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網路文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網路文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 作為網路使用的最大群體,高校學生無時無刻不身在其中體會著網路文化這一發展成果的雙重性,而其思想政治觀點仍處於不健全的完善時期。因此,在網路文化視域下,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儘量發揮網路文化的正面意義,避免其負面意義的影響尤為重要。本文深入闡述網路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正面與負面意義,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網路文化視角下完善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思路。

  關鍵詞:網路文化 高校

  資訊時代的到來帶來了與傳統工業及農業文化完全迥異的網路文化。網路文化的產生與現階段的經濟形態緊密相連,同時也是全球化經濟融合及網際網路日益普及的必然社會產物。這一文化在產生之初就為人們開闢了新的視野,然而,由於網路開放性與虛擬性的存在,也為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其產生對人們的思想觀點、價值觀點及認知理念產生了深層次的變革。

  一、網路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意義探討

  1.正面意義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僅僅侷限於單一的教師授課層面上,網路文化的到來轉變這一格局為基於資訊網路的教學,一方面,時空的限制被打破,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直接進行網路授課,課堂趣味性也隨之增加。另一方面,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門空洞的理論教學,而是在靈活多變的教學氛圍下讓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真正魅力,有利於其對思想政治觀點的理解與接受。此外,網際網路的存在使得任何最新資訊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傳播。這樣一來,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時,不僅可以更好地呼叫先進教學資源將其作為授課素材,同時也能借鑑其他高校的教學方法,對其教學產生積極的啟發作用。

  2.負面意義

  一方面,人文關懷的嚴重缺失。網路文化的產生使得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以QQ、微博、微信等工具為主要媒介與人溝通。然而這種交流工具有著一定的虛擬性,缺乏了現實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真實性。然而,網路化的人際交往關係往往有著一定的未可知性,冰冷的資訊鏈路隔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我們既無法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暖關懷,又容易產生異化了的人類情感,完全背離了我國傳統文化視域下人們情感世界的表達。另一方面,網路文化在為學生們帶來多樣化資訊的同時其來源有著廣泛性及不可辨識性,加之學生並未形成全面的價值觀與認知觀,缺乏對事物的評判能力,因此,一些不良資訊的獲取必然會影響其思想的形成,阻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網路文化視角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思路

  1.注重以網路文化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由於網路的開放性與多元性,使得高校學生在面對大量資訊時往往不能做到正確的辨別。在其思想道德養成的關鍵時期,一些“垃圾”資訊更是對其成長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加強其基本道德素養及資訊辨識能力的培養,使其樹立正確的網路存在意識並以科學的認知觀點對網路資訊加以甄別,從中獲取有用資訊,剔除不良資訊。

  基於此,通過必要的教學引導充分發揮網路在教學中的輔助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其使用弊端的產生切實可行。此外,僅僅的理論性的以網路文化為媒介的理論疏導並不能很好地保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學校還應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網路行為加以定向疏導,針對其在網路使用中的不良現象予以及時的矯正,如利用集體講座的形式加以多媒體案例教學向學生們直觀的展示哪些網路行為存在道德的缺失,或者讓學生參與到網路知識競賽中來,向其更好的普及網路常識,從而使得網路作為學生學習的工具,有條不紊地進入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2.推進網路法律建設與監管步伐

  一方面,單純的理論式說教與行為引導並不能從本質上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網路文化正面作用的實現,還應輔助以硬性的法律法規條文來對網路文化在教學中的使用保駕護航。因此,各大高校有必要根據學生在網路使用中的真實狀況制定與之相應的《高校學生網路道德規範》等,站在法律的角度以其強制力規範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的網路行為並從根源上杜絕不良行為的產生。另一方面,各大高校還應成立專門的技術監督人員對一些難以辨別的垃圾網站與資訊進行適時的網路監管,如安裝金山毒霸、360安全助手等。

  3.構建乾淨活躍的校園網路環境

  網路文化的產生改變了原有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對其教學模式的轉變提出了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進網路文化的概念迫在眉睫。一方面,我們要將高校的各種硬體教學設施與網路結合起來,做到現有教學資源的全面整合,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網路平臺。另一方面,定期的校園網路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會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富有正能量的文化氛圍,同時也使其在環境的薰陶及他人的耳濡目染下認識到網路文化的存在價值。同時,由於高校學生眾多,教師也不可能做到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一一輔導,因此,應成立一個思想道德諮詢網站,以權威的專家或者教師團隊對學生提出的關於網路文化背景下其思想道德建設的問題作出重點解答,從而更好地利用網路的開放性將思想道德建設的教學重任覆蓋到全體學生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路文化的出現對高校教育教學資源的獲取及教學模式的改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網路的開放性與資訊的多樣性也為現階段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困擾。高校學生學習階段正是其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地把握網路文化對其教育的影響迫在眉睫。一方面,高校應注重以網路文化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推進網路法律建設與監管步伐;另一方面,也要構建乾淨活躍的校園網路環境,以保證網路文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