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術理論在美術教育中應用

     摘要:美術教育通過近百年的發展已進入繁榮發展的新時期,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對美術理論重視不足的情況。本文首先陳述了現階段對美術理論重視不足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分別從西方美術視閾及美術教育本質的角度闡述了美術理論的重要意義,以期推動我國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美術理論;美術教育;藝術創作;意義

  上個世紀初期具有現代意義的美術教育在我國開始興起,至今已有了近百年的發展歷程,這期間其經歷了漸興、停止、恢復與發展的幾個階段,如今已進入繁榮發展的時期。然而,在美術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院校、美術從業者及美術學生的發展。
   一、對美術理論的重視不足
  我國美術界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幾大藝術浪潮,比如“85美術”、“玩世”、“波普”、“豔俗”等等。在美術界的藝術浪潮之中,美術從業者創造了不少既有中國特色又具世界特點的藝術作品,但是也存在對西方藝術簡單模仿的情況。之所以有如此現象的存在是因為部分美術家的理論知識基礎不牢,沒有形成關於中西方藝術發展的系統認識。
   “人類通常難以避免同樣的錯誤”,這是叔本華的一句名言。現階段,美術界中有部分人認為理論是以美術創作的附屬品的形式存在著的。在他們看來,藝術家進行創作並不需要理論的支撐,他們需要的是情感經驗、是手上工夫、是創作靈感。而事實上,藝術創作是不能離開理論的,沒有了理論的支撐,就失去了靈感的來源,也就難以創作出好的作品來。因此,對當前存在的對美術理論重視不足的現象,我們必須充分重視,並採取措施來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
  舉個簡單的例子,筆者有次碰到了幾名畢業於藝術院校的自由畫者,他們竟對“八大山人”一無所知,甚至認為“所謂八大山人就是八個大山人”,由此,不難看出,現如今藝術從業者的理論修養水平已到了讓人擔憂的地步了。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很大程度上與美術院校的課程設定密切相關。我國部分專業美術院校沒有充分認識到理論修養的重要性,在課程設定時對美術理論課程的課時量安排較少,難以滿足學生理論學習的需要。
  二、西方視閾下的美術理論的意義
  根據格內爾與艾斯納(西方本質主義美術家)的觀點,美術是人類實踐與文化中極具特殊性的一部分,人類的美術能力是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教育所形成的,而非自然發展所得。所以,格內爾與艾斯納認為,作為大眾化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美術教學應當由美術創作、美學、美術批評及美術史四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美學理論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不難發現,西方的美術教育家非常重視美術理論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理論修養。
  美學與人生價值問題關係密切。美術學校藉助設定美學課程的方式,讓學生形成關於美的型別、本質及形態的系統認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對美的判斷、感悟、認識及鑑賞的能力。美術批評則是基於美術欣賞的基礎之上的,是按照相應的標準對美術現象與美術作品進行價值判斷及理論分析。對學生而言,學習美術批評的相關知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培養學生高層次的審美判斷力、藝術感受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美術史的相關知識的學習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任何專業的學生而言,都必須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科歷史,形成關於自己學科的發展過程、意義等內容的系統認識。“讀史使人明智”,因此,學生通過對中西方美術發展史的學習,能夠掌握美術的發展脈絡及發展現狀,並且能在吸收其精華的基礎上拓展美術發展的嶄新局面。
  三、美術教育的本質與美術理論的意義
  近代,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有賴於蔡元培,上世紀初蔡先生提出了“美育救國”的口號。當前,“美育救國”依然意義重大,它對全民審美意識的形成於發展而言意義深遠。所以,以大眾化教育的生力軍的身份存在的美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文化與美術文化的教育。針對當前人們對美的需求不斷增加的現狀,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教育機構的美術學院,其所培養的人才應當是順應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夠自覺審美的人才;培養的人才應當是服務於社會的美術愛好者、美術工作者及美術教育者。
  現階段,我國高等美術院校的審美教學的比較科學的途徑應當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的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培養。具體而言,專業理論知識培養的是學生的精神素質;而專業實踐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技巧與技能,二者是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的。只有在既重視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又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的情況下,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美術人才。
  四、結語
  不管是立志成為藝術家的創作者,還是實用美術領域中的從業者,都需要相應的美術理論基礎。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逐步認識到美術理論知識的不可替代性及重要意義。最後以一句名言結尾“在藝術領域之中,人的思想意識與理論知識的高度決定著他的眼界的高度,也影響著其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