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文化
一、文化自覺: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態度
“文化自覺”是費孝通先生學術反思的結晶,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迴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即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自覺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價值選擇和構建過程中人們的一種價值取向,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創造和文化實踐中所反映出來的一種主體意識和心態,是人的自覺、理性的自覺、行為和責任的自覺。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傳播,是一種文化選擇和文化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作為理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授教過程,也是作為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和內化過程。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養人的實踐活動中以文化的內容、文化的形態、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進人的文化選擇的傳承、創新,從而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文化自覺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文化自覺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實現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也保證了文化自覺的實現。在目前多元文化的態勢下,以文化自覺的科學態度對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問題新挑戰,正確認識和評價本民族文化,辯證對待外來文化,提升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也正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涵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是文化自覺的應有之義
“一個民族的文化能否實現自覺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傳統文化揚棄的客觀與科學態度”。中國傳統文化承載著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已經內化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脈,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歷史的座標中,傳統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被詆譭和貶低的,輕率地否認傳統文化,實則意味著莽撞地割裂自身文化血脈,以及文化“無根”現象的產生。當社會出現文化“無根”現象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文化自信的不足、文化凝聚力的消解,因此,對傳統文化的理性批判、合理繼承、勇於創新是文化自覺的本質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弘揚主流意識形態的前提下,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的原則,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使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優化整合,實現傳統和現代的創新發展,從而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認同,真正實現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二***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積極迴應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屬性,需要以文化為依託。中國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是文化產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大創新。當前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並存態勢越來越明顯,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較以前發生了劇烈變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主要還是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的,不少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往往採用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表面化和淺顯化地臨時解決問題,即使運用傳統文化為依託,也停留在“機械融合”或“單純說教”式的傳輸層面,沒有深入考察傳統文化的實質內涵、時代背景、階級立場等因素,使得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和滲透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淡化了學生民族情感與原有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應用價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要真正發揮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作用,關鍵是要具有文化自覺意識,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文化結合的最佳機制。
***三***有助於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實質精神
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傳播,就是因為它適應了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上深深紮根,就必須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其生長點和結合點,和中國傳統文化磨合、結合直到整合、融合。可以說,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就是馬克思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鮮明的民族傳統文化特色是馬克思主義實現理論價值的重要途徑。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就是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語言形式都深深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正確地認識作為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尋求兩者實現融合互動發展的最佳機制,也是實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核心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大學生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要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實質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傳統文化為載體,將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根植於大學生內在的傳統文化精神基因中,把握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追求。
***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厚的資源支撐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固然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是也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性資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助於培養學生對集體、民族、國家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有助於培養學生不畏艱難、開拓進取的意志品質;“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傳遞了一種普遍的生命意識,有利於學生生態倫理意識的培養;“仁者愛人、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念有利於學生形成相互尊重、和諧友善的人際關係;“修身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有助於克服學生道德觀念薄弱、道德實踐不足等道德行為問題。可以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若干重點和熱點問題,都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浩瀚寶庫中找到價值資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一***目標的類同性
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個人與家族、國家、社會的良好組織關係,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培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人,即“以文化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教育人、培養人、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踐活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其最本質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啟發人的自覺性,調動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性。兩者的指向都是人,兩者的核心都是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功能的互補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於說教和灌輸,主要還是在於它的德育功能特別是意識形態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含有人文內容,但是長期以來過分強調其意識形態性,使得其人文精神受到遮蔽。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強調道德內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人去理解自然、社會、思維具有一種清晰的邏輯架構,這種架構具有邏輯層次上的說服力,體現了思維的深刻性。一旦將這種邏輯架構運用於課堂,易於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鳴,其效果明顯不同於純粹的思想政治教育說教。
***三***思想情感上的親緣性
“傳統文化及其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以及維繫民族和國家的重要紐帶,也是民族國家‘合法性’的來源和國民凝聚力之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愛國主義為重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而培育學生對個人身份的認同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的教育過程,這種教育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根。而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是大學生形成民族共識的基礎,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提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程度,能夠在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下完成文化認同、政治認同、國家認同的任務。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理性審視
過去的十餘年,一些高校在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發展過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試驗,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在二者融合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並且兩者結合的程度處於低階的初級階段,二者之間融合執行的效率較低,執行水平較弱,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滯後影響。要真正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須深入探究兩者結合的關鍵點,考量影響二者契合的主要因素,建立兩者融合的最佳視野模式。
***一***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釋,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著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困境和認同危機,這也與我國高校教育整體缺乏人文氣息有關。人文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中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在傳統文化價值的發揮上缺少應有的規模和成就,這也是阻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鑑於此,一方面,在把握精髓的前提下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教育絕不是僅僅停留在讓學生熟記古詩美文的層面,而是將傳統文化放在新時代新語境下重新闡釋,需要把傳統文化思想精髓集中整理,加以分類,以新穎的、更為簡潔的內容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從而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將傳統文化資源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進行有效整合。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中,賦予中國傳統文化以當代意義。中國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以及社會理想目標上都有貫通之處,可以成為有機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的“中華文明活的靈魂。”最後,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對現實社會問題的破解結合起來。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如果僅僅持有“拿來主義”的態度來借用或移植傳統文化,勢必難以發揮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善於運用傳統文化智慧剖析社會現實,引導學生走出倫理師範、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現實困境,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二***堅持傳承與創新,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張力
傳承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傳承的目的是為了創新,創新的結果是基於傳承。堅持文化傳承和創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覺的本質,面對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衝擊,我們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隨從,而是要在對傳統文化批判繼承和對國外文化“揚棄”的基礎上進行文化選擇,並且進行文化創新,而這個過程正是文化自覺的過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首先是傳承文化。必須引導學生科學全面地認識傳統文化,去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成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成分,提高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其次是創新文化。“傳統並不僅僅是一個管家婆,只是把她所接受過來的忠實地儲存著,然後毫不改變地保持著並傳給後代。它也不像自然的過程那樣,在它的形態和形式的無限變化與活動裡,仍然永遠保持其原始的規律,沒有進步。”中國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的同時,也在新時代氛圍中發生蛻變,實現轉型獲得新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過程中,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要求,努力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再者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和外來優秀文化的有機結合,借鑑國外文化創新的有益成果,博採眾長,兼收幷蓄,在中西方融合的視域中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覺發展。
***三***堅持先進文化引領,正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價值就在於弘揚和維護主流形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過程中,還要正確處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蘊和意識形態政治功能的關係。既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地演變成傳統文化的普及,也不能僅僅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簡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或註腳,而是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使命的有機統一。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國的主流文化,也是我們進行和諧社會建設的先進文化。只有用先進文化佔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未來發展的走向和價值所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它體現了中國特色主義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定和目標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弘揚和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關鍵就在於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性”。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精神導向,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一元主導”和尊重多元文化,正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並把認同昇華為信仰,把信仰外化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實際行動。
***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方式
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在《人論》中指出,人只有在創造文化的活動中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無限的創造性活動,而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人創造文化的潛能。學生既是文化的接受者,又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這就要求在兩者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凝練出貼近學生成長成才實際需要的一系列教育主題,主題的選取既要兼顧學生的心理、交往、發展等人格昇華,又應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價值考量。其次,教育者不應僅僅充當知識傳輸的“中介”,而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進平等交流,善於和學生探討解決問題。這也要求教育者不斷增強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涵養,才能更好地承擔傳承傳統文化的任務。再次,要積極創新兩者融合的方式。適當的方式是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連結教育主客體的紐帶和橋樑。除了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主渠道,積極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以外,還要善於運用選修課、社團活動、名師講座、學術沙龍、網路德育等新方式新載體,以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
***五***迴歸實踐,鍛造學生文化創新能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關係在人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實現和發展。兩者的融合,也不可能離開大學生自身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注重躬行實踐,強調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品格。大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中習得的文化理念、思想現實、道德規範及價值意蘊等,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驗證與強化,才能外化為自己的品德素質和行為方式。高校應該爭取社會支援,圍繞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計劃建立一批穩定的德育文化基地和社會活動基地,不斷拓展社會實踐的活動領域。儘可能創造條件,帶領學生走入社會生活,如實地調研,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及青年志願者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並鍛鍊實踐能力。藉助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形式,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創新能力。
- 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文化
- 初三英語上冊期末考試卷
- 學校財務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 關於愛情的傷感好句好段
- 客服溝通技巧課程
- 最有創意的自我介紹
- 五行屬水簡單好聽的字女孩名字大全
- 無線路由器怎麼限制別人網速
- 射手座的卡通圖片大全
- 經常吃大蒜的好處是什麼
- qq空間文藝唯美文字圖片說說
- 女生微信網名優雅好聽的
- 讓水仙花春節開花的方法有哪些
- 情感勵志類個性的簽名
- 半月板切除後遺症有哪些
- 八年級物理實驗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 核桃分心木泡水喝的禁忌有什麼
- 高考文科數學複習方法和技巧
- 高清花卉攝影作品欣賞
- 加拿大留學的優勢專業有哪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