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對策探討論文

  非智力因素是由上海師範大學燕國材教授的《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一文發表後,引起了我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界的重視。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道德修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強的良好心理素質等。在教育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智力因素的培養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應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僅僅是智力水平。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對策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對策探討全文如下:

  在全球性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需要的是體魄強健、博學多才,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人才。如果不具備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經不起困難與挫折的磨練,即使有廣博的知識、超常的能力,也很難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當前,加強學生的教育不僅要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更要重視學生的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實現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培養起學生健全的人格。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義

  所謂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們在進行各種學習活動時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總稱,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它能夠驅使個體為了達到某一目標而主動參與,並能克服困難。對於學生來說,強壯的身體是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的基礎,儘管這種需要有時不是從內心產生的,但卻是客觀存在的。同時,學生也需要用體育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增強體質,滿足生理、心理的需求。正是這些基本的需要使他們對體育產生興趣、願望以及對體育的價值取向,成為他們積極從事體育鍛煉的主要驅動力。因此,體育教學中應很好地利用這種需求,加強體育學習重要性的教育,幫助學生深刻認識體育對身體、學習、生活、事業的近期和遠期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生理、心理需求逐步過渡到社會需求的目標上,形成明確的學習動機。

  二、非智力因素與體育教學的辯證關係

  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體育教學也是如此。體育教學既是體育教師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並有效地發展學生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過程,同時又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進行教育的過程。

  現代教學論的發展,揭示了學生的學習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下取得的。學校教育是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打下基礎,教學中若只重視智力的開發,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過程中的促進和制約作用,就會使我們教育的效果受到影響。面對21世紀人才競爭,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中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體育教學具有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優勢,但需要正確教育理論指導下進行。在教學和訓練中,倘若我們能夠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但對造就人才有利,而且體育教學中將能夠使更多的學生達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並掌握終身體育鍛煉的本領。下面我從這幾年自己的教學談談體會。

  三、非智力因素培養策略

  ***一***進行啟發和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愛好、興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在體育教學的方法選擇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別差異、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徵,採用多種方式,進行精確地講解、優美地示範,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不斷參與的熱情。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有了熱情,從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習態度就會發生轉變,就原來的“讓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樣的體育學習會給學生帶來愉快和享受的體驗,而不是一種壓力和負擔。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更容易培養自身健康的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髮揮積極作用。

  1.明確目的激勵學習動機。

  體育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特別是當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熱潮,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教師應充分把握機會,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體育的本質是增強體質,是對人的身體進行教育。體育課是讓學生在身體練習中,瞭解體育的知識、技能和鍛鍊身體的方法。學習運動技術,對廣大學生來說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運用運動的手段來增強體質,掌握多一些運動能力,可以豐富鍛鍊身體的手段,促進更科學地鍛鍊身體,使思想品質得到磨練。如武術這門課有比較多的青少年學生熱衷於散手,而套路特別是太極拳誤認為只適用於老年人。這就是學生不懂的太極拳具有強身健體、修身養性等作用,學生明確了其價值,就會認真去學、用心去學。

  2.鍛鍊促進人體的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青少年,可以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利用理論課進行講述。讓學生明確體育是富有多種技術的健美運動,積極參加鍛鍊,強身健體是造就人體外在美的基礎,沒有體質的增強,外形美也只能是空中樓閣。通過觀看一些健美、技巧、體操、跳高、球類等多種比賽的場面,讓學生帶來一些美的享受,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變“要我參加體育運動”為“我要參加體育運動”,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運用遊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通過體育比賽,做遊戲可以培養學生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集體主義精神和組織紀律性,使他們在活動中去認識一個人作為集體的一員的尊嚴,責任和義務,觸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利用青少年學生好勝,喜歡逞能,愛表現自己的特點。

  例如:傳球技術是一項枯燥無味的技術,而在籃球技術中又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因此,在教學中可採用傳球遊戲,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胸前傳接球練習,看哪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傳的球多,多者為勝,負者要罰做素質練習,這就要求學生在練習中要傳的準、傳的快、既要動作到位,傳球的速度要快,學生在遊戲中就會盡量按“準、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假如個別學生傳球技術較差,為了集體的榮譽,他們也會認真地練習。

  ***二***培養意志力。

  意志是自覺確定目標,並根據目標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個體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要歷盡坎坷,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只有不畏吃苦耐勞,遇到困難能夠努力克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人才的培養中意志品質的培養是不可缺少的,各種教育過程都要培養意志,而體育教育過程更形象,更直接,採用的手段也更豐富多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鍊。部分的體育學習專案是充滿單調、枯燥和困難的,是艱苦複雜的體力勞動。各種問題無時不有,各種困難無時不在。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恐懼、退卻、缺乏信心等心理現象。那麼,在體育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呢?   1.通過用名人、名言來對照自己、督自己,矯正不良的行為。

  啟發學生加強自我鍛鍊,養成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和自我鼓勵的習慣。為了貼近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用同齡人的榜樣來教育孩子,如某某學生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事例,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可學習。我在學生掌握基本動作技術要領的基礎上,不斷地為學生滲透些難度大的教學內容,再如單杆的教學,各種障礙跑,越野跑等。必要時,降低學習的難度和要求,要知道,培養孩子的信心,不只是對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有的孩子學習有障礙,老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樣他們就沾沾自喜,愉悅的心情能提高他們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這才能培養孩子戰勝困難的決心。

  2.激發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

  長跑是一項不大受青少年學生“歡迎”的運動。而長跑對於鍛鍊身體和培養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因此,在上課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動員,並介紹長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如“極點”“第二次呼吸”使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練習時能知難而進。再通過一些科學的體能訓練安排,使學生得到合理的鍛鍊,並且在測試時使學生明確“耐久跑”測試一方面是對耐久跑能力的測驗,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堅強意志的測試。通過這樣教學,使學生明確耐久跑練習的目的,從而提高了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了鍛鍊。

  3.培養學生善於克服困難的能力。

  培養意志品質的中心環節是克服困難,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有嚴格的要求,要通過艱苦的磨鍊來培養堅強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水平,要考慮學生的基礎狀態,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分解難點,逐步引導,讓學生始終在充滿信心的狀態下,不斷克服困難,步步進取,最後成功。

  例如:耐久跑,單調、枯燥,學生的生理反應強烈;支撐跳躍,技術要求高,動作難度大,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等。所以,體育教學中,應首先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並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力所能及,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採用遊戲、競賽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其次,教師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處在輕鬆恰恰,氣氛和諧的學習環境之中,從而增強其克服活動中的障礙和干擾,達到預期的目標,使得學習活動更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學中對於執拗、頑固的學生要注意培養其自覺性、目的性和原則性,使其理解頑固與頑強的區別;對於怯懦的學生,應多加鼓勵,以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4.運用鼓勵法培養意志品質。

  要做好一件事情,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能夠加以肯定、鼓勵、,就會使學生充滿信心,使學生感到成功感。

  例如,在短跑的教學中,對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同學,在訓練時,假如學生都認真投入地訓練,哪怕沒有進步,我們也要加以鼓勵,然後再進行動作技術上的改正,測驗時,我們區別對待,鼓勵那些經過努力又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的學生,不以統一的測試標準來要求學生。區別對待有助於學生知道自己經過訓練後有了進步,就會產生成功的喜悅,他們就會更加地努力,這樣,良好的意志品質在教師教學方法的逐步引導下就逐漸形成。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1.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根據體育知識技術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思考探索,並且努力達到目標。

  2.創設成功教學情境。

  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學生進行的身體練習,通過正確的評價,創設成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產生成功的體驗。

  3.誘導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內容和教態去改進。針對中學生好奇、好動、求知慾強,對新異動作很感興趣,對單調、枯燥無味、多次重複的動作比較厭惡。在組織教學上,應抓住重點教法,靈活多樣,做到嚴而不拘,活而不亂。

  如練習立定跳遠專案,教師先按學生情況,課前劃好相距1.2米到1.5米的平行線五條,練習時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指揮下進行三級蛙跳5-8次,五級蛙跳3-5次,五級單足跳5-8次,遊戲活動兩人交替“搬動”過“五關”***五線***2-3次。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自始至終,在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練習,做到既有汗水又有笑聲。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錄音機、幻燈投影、電腦動畫等現代化教學裝置,把一些體育競賽和一些教師無法做慢動作分解的專案在學生眼中展現,從而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使學生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智力的提高。

  4.創設新穎教學內容。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如果總是按“示範――講解――練習”普遍模式進行,就顯得呆板、單調、乏味。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教材的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技巧側手翻的教學時,不同的教法效果不一樣。傳統的教法學生剛開始還有興趣,但動作完成不規範,不雅觀,練習效果與積極性急速遞減。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後,效果則不一樣,先進行三人一組在保護下的手倒立練習,讓學生先體會人體在改變體位後的不同感受,教授學生如何保持身體平衡等技術要領,緊接著在保護下完成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慢動作定格,體會完整的動作要領,學生在短時間基本上能規範完成側手翻動作,教學效果顯著。又如,上隊形變換課時,教師先講“一列變二列怎麼走”,練習完成後便提問“二列變四列”“二列變三列”具體如何走?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還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思維想象及表達能力。

  5.開展遊戲競賽。

  在體育教學中,多利用遊戲手段,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角色情境”中,創設一種寬鬆,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體操橫箱分腿騰躍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準備活動中安排了“跳人馬接力”遊戲,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並在遊戲中領會了技術要領,克服了跳橫箱怕摔跤的恐懼心理,順利地掌握了技術動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學中,我們多利用“迎面接力賽”“50米往返接力”等。再如背向滑步推鉛球教學中,不僅比一比誰投得遠,還要比一比誰滑步滑得好,比一比誰能牢記教師所講的技術要領等。參與者受到競爭氣氛的影響,逐漸學會用體育活動來調節日常帶來的緊張和疲勞,從而收到良好效果。

  6.正確評價學生的成績和態度。

  對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的成績和態度,及時做出正確的評價,適當地進行表揚和鼓勵,起到一種正面刺激強化的作用,可以激發學生上進心、自尊心、集體榮譽感,有利於學生興趣的培養。

  ***四***培養學生愛好體育運動的情感。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體育教學法中,不但要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而且更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傳授知識、運動技術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絡的三個方面。

  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為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訂教學目標的同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並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找知識與情感的結合部,要講清講透,讓學生弄懂弄通。例如,通過講述體育鍛煉對人體的益處,體育競賽如何為國增光、為國家贏得榮譽等問題時,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和對體育課的情感;通過教師的示範和學生的練習,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為贏得榮譽而刻苦訓練的決心。

  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的重要條件是教會學生如何自我調節情緒,使他們服從於理性和意志,教會他們調節情緒,控制心境的方法。為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善於調節和控制情緒,應注意以下幾點:

  1.培養學生適宜和情緒啟用水平。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練習中達到適度的情緒緊張狀態,以激起學生積極、深刻的情緒體驗,以此培養學生適宜的情緒。

  2.培養學生積極的情緒。

  教育學生正確對待體育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增強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克服消極的情緒體驗,激發積極的情緒。

  3.注意教師自身儀表的影響。

  教師的儀表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且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習積極性。它是無聲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老師的儀表美能給學生以美的薰陶,為體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反之,就會給學生產生不好的甚至厭惡的情緒,不利於教學。闢如,同是一位老師身穿體操服給學生上體操課和穿著普通制服上體操課,學生的情緒大不一樣,前者學生會全神貫注,意氣風發;後者,學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會影響學生學習情緒。此外,教師的教學表情、教學語言,教學示範動作等,也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的,對學生非智力的開發起了很大的作用!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一項較為複雜、艱難的工作。體育教學應打破以技術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開發學生智力,提高非智力水平,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的體質、知識、能力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