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論文

  斯皮爾伯格是世界電影的旗幟性人物,在電影藝術的世界裡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對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進行研究是認識和分析西方電影世界的基礎。中國學者和批評家對斯皮爾伯格電影藝術的研究內容深入、形式多樣、學術成果顯著。研究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構成之維、藝術生命之源、藝術創作之本、藝術影響之源,反映出斯皮爾伯格電影的獨特魅力及其藝術成就,其所代表的好萊塢電影藝術給中國電影發展帶來巨大挑戰與機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論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論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全文如下:

  摘要:斯皮爾伯格的出現無疑加快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步伐。作為世界電影史上傳奇和標誌性的大師級人物,他堅持單一的主體敘事原則,採用戲劇式的敘事結構,並製造大團圓的故事結局模式,依靠自己電影作品的藝術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範圍內數以億計的電影觀眾。本文結合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從他電影作品的藝術成就與貢獻,藝術的來源,藝術創作的風格以及藝術中的文化符號四個方面分析了斯皮爾伯格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電影誕生的120年裡,它作為一種聽覺和視覺的現代藝術形式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隨著電影藝術的不斷髮展,電影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電影藝術的發展中也湧現了一批具有極高藝術魅力的電影作品和電影大師。其中斯皮爾伯格憑藉其影片震撼的視覺效果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世界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本文從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出發,來探索他電影的藝術魅力。

  一、藝術成就與貢獻

  從《大白鯊》到《ET外星人》,從《辛德勒的名單》到《拯救大兵瑞恩》,這些電影作品無不表現著斯皮爾伯格無限的創作激情和驚人的藝術表現力。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中綜合運用了舞臺藝術與現代化的媒體技術,創作出了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效果。斯皮爾伯格的成功還體現在他的作品始終堅持著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品位,並且在作品中體現了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正是憑藉這樣的藝術創作風格,也使得斯皮爾伯格成為眾多影評人和媒體追逐的焦點人物。

  斯皮爾伯格對藝術的貢獻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具有用文化形態的電影影響了社會文化,充分發揮了電影的藝術表現力,這也正是斯皮爾伯格電影的魅力之一。斯皮爾伯格在影片題材的選擇上、在角色的設定和塑造上、在審美標準的確定上都更加註重對本體的真實需求和慾望的揭示。和傳統文化對慾望的剋制、自律和對意識的嚴格束縛不同,斯皮爾伯格電影作品中的人物有著各自不同的慾望和需求,有著本能的需要和對社會的要求,他在這些電影作品中用理性思維來思考著這些現實的社會心理文化的歸宿,從而表現出了對人類內心的終極關懷。這種終極的人文關懷使得斯皮爾伯格的作品具有極深的思想和哲學內涵,使作品富於極高的藝術魅力。

  這種獨特的人文藝術魅力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侏羅紀公園》中有著淋漓盡致的表現。在《侏羅紀公園》中,斯皮爾伯格選擇了一種科幻的題材,獨具匠心地、藝術地再現了恐龍的世界,用恐龍的生存災難震撼觀眾的心靈,斯皮爾伯格將居安思危這個富於哲理的主題寄託於電影震撼的場面中,讓觀眾在一場視聽盛宴中獲得永恆的啟迪。

  二、藝術的來源

  藝術內容的包羅永珍和藝術形式的千差萬別,並不會影響藝術家的創作靈魂。藝術作品的多樣性與藝術家的藝術生命的不同息息相關。1946年斯皮爾伯格出生在俄亥俄州,父親和母親分別為電腦科學家和音樂演奏家。斯皮爾伯格從小就具備了喜歡冒險和思考這兩項進行藝術創作的條件,也正是冒險和思考開拓了斯皮爾伯格的藝術之路。

  作為一個深受猶太文化影響的人,斯皮爾伯格對於猶太人的身份有著極深的排斥和自卑感。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遭遇了法西斯瘋狂的屠殺,期間出生在美國的猶太人斯皮爾伯格經常因為自己的身份遭到同學的嘲弄甚至辱罵,這讓幼小的斯皮爾伯格厭惡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也讓“大屠殺”這樣的詞彙成為他終生不想聽到的詞語。這些經歷使得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中流露出對真情、平等和自由的渴望。或許是因為幼時有這樣的經歷,斯皮爾伯格更能夠在自己的電影作品中表現出猶太人對自由和生命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的無奈。這種對死亡恐懼中渴望生存的理解,使得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中更加突出對生命的思考。

  三、藝術創作的風格

  生活中的場景永遠是藝術創作中源源不斷的素材。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既受到生活中素材的啟發,也受到好萊塢電影風格的影響。在藝術創作中,斯皮爾伯格始終堅持本體論,藉此來關注人類的內心需要和追求。斯皮爾伯格所執導的好萊塢影片,具有反思精神和普遍適用性。在敘事風格上,斯皮爾伯格堅持單一的主體敘事原則,採用戲劇式的敘事結構,並製造大團圓的故事結局來滿足觀眾對於圓滿劇情的期待。這些要素的使用,促進了斯皮爾伯格電影的廣泛傳播。

  戲劇式的敘事結構來源於舞臺的表現藝術。和舞臺表現藝術一樣,電影的敘事結構也依靠矛盾和衝突。斯皮爾伯格將戲劇化的結構引入電影的創作之中,在其16部電影作品中,將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階段都毫無例外地做了體現。比如《ET外星人》中,故事的開端是小男孩愛利奧特收養了一個外星人;故事的發展是小男孩和外星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故事的高潮是ET和孩子們一起衝出重圍;故事的結尾是ET離開地球。事實證明這種帶有明顯的起、承、轉、合的結構更加符合電影的敘事表現風格。

  斯皮爾伯格在電影的結局處理上面比較傾向於好萊塢影片的主流結局,即大團圓結局。對於故事的結局,無論是導演還是觀眾都有自己的心理期待,而大團圓結局是最能夠滿足觀眾心理期待的結局。在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中,他總能讓觀眾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讓觀眾在電影中有很強的介入感和存在感。

  四、藝術中的文化符號

  斯皮爾伯格憑藉其電影作品的藝術魅力,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名人之一。他的電影作品屢獲殊榮,他也因此成為美國電影的符號人物之一。功成名就的斯皮爾伯格將自己對電影藝術魅力的理解和心得傳授給了更多的影壇新人。羅伯特?贊米基斯、薩姆?門德斯、亞歷山大?佩恩等在斯皮爾伯格的調教下成為好萊塢各個領域的新生力量,他們活躍在好萊塢的各個領域。

  正是因為他的傾心傳授,才有了好萊塢新生力量的蓬勃發展,這體現了斯皮爾伯格高尚的人格和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作品正在作為一種文化的符號,憑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從事電影創作,保證了美國電影業的持續繁榮。斯皮爾伯格的藝術魅力還在於他成功地模糊了電影的國界感,憑藉震撼人心的視覺呈現和體現終極關懷的人文理念征服了世界各國的電影愛好者,他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魅力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關注好萊塢,關注美國電影。這對於傳播美國文化,增強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這個概念上來講,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不僅是一種文化的符號,更是一種國家藝術水平和力量的體現。

  五、結語

  通過以上探索分析可知,斯皮爾伯格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傳奇和標誌性人物。他堅持單一的主體敘事原則,採用戲劇式的敘事結構,並製造大團圓的故事結局,在好萊塢電影中具有代表意義。21世紀以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髮展,中國進入了大眾文化傳播時代,研究斯皮爾伯格電影的藝術魅力,藉此來解讀好萊塢電影的敘事結構、人物設定、特效使用以及藝術表現手法,對於中國電影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