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莊哲學對中國美學思想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美學思想;老莊哲學;美的本質意境;審美取向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老莊哲學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和藝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莊哲學的思維方式影響了中國人探究美的本質問題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莊哲學方法論對意境理論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三是老莊的精神追求和哲學旨趣影響了中國藝術的審美取向.
研究中國藝術和中國古典美學思想,離不開中國哲學,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共識。其中,尤以老莊哲學對中國藝術和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影響為大。可以說,老莊哲學是中國美學十分重要的思想像泉,不瞭解老莊哲學,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人的美學思想。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老莊哲學對中國美學思想的影響:中國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屬性的探討、中國美學的憊境理論和中國藝術的審美取向。
一
關於美的根源、美的本質屬性是什麼,中外美學史上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美學史上對這一間題的探討是深受老莊哲學思想影響的,或者說,老莊哲學決定了中國人探究美的本質屬性的致思方向。
老莊哲學以“道”為核心範疇和最高範疇,他們對“道”的本質屬性的規定其實也就是對美的本質屬性的規定。老子認為,作為宇宙根本法則的“道”,有兩個根本的特點:一是無為,二是無名。《老子》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氣第1章***又說:“道常無名。氣第32章***他稱“道”為“無名之樸氣第37章***。就是說,“道”是不能用普通語言、抽象概念和邏輯思維來把握和表達的。“道”的存在狀態,與其說是“有”,毋寧說是“無”:“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請,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第14章***在老子看來,“道”既不是絕對的虛無,也不是絕對的與現象界分離的精神實質,而是“無狀之狀,無物主象”,是有與無的統一。“無”乃道主體,“有”乃道之用。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第1章***有與無,有限與無限,是老子對“道”性質的規定。這個規定,其實也就是美之為美的規定。謝林說過,美是要在無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於人的視聽感官的美,同時又表現出某種超出視聽感官的性質。美作為人類創造的一種社會性質,既存在於一定的物理時空,是實在的,有限的,同時又顯現於無限的心靈時空,是經驗的,超驗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種超越感官、訴諸心靈體驗、趨於無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稱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種“道”之美,是不可言說的,而只能超越語言,另闢它途。老子哲學對語言有效性的懷疑和對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靜觀”***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化中邏輯語言符號以外的藝術語言的發展。邏輯語言難以表達的生命體驗,在藝術世界裡獲得了最大的補償。從這個角度看,老子哲學開啟了中國哲學“立象以盡憊”這一審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響了中國美學與中國藝術的走向。
老子哲學的光大者莊子進一步發揮了老子的思想,他認為,用邏輯思維和抽象概念不能把握的“道”,卻能夠用形象思維和藝術形象去把握和傳達它。《莊子·天地》篇有一則窩言說:“黃帝遊於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而不得,使噢垢素之而不得也,乃使象周,象圈得之。皇帝曰:異哉!象圈乃可以得之乎!”在這個窩言當中,“玄珠”是“道”的象徵,知是知性***智慧***的象徵,“離朱”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視力最好的人,在這裡是感官的象徵,“噢垢”是語言的象徵。而“象圈”即若有若無,朦朧恍惚的樣子。窩言的憊思是說,用知性、感官和語言是得不到“道”的,用“象圈”則可以得到。葉朗先生認為,“象圈”就是藝術形象的象徵。***見《中國美學史大觀》,***應當說,這是極富見地的思想,儘管《莊子》一書並無明確提示,說象圈就是藝術形象。但是,莊子在這裡所說的“象周”的特徵,正是符合藝術形象的特徵,或者可以說,莊子是在不自覺地提出了道家哲學的“美”論。而後來的藝術形象理論正是這一美論的提煉、昇華、明朗化和系統化。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老莊哲學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和藝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莊哲學的思維方式影響了中國人探究美的本質問題上的致思方向;二是老莊哲學方法論對意境理論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三是老莊的精神追求和哲學旨趣影響了中國藝術的審美取向.
研究中國藝術和中國古典美學思想,離不開中國哲學,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共識。其中,尤以老莊哲學對中國藝術和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影響為大。可以說,老莊哲學是中國美學十分重要的思想像泉,不瞭解老莊哲學,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人的美學思想。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老莊哲學對中國美學思想的影響:中國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屬性的探討、中國美學的憊境理論和中國藝術的審美取向。
關於美的根源、美的本質屬性是什麼,中外美學史上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美學史上對這一間題的探討是深受老莊哲學思想影響的,或者說,老莊哲學決定了中國人探究美的本質屬性的致思方向。
老莊哲學以“道”為核心範疇和最高範疇,他們對“道”的本質屬性的規定其實也就是對美的本質屬性的規定。老子認為,作為宇宙根本法則的“道”,有兩個根本的特點:一是無為,二是無名。《老子》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氣第1章***又說:“道常無名。氣第32章***他稱“道”為“無名之樸氣第37章***。就是說,“道”是不能用普通語言、抽象概念和邏輯思維來把握和表達的。“道”的存在狀態,與其說是“有”,毋寧說是“無”:“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徽。此三者不可致請,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晚,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第14章***在老子看來,“道”既不是絕對的虛無,也不是絕對的與現象界分離的精神實質,而是“無狀之狀,無物主象”,是有與無的統一。“無”乃道主體,“有”乃道之用。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第1章***有與無,有限與無限,是老子對“道”性質的規定。這個規定,其實也就是美之為美的規定。謝林說過,美是要在無限之中看出有限。一切作用於人的視聽感官的美,同時又表現出某種超出視聽感官的性質。美作為人類創造的一種社會性質,既存在於一定的物理時空,是實在的,有限的,同時又顯現於無限的心靈時空,是經驗的,超驗的。而老子所追求的就是那種超越感官、訴諸心靈體驗、趨於無限的美—“道”之美或可稱作“大美”。老子心目中的那種“道”之美,是不可言說的,而只能超越語言,另闢它途。老子哲學對語言有效性的懷疑和對超越感官的悟道方式***“靜觀”***的推崇,格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化中邏輯語言符號以外的藝術語言的發展。邏輯語言難以表達的生命體驗,在藝術世界裡獲得了最大的補償。從這個角度看,老子哲學開啟了中國哲學“立象以盡憊”這一審美式的致思方向,深刻影響了中國美學與中國藝術的走向。
最近訪問
- 淺談老莊哲學對中國美學思想的影響
- 北京周邊有什麼旅遊景點
- 不懂什麼是愛的語錄大全
- 三年級圖畫美術作品
- 狂躁症治療方法
- 租房租賃合同模板
- 蝴蝶花要如何養殖才好看
- 網站編輯實習工作總結
- 愛迪爾汽車保養常識
- 優美英語散文:JustforToday只為今天
- 節約空間家居設計裝修素材案例
- 培訓講師自我評價範例_培訓講師工作總結2017年
- 採購部工作人員工作計劃
- 煮熟的蝦蟹為什麼會變紅
- 企業如何進行市場滲透策略
- 工作目標責任書範文3篇
- 如何洗臉去痘
- 怎麼預防孩子夏季發燒
- 年畫圖片大全兒童畫
- 代理記賬怎麼尋找客戶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