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集知識性、應用性和技能性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要學好這門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前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從將抽象問題形象化、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與其他課程整合這五個方面,闡述如何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資訊科技教學 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作為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之一,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標誌。

  在資訊科技課堂上,學生面對的不只是一門資訊科技教程,還有一臺精彩紛呈的計算機。學生作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學習主體,興趣各異,並且認知能力和資訊素養參差不齊,這一切都給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筆者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歸納出了幾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將抽象問題形象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自己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並使之成為一種思索活動。”許多資訊科技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資訊科技課程失去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化抽象為直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文件的儲存時,筆者把它形象地比喻成到“銀行存款”這件事情:“首先,你要想好把它存到哪個銀行***資料夾***,然後要了解怎麼到達***路徑***指定的銀行***資料夾***。”這樣形象地表達,讓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路徑的概念和儲存的方法。此外,筆者還把複製比喻成影印機,把剪貼簿比喻成商場的包裹寄存處等,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消除了學生對計算機的陌生感和敬畏之心,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二、寓教於樂

  在教學中,許多資訊科技的概念和基本技能都比較枯燥,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些知識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這就要求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鍵盤和指法時,筆者並不是單純地按照教程來教授,而是利用專用的指法來練習軟體教學,使學生在娛樂中不僅學習了枯燥的知識,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課程的興趣。

  三、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藉助多媒體技術,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筆者認為,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多進行實踐,在實踐中產生問題,問題越多,越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學生能全神貫注地為解決問題而努力,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當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就會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

  四、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條珍貴的生命,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獨特發展,欣賞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通過設計創造性的活動,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樹立自信心,讓學生能夠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

  五、注重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在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汲取和拓展其他學科的知識。如筆者利用學生學習平面鏡成像和哈哈鏡等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畫圖程式中的影象翻轉、拉伸等知識,且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資訊科技是實施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教師應發揮指導和啟發的作用,留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再過渡到“會學”。

  通過運用以上幾種方法,不僅能較好地調控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而且能完成學科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的再認識,逐步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以利用獲得的資訊來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