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教育中怎樣對學生開展美育啟美

  中學美術教學鑑賞課是中學必修課程,經歷了從傳統的照圖描型到目前多元化教學,從簡單的印刷掛圖到複雜的多媒體教學等時期,美術鑑賞教學在現代教學理念的促進下逐步革新和變化。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開展美育活動,德美結合

  在以課堂教學作為主渠道對學生實施美育的同時,我們注重開展豐富多采的美育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修養,使美育和德育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自***開始,我校連續舉辦了文化藝術節,學生們或吹拉彈唱,或吟詩作畫,或精心製作手工藝品,或凝神聆聽美學講座,或進行書法、棋類比賽,或排演相聲、小話劇……他們的藝術才華和特長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去年三月,在我校舉辦的第六屆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全校有11個班的400多名學生演了劍術操,場面恢巨集、熱烈,表達了學生們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懷,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良好的組織紀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在德美結合、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針對青少年中一度出現的只知歌星,不知英雄的“追星熱”,我們組織學生觀看百部優秀影片。觀看影片前,我們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歷史線索,瞭解歷史故事的大背景發揮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觀看影片之後,組織影評講演和徵文比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而且使學生懂得,一個不能產生英雄、偉人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

  我們還通過板報評比、辯論會、自編小報、攝影等形式開展全校性的美與醜的大討論,使學生們懂得什麼是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從而規範自己的言行。我們針對美術特長班學生愛好美術的特點,組織他們參觀炎黃藝術館,讓他們親眼目睹祖國燦爛的繪畫藝術,親身感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宙美能力。

  為了保證美育活動的開展,我們還把課外活動課納入了課表。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分別參加了合唱隊、舞蹈隊和手工、美術、電子琴、棋類、文學話劇表演等小組。

  在豐富多采的美育活動中,學生們鑑賞美、體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他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感和道德修養水平也隨之得到提高。現在,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值周的學生會向你送去微笑和問候。你會看到樓前的花壇花團錦簇,與噴湧著白色水柱的噴水池相映成趣。學生車棚的自行車碼放有序,樓兩側的壁報欄絢麗多彩。美術特長班學生的美術作品更會使你歎為觀止。美的教育,美的薰陶,促進了班風、校風建設,也使一些後進學生有了明顯的進步發揮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論文

  初二年級的一名男同學平時不太守紀律,不愛學習。在學校組織的文化藝術節上,教師發揮他喜歡跳舞的特長,讓他表演xq舞,還讓他輔導其他同學。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學校領導和教師及時表揚了他,並鼓勵他把關心集體、為集體爭光的表現轉到紀律和學習上來,近半年來,這名學生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

  幾年來,我校堅持以美術教育為突破口,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方面取得了一 點成績。1992年,我校被市教育局授予美育先進集體稱號,去年又被命名為美術傳統校。

  培養想象力,育能啟美

  美育是用人類創造的一切精神產品與物質產品的美,反過來對人進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諧的發展。 美產生於勞動,又服務於勞動。人們在生產中不僅要獲得物質上的滿足,而且還要從中獲得美的享受。隨著現 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藝術設計和創意的範圍十分廣泛,美蘊藏在人類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色彩斑斕 的大自然,優雅別緻的環境裝飾,五彩繽紛的生活現象,人類端莊高雅的行為舉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優秀的 藝術作品,等等,都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搖籃。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現實生活的美,也就無法正確認識與理解 藝術美。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美術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在觀察生活中去 體驗和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的美。如,我在教《染色圖案》一課時,如果照搬教科書中的方法,教師只需教給 學生不同的折、染方法後,再提示一下這是美麗的手帕就可以了,但這樣教學效果一般。我經過反覆琢磨和設 計,特別是根據染紙圖案這一民間工藝品本身所賦予的花紋自然色彩對比強烈等美感形式,分別染制了小花傘 ***八角形圖案***、小領結***條紋圖案***、花裙子***小碎花圖案***,還有頭飾、小手帕等備用。面對黑板上兩幅 範作染色圖案,先由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然後提出兩個問題,使欣賞與生活聯絡起來以引發學生聯想小學審美啟蒙教育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提問一 :“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種圖案嗎?”回答是肯定的。提問二:“根據你對生活的觀察和記憶能不能用它設計 一兩件服飾?”因為圖案是染在正方形紙上的,很容易使學生聯想到圍巾、手帕等。當學生說出“手帕”時, 教師取出事先染制好的漂亮手帕對摺三次插在上衣口袋。這給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由讀懂到聯想就是創 造性的想象活動。這一問一答的環節誘發了學生從觀察生活到聯想設計的慾望。可以說天有多寬,想象的天地 就有多寬。這節課在1995年12月由國家教委組織舉辦的“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美術優質課錄影課競賽”中獲得二 等獎。

  陶冶心靈,輔德啟美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淨化人們的心靈。心靈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質、道德情操、文化修養等。美育可以使 學生提高正確判斷人類社會中真善美與假醜惡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純潔化、高尚化,進而身心得到美化。正如 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是道德純 潔的精神源泉。”教師的使命,是啟迪人類智慧,傳播人類文明;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培養 創造性的人才。教師的全部活動都應貫穿著明確的教育目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古人說“言之無文,行而不 遠”。教師還應注意語言美,它應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容美,一個是形式美。內容美要求教師的語言思想 深刻,富於哲理,充實而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開朗的啟迪性;形式美則要求教師在遣詞造句和修辭上顯示 出高超的藝術,不能只滿足於一般的規範化語言,要錦上添花。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的素質時指出:“教 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小學審美啟蒙教育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論文。”優秀教師語言的魅力就在於它能夠在 教學過程中化平淡為神奇,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慾。優秀教師的語言還可以使德育顯示出極大的藝術性, 從而對學生產生強大而神奇的感召力。

  教師要學生受感染,必須對所教內容中的感情來一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