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所謂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主要指教師***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一面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抓住外貌特徵,刻畫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二、學習魯迅同情、愛護勞苦大眾,和工農站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堅定立場,激勵學生以魯迅為榜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三、掌握字、詞: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三教時。
二、引導學生體會三寫魯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氣質上的作用,是本文教學的重點;通過“‘一面’的印象的分析,加深對‘一面’的力量”的理解,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三、三寫肖像的文字,可以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講解和反覆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四、以課文為借鑑,結合作文,寫一個初次相識的人的外貌特徵。
教學過程:
***二***
第一課時
一、解題。
《一面》是一篇回憶魯迅的文章,最初發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雜誌一卷五期上,當時離魯迅逝世只有半個月時間,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先生紀念集》。在這以後的四十多年中,多次被收入各地結集出版的魯迅回憶錄裡。作者阿累當時是上海英商汽車公司一個普通的汽車售票員,他回憶了在內山書店與魯迅先生偶爾相遇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畫了魯迅先生真切動人的形象,從而寫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義,從一個側面深刻地反映了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揭示了魯迅先生是和勞苦大眾永遠站在一起的這一深刻主題。用“一面”作題目,樸實、親切,反映的是記敘的中心:“一面”的印象;同時也是主題所在:“一面”的力量--“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二、檢查課前預習。
課前要求預習、掌握字、詞。堂上檢查正音、正字、釋義、***詳見“教學目的”三***,展示小黑板,拼音由學生上黑板填寫,辨形可以安排選字填空練習,釋義是口頭回答。
三、劃分段落層次。
***一***確定自然段。
1、教師指導:獨立成節的一段文字最末一個標點符號如果是冒號或者是破折號,那麼劃分自然段時,應該將下一個獨立成節的文字一起劃為一個自然段。
2、學生標自然段。全文計35個自然級。
***二***劃分段落層次。
根據學生討論歸納:全文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1自然
段,“一面”的印象。第二部分:32--35自然段,“一面”的力量。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三個層次:①1--3自然段,交代時間、地點、事體和人物;②4--14自然段,寫“我”渴望得到魯迅譯的《毀滅》卻又無錢購買的矛盾心裡;③15--31自然段,寫魯迅低價賣書和贈書。
四、指導學習課文。
***一***學習1--3自然段。
1、提示:這一層首先交代了時、地、人、事,引導學生分別劃出。“接連一個禮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車上搖晃十一個鐘頭”,以至於“已經困軟得像一團棉花了”,這是舊社會汽車工人生活的寫照。“搖晃”一詞形象地寫出了工人辛苦顛簸的生活。
2、藉助註釋簡介內山書店店主內山完造。內山完造,日本社會活動家,中國人民的朋友。1913年他來到上海,當過日本藥房職員,後來開設內山書店,與魯迅交誼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致力於日中友好活動,任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曾經多次訪問中國,1959年在北京病逝,遺體葬在上海。著有《一個日本人的中國觀》、《花甲錄》和記述中國見聞的隨筆集數種。
3、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提示,這一自然段是第一次集中筆墨寫魯迅肖像。在寫肖像之前,首先寫書店裡“有兩個人用日本話在談笑”,“說得很快”、“有時忽然一陣大笑,象孩子一樣的天真”,氣氛和諧而又活躍。文章由朗朗的笑聲寫到“模糊辨出”的最初印象,因為是“陰天,暗得很”,又是在“店後面長臺子旁”,印象當然不甚清晰,卻也勾出了人物的大致輪廓反映了人物的外貌特徵。
提問:作者是抓住人物怎樣的外貌特徵,勾勒出魯迅的大致輪廓的?學生回答,教師的摘要板書:“瘦瘦的”、“五十上下”***以上總寫大概的印象***、“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裡咬著一支菸嘴”***再從衣著、嗜好寫印象***。
***二***學習4--14自然段。
1、這一層,寫了作者翻檢書籍和內山老闆的殷勤接待,寫了“我”渴望買書卻又力不從心的矛盾心理。先看,翻看南面一排社會科學雜書,作者覺得怎樣?翻到《毀滅》一書時,“我”的心情又怎樣?為什麼?學生回答,明確:一般的社會科學雜書,“覺得沒有什麼合意的”,翻到《毀滅》時,馬上記起雜誌上介紹過“是一本好書”,又見到“魯迅譯”三字,“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可見魯迅著作的感召力,魯迅是為勞苦大眾說話,和勞苦大眾心心相通的。
2、出示小黑板,要求學生將第5自然段刪節過的文字與原文比較,怎樣才能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感情?
“……忽然,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我記得一本什麼雜誌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歸納:“《毀滅》?”加上這一句,更顯
出“我”的驚喜之情,作者又是在翻檢過一般的社會科學雜書作過比較之後,此時,儘管“秋風”“細雨”***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扭”字,很形象,把風雨人格化了***,“店裡冷得象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裡向上鑽”,“我”卻就像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地窖裡遇到了陽光一樣,驚喜之情,無可言狀,“《毀滅》?”句正表達了我的這樣一種心情,表達了“我”渴望讀到魯迅的書的一種急切之情。“赫然”表達了對魯迅的無比敬仰,“……便……立刻……”,又表達了驚喜之情。
3、請大家說說這裡的“忽然”一詞的作用。
在學生議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作者對社會科學雜誌不合意,“秋風”“細雨”又令人冷得掃興,通過“忽然”一轉,又是另一種感情,這樣不僅使前後文貫連了起來,而且突出了作者想得到《毀滅》的渴望和對魯迅的崇敬的心情。
4、指名朗讀第4、5自然段,加深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其對魯迅崇敬的心情。
5、指名朗讀第6--14自然段,體會內山老闆對“我”熱情接待的感情。內山老闆是魯迅先生的朋友,我們中國人民的朋友,他是這樣同情中國、同情窮苦工人,內山老闆確是值得我們敬愛和感激的“先生”。
6、引導學生找出反映“我”渴望看到魯迅譯的《毀滅》,卻又無錢買書這種矛盾心理的詞語、句子。詞語:“窘”、“躊躇”、“摩挲”,引導學生看課本有關注釋;句子:“……拿在手裡,有一種怪舒服的感覺”“飯是不能不吃的,然而書也太好了……我摩挲著那本書,捨不得丟開,不說買,也不說不買。”
矛盾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下一課再學習。
五、佈置作業
除常規作業外,可加下面標點訓練:
給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標點***不看課文,作後自對***:
忽然我看見架上橫排著一列中文的毀滅毀滅我記得一本什麼雜誌上介紹過說是一本好書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三***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學生上黑板,摘要出第一次寫魯迅肖像的主要詞句。
二、繼續指導學習課文。
***一***“我”正躊躇,老人出來了。文章又一次集中筆墨描繪了魯迅的肖像,請同學們集體朗讀二寫肖像的第16自然段,並與一寫肖像作比較。學生齊讀節16自然段。
***二***指定學生上黑板摘要寫出二寫魯迅肖像的主要詞句,教師整理、修正***板書要求參考板書設計總表有關部分***。
***三***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分析:這段肖像描寫,文字雖然不多,卻是十分逼真地再現了魯迅外形消瘦精神卻很好的形象特徵。作者與魯迅面對面觀察更為仔細,描寫也就進了一層,先寫面孔,次寫頭髮,再寫鬍鬚,就像電影中逐漸放大的臉部特寫鏡頭一樣,把人物最鮮明的外表特徵,由整體到區域性再到細部,逐一展現在讀者眼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寫肖像只是突現了“瘦瘦的”“穿一件牙黃長衫”“嘴裡咬著一枝菸嘴”的外表特徵;二寫肖像,從瘦入手著重寫他的精神特徵。“他的面孔是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反映了“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接著通過“但是”一轉,由“一根根精神抖擻”的頭髮、“很打眼”的濃黑的鬍子,寫他“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完全是個戰士的精神狀態。***要求學生在有關詞語下劃線。***
***四***集體慢速朗讀第16自然段,體會作者通過最鮮明的外貌特徵,描繪出魯迅精神狀態的肖像寫作特點。
***五***第17自然段寫作者仔細觀察後的深刻感覺,使讀者進一步加深印象。請同學上黑板作這方面的選詞填空練習***出示小黑板***:
“你要買這本書?”他我一眼。那種正直而--***慈祥、安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按摩******嚴厲、嚴肅***和--***慈祥、慈愛***交織著的--***撫摩、撫摸***似的。
***六***要求學生在16--23自然段中分別找出人物肖像描寫***通過人物外貌的描繪,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肖像描寫***、語言描寫***通過人物語言,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用人物行動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用人物的所想所感去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心理描寫***的有關文字。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①肖像描寫集中在第16自然段。②語言描寫:“你要買這本書?”“你買這本書吧--這本比那一本好。”這種誠懇的勸告,充滿了感人肺腑的摯愛。③行動描寫:“他我一眼”、“他從架上扳下一本書來”、“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這樣的誠懇、熱情,這與平素見到的“西裝同胞的嘴臉”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心理描寫,集中在第17、第21兩個自然段。本文較好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
***七***講讀第24--31自然段。
教師範讀。簡析:通過對話描寫,說出了魯迅的贈書。魯迅的贈書使作者大為感動、振奮,平添了力量,恢復了勇氣。在這基礎上,三寫魯迅肖像。我們看,三寫魯迅肖像與前兩次的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教師邊歸納邊板書***第三次肖像描寫,既寫外貌,又寫精神,是前兩次肖像描寫的綜合。這是它的主要特點。同時,對菸嘴和長衫寫得更細了:左手裡捏著一枝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牙黃羽紗的長衫”作者所以一再寫這些特點,目的是為了表達作者對魯迅的崇敬心情和使讀者對之不斷加深印象。***要求學生將第三次肖像描寫與前兩次相同的和不同的,分別用雙線和單線把它們劃出來***當作者想起這正是哪本雜上的一段訪問記所寫的時,他的心情無比激動。請同學們回答,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激動的心情。學生回答,明確:“您就是--”,“--”這裡表示由於十分高興激動而說不出話來:“結結巴巴”、“喜歡得快要跳起來”;“一定是他!”“一定是他!”的重複;兩個“蹦”字。魯迅的表情是“微笑”、“點頭”,顯得那樣的安祥、慈愛,充滿了對窮苦工人的信賴和關切,對青年一代的鼓勵和希望。
指名朗讀第30自然段。啟示體會用詞:同志、朋友、父親、師傅、戰士。
集體朗讀,要求將第27自然段和第30自然段中“這一來不會錯了……越老越頑強的戰士”連起來讀,進一步體會通過肖像描寫突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的作用。“我又仔細地看他的臉--瘦!”“--”,用時間的停頓突出“瘦”,與上文的頑強呼應,顯示了魯迅的精神狀態。
***八***結語:“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甚至親自送書給一個被壓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孩子般天真的笑聲,使人想見先生性格的爽朗;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又是多麼謙遜;那“帶著獎勵似的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而先生那“黃裡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於細微處見精神,魯迅的品格是多麼偉大!“一面”的印象有著無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三、佈置作業:
***一***課本“思考和練習三”。
***二***預習思考:課本“思考和練習二”。
第三課時
一、複習舊課,檢查“作業***一***”,答案參見前兩教時的有關內容。***教師歸納時,出示板書設計總表***。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一***集體慢速朗讀第32自然段,體會作者為什麼能在“歷盡……”“受盡……”“艱苦”和“虐待”的情況下,能“咬緊”牙,“哼都不哼一聲”,“總是昂著頭”?這力量是從哪裡來的?
學生思考、議論,明確:這力量是從“一面”來的,是“一面”給了作者這樣巨大的精神力量。因為“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提問:在這一段裡接連用了一系列動詞,從表達思想內容來說,起了什麼作用?
學生議論回答,明確:這一系列詞都是寫“我”在種種艱苦和非人的待遇面前怎麼能咬緊牙關,昂首挺胸的,充分顯示了“一面”給人的巨大力量。
提問學生:“歷盡”與“受盡”的位置在文中能否對調?明確:不能。互換後動賓搭配不當。
***二***學生自由默讀第32自然段 加深理解上述內容。
***三***齊讀第34、35自然段。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崇敬的心情,同時也進一步寫了“一面”的力量,決心“踏著他的血的足印,繼續前進。”
***四***集體朗讀第二部分。
三、課文小結與當堂鞏固練習
四、佈置課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