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學思想到藝術魅力論文

  錢穆的美學思想與中國儒家美學思想有著歷史的承繼關係。他提出藝術就是道義,藝術就是人生的美學主張,這是他對前人“文道”說在現代人生中進行的新思考和新闡釋。這一觀點是他美學思想的核心問題,也是他任何藝術探討都不能迴避的問題。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從美學思想到藝術魅力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從美學思想到藝術魅力全文如下:

  錢穆的美學思想與中國儒家美學思想有著歷史的承繼關係。他提出藝術就是道義,藝術就是人生的美學主張,這是他對前人“文道”說在現代人生中進行的新思考和新闡釋。這一觀點是他美學思想的核心問題,也是他任何藝術探討都不能迴避的問題。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書籍的裝訂和設計藝術更是有著三千多年的發展,不同時代的書籍設計和裝幀有著不同的特點,都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晶,並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我國的書籍裝幀和設計經過不斷的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知性、典雅、簡潔等極具東方文化之美的設計風格已經成為我國書籍設計風格標籤,而新文化運動作為我國文化發展轉折的重要時期,其書籍的封面在設計的過程中大膽的進行嘗試,汲取了多種文化元素,是我國書籍設計現代化的重要起點。本文分析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的封面繪畫,學習其美學思想和藝術魅力,對於我國現代書籍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借鑑作用。

  一 文人的參與

  新文化運動主要就是由我國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文人所發起的,而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的設計和裝幀,這些文人也參與到其中,讓書籍的設計和裝幀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新舊文化思想的碰撞,讓這一時期的文化極具開放和包容性,充分吸收了多種文化,再加上白話文的推廣,印刷技術的進步,使得書籍的普及範圍不斷的擴大,產生了一大批有思想、與抱負的文人。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書籍的出版商為了書籍的發行和銷售,在書籍的封面設計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讓書籍的門面受更多的人接受。而受新文化運動洗禮的文人,他們接受了中西方文化的教育,參與到了書籍封面的設計上,產生了像魯迅、豐子愷、陶元慶等一大批封面設計人才,讓當時的封面繪畫極具藝術價值。這些文人並不是專業的封面設計人員,他們還是作家、畫家等,其中魯迅是文學家,但也是“中國現代書籍裝幀藝術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豐子愷是漫畫家,但也是編輯學家和裝幀藝術家,他們都極具文學修養,知識淵博,在書籍封面的設計和裝幀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


        在這些新文化運動文人的帶領下,書籍的設計和裝幀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突破了以往單一的裝幀形式,在開本、版式設計、書籍的裝幀、印刷方面都實現新的突破,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藝術設計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書籍的內容與書籍的封面設計和裝幀更加協調統一。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陶元慶,其設計的《故鄉》、《朝花夕拾》等封面色彩明快、構圖新穎,線條鮮活,風格簡潔、大方曹辛之設計的書籍封面則極具東方韻味,具有很強的詩情畫意;豐子愷的封面繪畫設計則具有漫畫的風格,封面設計的意境深遠,具有很強的清新脫俗的氣質,代表作是《我們的七月》、《我們的六月》等作品。這些文人設計的書籍封面都個具有特色,有著不同的設計風格和理念,他們創作的封面寓意深遠,基於藝術氣息和內涵,為以後書籍封面設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 新文化運動時期設計風格

  書籍的設計和裝幀往往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特徵,具有鮮明的時代的烙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時期的審美觀念不同,新文化運動時期,各種思想的碰撞,讓我國的思想觀念的活躍程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藝術的派別更是繽紛多樣,各個藝術派別為了吸引讀者更是在書籍的封面設計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使得書籍的封面風格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特色,抽象派、寫實派都活躍在書籍設計領域。魯迅在書籍的封面的設計上追求“天地要闊,插圖要精,紙張要好”,但同時也強調:“藝術原理具有通性,但是在表現手法和形式上要多樣化”。陶元慶的書籍設計形式則較為新穎,色彩不同於以往的傳統書籍,但是在用新的表現形式和新的色彩來設計封面時,他的封面設計仍然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這也是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書籍封面設計的重要特性,突破傳統,反映時代的進步,但是仍然有著傳統的韻味和靈魂,並不完全摒棄舊的,而是在傳統之中加入創新的精神,將民族的與時代的進行完美結合,從而創作出獨特的美學風格。

  在書籍的裝幀上,新文化運動時期則做了很多的嘗試,如首頁的書名和作者不再對稱,在每頁的第一行之前留下一些空白,書籍有毛邊。這些嘗試在具有幾千年書籍裝幀歷史的中國,具有很大的突破性的意義。魯迅在進行書籍的設計的過程中,反對圖解式的創作方法,講求將書名和書的內容放在首位。在他設計的自己的作品《吶喊》時,“吶喊”兩個字的字型沉著穩重,讓讀者一看到書的封面設計,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壓抑的情感,但同時封面也帶給讀者一種衝出牢籠的感覺,反映了書中所表達的要掙脫封建的枷鎖,向著光明前進的思想,那種勢如破竹的力量召喚著人們要不斷的奮鬥。而魯迅的另一部作品《彷徨》則是由陶元慶設計的,他在封面中設計了三個寂寞的人在晒太陽,他們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晃晃悠悠,動作似坐又似行,彷徨不定,暗含追求光明的寓意。整個畫面的風格都讓人感覺到一種緊張的情緒,而封面中三個人落寞的身影引發人的思考,很精準的表達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題。魯迅本人也對這個封面進行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其震撼人心。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封面設計都進行了創新,使得那一時期的書籍封面清新脫俗,深刻的反映了書籍的思想內涵,成為書籍封面設計的標杆。

  三 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封面設計特徵

  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的封面往往匠心獨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魅力,通過對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的疏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該時期書籍的封面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 字型傳達主題

  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書籍封面的字型都十分獨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讀者傳遞書籍的思想內涵。魯迅曾經評價過中國文字的藝術之美:字意上的美感,讀音上的美感,字形上的美感。漢字的這些特徵為漢字的變化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讓漢字的設計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創意性,通過字形或編排的變化,可以改變字型的風格,表達出作品的思想主題。而新文化運動時期在書籍的封面設計上充分利用了漢字這種特性,對漢字或進行變形,或進行裝飾,加上設計的創意,將漢字的美感和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魯迅的代表作《吶喊》《鐵流》等書籍,就是在字型的變化上大做文章,將字進行創新性的改造,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單一的書法字型,通過對字型進行變形和裝飾,所變換的字型的形式向讀者傳遞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題,意境唯美,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讓讀者在接觸書籍之初,就可以通過書籍的字型領略作品的情感內涵,是對字型設計變幻的一個全新的嘗試。

  2 封面繪畫的相容幷蓄

  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的封面繪畫大多圖案精美,具有很深的寓意,並且表現的形式多樣,風格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在錢君陶設計的《秋蟬》中,採用了兩方連續的設計創意,對圖案進行裝飾,書籍封面的風格高雅而莊嚴,表現了一種寧靜之美;在作品《九葉集》中,整個書的封面是由曹辛之設計,該作品是九位詩人的作品合集,曹辛之將書的封面設計為一棵大樹上有九片壯實的葉子,代表了九位詩人,書籍的封面設計簡潔,概念清楚,具有很深的思想含義,構圖上平穩,色彩淡雅別緻,詩情畫意韻味濃厚,將詩集的特色展現的淋漓盡致;而陶元慶設計的《故鄉》則是另外一種風格,整個封面的圖案設計感強,畫面很具有衝擊力,表達了一種力量,色彩明快,具有很強的對照感。魯迅曾經這麼評價陶元慶的設計:“用的是新的形和色,但是有中國一貫的靈魂”。這些設計風格迥異的封面設計,展現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書籍封面設計百花齊放的狀態,體現了該時期封面設計的藝術性,該時期吸收很多外來文化和元素,在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入了外來文化元素,體現了相容幷蓄的藝術風範,也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3 多樣化的繪畫形式

  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西方思想的大量湧入,使得我國的繪畫還是借鑑西方的繪畫技巧,並且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提高,很多複雜的繪畫圖案得以實現,並在書籍的封面中得到應用,使得書籍的繪畫封面變得豐富起來。新文化時期的繪畫封面,由於引入了新的繪畫技巧,使得該時期的圖案生動自然,色彩明麗。魯迅的《毀滅》、錢君陶的《十月》、司徒喬的《莽原》,都採用了抽象和誇張的繪畫技法,所繪製的畫面極具感染力,並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陶元慶的《苦悶的象徵》為例,其封面是一個半裸的女人,女人呈現掙扎的狀態,並伸出舌頭去舔舐一把染了血的三叉戟,整個畫面的線條憂鬱,給人以壓抑的感覺,但是寥寥的幾筆卻將書籍的主題勾勒出來,與書籍的中心思想十分的契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

  4 多樣化的造型手法

  新文化運動受西方思想和十月革命的影響,設計理念就有國際化的視野,吸取了西方的幾何構型以及圖案的分解,使得該時期的封面繪畫造型手法十分豐富,點線面的結合,讓整個畫面的構圖突破了傳統的束縛,為書籍的封面設計提供了新思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幾何的造型手法在封面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如在《蘇聯短篇小說集》中,錢君陶採用了幾何的造型手法,將不同形狀、不同長短、不同粗細的線條組合在一起,生動的表現了圖形;《若有其事》中,陶元慶採用快速、粗放的線條,將不同的形狀進行排列組合,線條和形狀的重疊感,讓整個封面看起來充滿了動感和跳躍感,將幾何構型的創作手法發揮到了一種極致。這些妙趣橫生的創作,讓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封面繪畫充滿了藝術感和現代的美感,促進了圖書封面設計不斷的創新和發展。這些圖書封面的設計大師,他們推陳出新的設計理念值得後來者進行學習,他們先進的設計思想值得我們進行借鑑。

  四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今天的封面繪畫設計已經不同於新文化運動時期,但是我們要學習新文化運動時期推陳出新、敢於實踐的精神,不固守原有的藝術,但也不摒棄東方文化的精華,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元素以後,要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將情感與理性進行充分的融合,讓書籍的封面繪畫在藝術與技術之間實現平衡,使得當代的封面繪畫既有傳統文化的韻味,又富有時代精神,讓封面的書籍繪畫可以深刻的反映書籍的思想內涵,同時符合現代的審美觀,讓封面繪畫既有藝術的魅力,又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的地位,發展具有本國特色的書籍封面繪畫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