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論文精選
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教育中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急劇變革,家庭結構、父母價值觀等發生了明顯變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探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及策略》
摘要:本文主要從心理健康角度來探討分析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幾個層面。分別從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特點、須知、影響以及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來展開。相信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成長了孩子,也成長了家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前兒童;成長文:童話中的美好
目前,多數家庭教育專家認為,家庭教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實施的一種教育;狹義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即家庭裡的長者***主要是父母***對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家庭教育作為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之一,有其他兩種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並促進其社會適應。教育往往是互動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成長了家長,即家庭教育是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學前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如果說3歲前我們更多關注了孩子的身體健康,那麼3歲後依據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他們還需要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讓我們關注孩子,瞭解學前兒童的一些現狀和特點,從知道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開始,關注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關注家庭教育會有何種影響,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
***一***家庭教育誤區
目前學期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誤區:
二、
1、兒童觀落後。如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瞭解、教育科學知識不足、孩子是附屬品、個人願望強加於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傳,而出現拔苗助長現象。
2、教育目標失衡。如家長過高的文化期望、職業期望、心理預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視兒童心理髮展過程,入校後厭學、逃學現象時有發生;輕能力,認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體,一味滿足吃穿;輕心理健康,這麼小,認為他們不需要或漠視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學。不恰當的教養態度,如認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養分離;極端的教育方式,如對孩子過分親暱、照顧、縱容、包辦、甚至不適當的滿足一切需要,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起適得其反作用。
4、與托幼機構教育相脫節。如家長讓孩子死記硬背,而老師則支援在遊戲中學習;父母從自己願望出發,讓孩子上各種特長班,而老師則孩子自由發展。教育內容偏差,導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發展趨勢
縱觀以上,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教育中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急劇變革,家庭結構、父母價值觀等發生了明顯變化,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1、大教育觀——由狹義的家庭教育向廣義的家庭教育發展。以往人們把家庭教育單純的理解為關心孩子的學習,現在更多的家庭關注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單向的家長向孩子實施教育走向雙向的家長和孩子相互教育;關注家庭結構、父母婚姻關係、家庭人際關係等家庭生態因素對孩子成長帶來的潛在影響;從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生態學等多種角度來考察兒童家庭教育等等,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逐漸豐富起來。
2、重視對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家長的教育。家長是家庭教育中的關鍵因素。許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籲,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長的教育,他們發現家庭教育的成敗主要取決於家長。近年來,家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日益提高,家長學校的興起、家長刊物的創辦、家教經驗的交流等為家長的學習與成長提高了平臺。
3、走向學習型家庭。建設學習化社會,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主旋律,建立學習型家庭是每個家庭開啟21世紀大門的鑰匙。學習型家庭是一種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學習型家庭中,兒童和家長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個學期兒童都是家庭的活躍因素,他們與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續地、生態地發展。
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特點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啟蒙性。教給孩子的東西,必須是他們周圍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具體的、形象的、初步的、淺顯的。
2、複雜性。家長不但要撫養孩子,還要促其德、智體、美、諸方面和諧發展,注意他們的身體健康,並促其社會適應。
3、親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親密度的制約,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顯著。
4、生活性。由於思維幼兒的直接行動性和具體形象性。決定他們是從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學習的,必須關注自身的形象。
5、細緻性。大事因小事,家長應給予孩子細緻的照顧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權威性。由於處於學前期的兒童,需依附與家長,家長在家庭中這種獨特的作用決定崇高威信。
7、個性性。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徵,需給予幼兒相適應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須知
***一***瞭解學前兒童的心理髮展特點
學前兒童是指三歲至六七歲這一時期,因為是兒童正式進入學校以前的時期。又因為這是兒童進入幼兒園時期所以又叫幼兒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神經系統方面。腦重量的增加,3歲兒童的腦重約1011克,相當於成人的75%,7歲兒童的腦重約1280克,基本已接近於成人的腦重量***成人平均為1400克***;大腦皮層結構日趨複雜化;腦電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5~6歲左右是腦電發展的第一個明顯加速時期;約4歲起由於神經系統結構的發展,內抑制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清醒時間相對延長,3歲兒童睡眠時間為12~13小時,5~7歲只需11~12小時。
2、幼兒的遊戲方面。遊戲是學前期兒童的主導活動,遊戲主要有:創造性遊戲、教學遊戲和活動性遊戲。創造性遊戲,是由兒童自己想出來的遊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遊戲是結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編制的遊戲;活動性遊戲是發展兒童體力的一種遊戲,如爬、跳等。
3、言語的發展方面。幼兒期是一種一生中詞彙數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其3~4歲詞彙數量的年增長率最快,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詞彙內容豐富和深化,詞類範圍先掌握實詞後掌握虛詞,積極詞彙較嬰兒期大大增長;語法的掌握從簡單句到複合句、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從無修飾句到修飾句。
4、認知的發展方面。隨著言語的發展,記憶在不斷的發展,與嬰兒期相比,幼兒的資訊儲存容量相對增長,對資訊的接受和編碼也在不斷的改進,記憶的策略和元記憶初步形成;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開始萌芽,言語在幼兒思維中的作用日益增強,最初實物、數和類的掌握,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發展。
5、個性的初步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方面。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幼兒期開始,社會性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此中自尊感穩定與學年初期,應著重培養。自我意識發展總趨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思維發展成為兒童社會化的核心內容,傾犯行為和社會行為最早出現在此期,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的要求,兒童逐步學會控制侵犯行為和發展親社會行為的同伴關係,並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學前兒童心理髮展的特點總概括為:第一,遊戲是學前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髮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腦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頭言語熟練掌握的關鍵時期;第四,認知是兒童發展的中心課題;第五,同伴關係尤在個性和社會性發展過程中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第六,品德發展成為兒童社會化的核心內容;第七,自尊感穩定於學前期。
***二***瞭解家庭氛圍中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條件。居住條件的好壞,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休息的質量,也影響著身心的發展。如隨著城市獨門獨戶的增加,給孩子的同伴交往帶來減少問題應引起注意。
2、家庭物質條件。為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家長不會吝惜,但應注意理智。
3、家庭結構。父母應儘量給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4、家庭氛圍。氛圍是一種精神環境。家庭氛圍是衡量教育質量的指標。父母要為孩子營造健康的家庭氛圍:營造和諧、平等、開放、快樂的家庭氣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正影響例子
一個男孩子懂得“一個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報養育之恩”的道理後,過生日時,不在吵著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問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媽媽告訴他:“你小時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養大的。”男孩很感動,當他聽說姥姥60歲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課餘時間悄悄地折了60只紙鶴。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禮物都送完後,他把紙鶴竄起的花環戴到姥姥的脖頸上,並輕吻了姥姥。姥姥感動得哭了,她說,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論文精選
- 淘寶店創業準備工作計劃
- 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附答案
- 節目主持人如何提高媒介素養
- 保定自駕遊推薦
- 跑步之後為什麼會喉嚨痛
- 擦大便出血是什麼原因
- 房地產公司下半年工作計劃
- 送給好朋友一句最暖的話語_朋友之間暖心的句子
- 夫妻吵架道歉的話_夫妻吵架道歉的簡訊
- 明成緣韓國料理店加盟費多少
- 關於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
- 共青團入團自我介紹
- 最適合秋天養生吃的食物有哪些
- 天乩之白蛇傳說什麼時候上映
- 最新客廳桌布效果圖
- 抗戰時期八女投江的故事
- 英語個性簽名青春勵志篇
- 周公解夢夢見自己開車但是我不會開車的含義
- 懶人最快減肥方法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