、對作為人的最低需求進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文化。而從珠光開始,日本的茶道由之前的物質炫耀上升為精神本位的茶。對茶本身的生物性要求降低,對吃茶的社會性要求提升。

  武野紹鷗時代,茶道更加日本化。紹鷗最大的貢獻在於,他能夠從凡人認為平常普通的事物中發現驚人的美,這就是所謂的“目明”。雖然作為一個富有的皮革商人他擁有60件唐物,但正是他的“目明”,使得日本茶道用具走上了拋棄唐物自我發展道路。他完全打破了凡物不能入茶道的原則,善於在日常中發現有“侘寂”之美的物件:比如“天目茶碗”是來自中國的唐物茶碗,“耀變天目”和“油滴天目”是十分鮮豔的,但“紹鷗天目”是用信樂的民間陶器生產的無釉陶,只是外觀上模仿了天目盞,並不漂亮。著名的茶具“阿彌陀堂釜”原本是放在有馬溫泉的阿彌陀堂走廊下的燒水鍋,被發現後變成了茶釜。

  以前茶室中掛在壁龕中的字畫也都是來自唐代的繪畫,以山水、花鳥或人物畫為主。但紹鷗首次把日本的和歌掛在了茶室壁龕中,打破規矩,創造了新傳統。

  正是由推崇華麗奢侈的唐物到能發現本土“平凡之美”的轉變,讓日本茶道的美學載體實現了轉變,形成了以真誠、謙遜、不奢華為核心的“侘”茶精神。這些看起來“侘”的茶器,並非真的簡單寒酸,而是在製作和發現過程中包含著謙遜的“侘”之心,這些器物體現出來的,也就是茶會主人的謙遜之心。

  到了千利休的時代,他在器物和空間改造上都有成就,被認為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首先是器物上進一步日本化。創造出了真正的日本抹茶茶碗,就是今燒茶碗,也是後來“樂燒”的開端。除此之外,還發明瞭吊桶水壺、竹製鍋蓋架等茶具,完全取代了唐物,形成與唐物精緻華美相反的,追求樸拙、自然風格的寂寥的“侘”茶道用具體系。千利休幾乎不考慮茶具與茶的顏色搭配,而更側重於茶人修為深淺與道具的協調。如《心之文》說,“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執己見……初學者爭索備前、信樂之物,真可謂荒唐至極。”

  在茶室空間設計上,利休建造了只有兩張榻榻米大小的“待庵”茶室,這種小空間的茶室,能更好的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提升茶道的精神和交往功能、營造出彼此關愛的和諧氛圍。主人的技法成熟,客人必須也得具備同樣的茶道修為,主客間必須做到心心相印。點一碗茶的過程,其實也恰是建立各種人際關係、進行角色轉化的一個訓練過程。在“一期一會”的空間裡,“雪下青青草,春意已盎然”***千利休詩***的侘茶精神,就是在嚴肅的稍顯寂寥的點茶喝茶中***雪下青草***,賓主通過執行各自的禮儀完成茶會,實現一味同心、異體同心的交流,從而實現情感的最大滿足***春意盎然***。

  日本抹茶道的茶具介紹

  第一:煮水

  敷板——放置於風爐下面,功用是隔熱。

  爐——位於地板裡的火爐,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風爐——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爐,功能與爐相同,用於五月至十月之間氣溫較高的季節。

  蓋置——用於放置釜蓋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屬、陶瓷、竹等各種材質;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蓋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柄杓——竹製的取水用具,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的熱水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水次——席間由茶水間提水,加入水指的容器。

  建水——用於裝清潔茶具後的廢水的儲水器皿。

  第二:茶罐

  棗——木製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薄茶用***,形似大棗。有平棗、小棗、中棗、大棗等各種規格。

  茶入——盛抹茶的陶瓷小罐***濃茶用***,根據形狀不同分為肩衝、茄子、海壺、文琳等。

  仕覆——用來包裹茶入***濃茶罐***的布袋。

  茶杓 ——從茶罐***棗或茶入***中取茶的用具,竹製。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的稱為[草],竹節在兩端的稱為[行],沒有竹節的稱為“真”。

  茶筅——圓筒形竹製的點茶用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製成。形狀如喇叭狀,高11公分,直徑6公分。使用前要預先用冷水浸泡,點茶前為防止竹絲折斷混入茶中,有必要在熱水中再浸泡洗滌。茶筅品質好壞會影響抹茶起泡的程度,數量越多效果越好,超過75枝的茶筅價格也就越高。

  第三:茶碗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有各種形狀和顏色。通常日本茶道,提到茶碗就有一樂、二荻、三唐津的說法。

  樂是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溫燒製***製成的茶碗,分為黑樂和赤樂;荻為荻燒;唐津分為青瓷和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