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應該培養的學習習慣

  學生升入二年級之後,數學知識有一定積累,但自覺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時注意力的穩定性遠遠不夠。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瀏覽網站,你會更有收穫:

  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習慣之為常。”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於習慣的不同,它們不是造就一個人,就是毀滅一個人。”可見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正確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由於年齡特徵,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為習慣開始顯露和張揚,此時,正需要我們對他們的習慣進行校正和培養,養成一種有效的學習習慣.

  而目前我們二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習慣。如:許多學生坐姿不正,導致視力下降。有些學生書寫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跡很難讓別人看懂;看錯數字或運算子號,也常有發生。有些學生計算粗心大意,經常出錯,計算後也不檢查驗算。有些學生做作業不善於獨立思考,愛抄襲別人的。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作業中做錯的題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時糾正,而是走馬觀花、一帶而過。長此以往,便產生了錯誤的積累,嚴重地影響了後繼學習。結合這些不良習慣,對照學習習慣基本要求,我們將從以下幾下方面去落實:

  一、在常規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習慣意識:

  1、預習與複習的習慣。

  以往,有的老師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後,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麼,這樣無準備的學習,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是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瞭解重難點在那裡,帶者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課堂學習效率。教學時間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後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律的表現。因此,只有即使複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

  2、課前準備習慣

  課前準備是良好課堂秩序的一種保障,學生每次上完課後及時收拾好上節課學習用品並準備好下節課用品如課本、工具書、練習本、筆記本、文具等學習用品並要按一定順序擺放。這樣既避免了課堂上雜亂無章的現象,又節省了課堂時間。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1、培養良好的坐姿習慣

  小學生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柔韌性非常好,但同時也非常容易受到“衝擊”。小學生在讀寫時如果坐姿不正確,久而久之,將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變形,不利於身體保持平衡,出現駝背或肌肉疲勞等症狀。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習慣,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要用一句話來提示學生,“坐如鐘”一句簡短的語言,能提醒學生及時改變不良的坐姿。我還經常告訴學生坐姿與自己的視力也密切相關。不正確的坐姿會造成眼睛的疲勞、使眼睫狀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長期以往,勢必導致視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會影響自己將來身體美,不良坐姿還會影響將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確地引導培養,學生均能逐漸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2、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重視學生書寫的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們來分析為什麼有的學生書寫不規範,而且書寫質量很差,這跟書寫習慣養成有密切關係,那麼我們必須重視學生書寫姿勢的培養。嚴格要求,反覆強化。良好習慣的形成是通過訓練不斷強化的結果。如:坐時要端正,腰桿挺直,要求眼睛視線與水平面接近直角,距離在1釐米左右,這樣既保證了脊椎正常發育,又做到了用眼衛生,書寫時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讓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書寫習慣。除嚴格之外,還有一個反覆強化持久要求的問題,只有反覆不斷地強化練習,才能使學生逐漸適應,最終才能養成習慣。所以書寫習慣的培養就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課堂上只要是提筆書寫,我就讓學生想口訣:書寫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這樣學生通過簡單的兒歌來強化記憶書寫的正確姿勢。長此以往,一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然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堅信,只要鍥而不捨,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對於計算題,有的學生提筆就算,加上計算比較單調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勞,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數字、符號,往往出現運算順序錯誤,抄錯符號或抄錯資料。還缺乏良好的計算習慣,尤其是學生學習了混合運算之後,先後順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子號,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認真讀題,抓住關鍵字眼,找出已知條件,認真分析,每道題至少讀兩遍,達到題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應用題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學會認真思考。認真檢查的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不願意檢查,也不會檢查。既然學生在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指導、多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檢查方法,在檢查中使學生意識到認真檢查的重要性,從而能堅持認真去做。

  認真驗算的習慣,很多學生以為驗算可有可無,每次寫完題之後就感覺萬事大吉,大功告成了,為此以往很多老師採取批評的態度,但結果沒有太大的改進。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苟的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教育學生正確的方法,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子號等書寫清楚規範,豎式要寫清楚,排列整齊,以便檢查。培養學生學會認真審題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師平時多引導、多檢查、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逐步養成。

  預期目標:

  ①學生養成預習、複習、再做作業的習慣,我們在佈置數學作業時每天晚上都有這三大環節要求。

  ②大部分學生的坐姿正規、書寫規範化,字型端正、美觀、提高學習效率,並養成認真完成任務的好習慣。

  ③逐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演算、檢查的好習慣。

  ④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實現認知與情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統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再把學習看成負擔。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經過長期的、持續的行為過程而形成的。我們數學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貫穿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嚴格要求,示範誘導,反覆訓練,才能取得預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