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論文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具有不同數學學習水平的學生,教師需要將分層教學法引入課堂。對初中數學進行分層教學有利於滿足社會對教學的需求。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

  1.有利於滿足社會對教學的需求。社會發展需要得到多樣化人才的支援,不同型別的人才應當具有不同的數學能力。我國最新實施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做好分層教學,滿足學生的數學個性化發展需求,對於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社會人才的豐富有著積極作用。社會文明的進步,提高了社會對於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數學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要素,利用分層教學法,讓每一位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有利於教學事業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有利於促進因材施教思想落實。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學生一直處於被動的學習地位,這對於學生數學潛能的開發具有阻礙作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向一個班級的學生傳遞一樣的教學內容,用一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用一樣的要求規範所有學生的學習行為。這就使教師的講授水平與部分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對接不起來。課堂教學中出現不協調與不同步的問題,會使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吃不到。而本校的分層教學把每個班級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挑選出來,組成新的班級進行授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有利於學生的全面進步。

  二、分層教學的原則

  1.教學目標一致性。因材施教思想是分層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其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利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促進教學效果的明顯提升,從而完成學科教學目標。

  2.個性突出原則。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學習個性,學習個性與學生的學習基礎水平相匹配。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瞭解學生的學習差別,不要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只有認識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差異,才能促進分層教學法成功實施。

  3.遞進教學原則。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通過進步達成提升能力的目的,對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認可每一位學生的大進步與小進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感得以提高。分層教學法不是讓教師給學生貼上標籤,而是讓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

  三、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1.對初中學生進行分層。要促進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分層之前,教師要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及個性方面存在的差別。通過日常觀察、與家長溝通、開展數學測試對學生進行分類,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一般來講,教師可以將走班學習的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這個三層次都是動態化的,只要學生實現個人進步就可以成為其他層次的成員。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對學生層次進行科學調整。一般來講,A層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數學思維全面。B層次的學生為班級內的中等生,成績居中,自主學習能力一般。C層次學一般為班級內的數學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是促進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的重要基礎。

  2.對教學設計進行分層。對教學設計進行分層包括幾個不同的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對課堂設計進行分層。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在不提升教學內容難度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從數學基礎知識入手,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課堂設計。本著讓B層次學生可以學會,C層次學生基本可以掌握的目標進行課堂設計。其次,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分層。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互動式過程,只有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促進分層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保障教學目標的完成,還要照顧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安排課程時,教師要以B層次學生為基礎,通過上下擴充套件關注A與C層次的學生。例如,講解“勾股定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個大正方形讓學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隱含條件,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層次的學生會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面積,A層次的學生可能會通過旋轉、切割等複雜方法計算面積,引出“趙爽弦圖”,而B和C層次的學生也許不會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之間的聯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速度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協調好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感受,才能讓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具有不同數學學習水平的學生,教師需要將分層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師在課堂中應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全面地瞭解學生,精心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需要通過正確的應用發揮出來,當代初中數學教師要多開發有效的教學方法。

  作者:仝藝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學數學組

  篇二

  一、分層教學的研究背景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人為本,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然而很多教師對於以學生為核心的理解較為片面,很多認識和討論都是簡單地認為過去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現在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這種理解當然沒錯,但是很容易理解成過去是以教師講解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現在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實際這樣的認識是極其片面的。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為中心,指的是教育要以學生髮展和成長為核心,不是以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成績為核心,這是新課程改革目標得以實現的基本認識,我們在這一認識指導下對我校及周邊學校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分層教學進行了細緻的研究。

  二、分層教學研究的意義

  我們設定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究這一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改革的研究性學習、分層教學、分組探討等學習形式,不僅僅是學生提高成績的新方式,更是實現學生能力提高,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目標的重要方式,我們所研究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經驗不僅能夠實現我校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將會在我縣、我市或者更大範圍內為學生學習和教師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供經驗,分層教學研究中獲得的分層經驗也適合其他科目的教學,同時我們課題組教師研究該課題所總結的經驗對其他課題的研究也具有借鑑意義。

  三、研究的過程我們研究的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在實施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實驗範圍廣,實驗物件多具有代表性

  為了儘可能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我們選取了定西東方紅中學、臨洮文峰中學、隴西第三中學等各縣區學校的不同層次的班級作為研究物件,參與研究的教師均是來自我校及上邊所列舉的各個學校的優秀教師,廣泛的研究物件對我們實施科學的研究、獲得科學的資料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由於參研教師來自各個縣區眾多學校,可以實現校際交流,對於我們課題組在課題設定和課堂研究實施過程中廣泛採納意見提供了保證,我們的課題研究也得到了上述學校的大力支援,對我們課題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共選取上述學校共6位優秀教師所帶的12個班級作為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我們所選取的研究物件之廣泛,研究班級搭配之合理在我校課題研究中前所未有,具有廣泛代表性。

  ***二***採用了科學的研究方法保證了研究的科學性

  我們在課題研究之初對課題研究的內容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我們先由各校教師對自己所理解的分層教學進行論述,對自己理解的優秀的教學模式進行闡明,然後在網路上實現校際的交流和探討。我們在交流中發展,每個學校教師對於分層教學的理解既有共同之處,又有獨特之處,共同之處包括對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其本身的優點,對學生的依照自己實際情況制定目標,實現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認識基本一致,我們還對於實現分層教學優勢的最大化這一目標實現的困難有著統一的認識,教師一致認為,要真正將分層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做出細緻的研究和安排,還需要教師的全力以赴和堅持到底。在這些共同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對於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把這些看法集合起來進行討論,然後選擇幾種大家比較認同的辦法在各班級實施研究,我們還根據實施情況進行了探討交流,最後我們選出最適合、最科學的分層教學模式:我們把分層教學和分組探討結合起來,把班級分成5-7個活動小組,先由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幾個名稱獨特的小組,如學生起的小組名稱有“奮鬥組”“斬荊組”“跨越組”“崛起組”等等,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名稱進行組合,組合之後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調整,儘量有利於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在調整的時候要全面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成績、性格、毅力、組織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儘可能以多元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感覺到他們的組合是為了班級內形成競爭,而非依照他們的成績好壞。教師分好組後,依照各組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他們去合作完成,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現學生的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認識到人的能力的多元性,努力的重要性,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情況,不斷努力提高自己,同時保持信心,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趕上別人,也只有努力才能趕得上別人,讓他們認識到成績不是唯一標準,而唯一的標準是不斷地自我認識,自我提高。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驗之後,課題組教師還對實驗的程序進行了交流,對於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找出瞭解決的辦法,最終實現課題研究科學有序地進行,實現了課題研究相對的科學性。

  四、研究的結果

  在課題研究中,由於集多校教師的智慧,我們的課題研究內容廣泛,涵蓋了分層教學的各個方面,也認真研究了分層教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完美結合。我們在試驗中總結出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研究中發現,分層教學和小組討論的完美結合實現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這些能力包括學生的組織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認識和評價他人。在實施了分層教學和分組討論的班級和沒有實施的班級的比照過程中我們發現,經過一年的努力,那些積極討論的班級的學生交際能力更強,在與教師交流時更為自信,學生學習更為主動,更善於解決問題,做事更為積極有效,出現嚴重違紀的現象很少,面對問題更為積極自信。

  五、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課題研究也讓我們認識到很多問題,我們認識到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課題研究討論階段前後延宕近一年時間,然而我們本認為經過深思熟慮的研究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不少問題,幾經修改,嚴重耗費了教師的精力。吸取教訓後,我們建議教師在課題研究中進行更為廣泛的討論,先從理論層面進行全面的研究和思考,等理論相對成熟之後再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若是有什麼想法不經過討論理解投入實踐對師生的干擾和困擾是難以避免的。

  六、成果的推廣

  我課題組參研教師在課題研究內容和理論進行了反覆論證和反覆實踐之後,總結出了課題研究的成果和問題,將我們研究的成果和問題形成書面材料並將總結的教學模式向市教科所和省教科所進行了彙報,在我市各大學校進行了推廣,我們的教研經驗總結也對教師未來的科研課題提供了可借鑑的模式,作為教師,我們將繼續為新課程改革奉獻力量。

  作者:尹慧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渭州九年制學校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