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教學反思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七課內容,總結天氣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天氣》這一單元的最大特色是引導學生堅持長期觀察,能觀察一個月中每一天的天氣情況並從雲量、降水量、風向風速和氣溫等方面觀察並製作天氣日曆。然後在單元的最後一課——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中通過分析圖表、製作柱狀圖、分析資料、總結規律。

  天氣幾乎每天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電視中的天氣預報,平時來自爸爸、媽媽及語文課中的影響,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天氣有了初步認識。但是他們還不清楚天氣的基本特徵,不知從那些方面描述天氣,當問到“今天天氣怎麼樣?”的時候,他們常常回答“秋天來了”,“今天好冷”等等。通過學習和實際觀察,學生較深刻了解到要用雲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徵描述天氣,並且意識到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同學們會更加留心天氣。

  這一單元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課外完成,在學習了《天氣日曆》之後,我就將每班分成男生和女生兩大組,大家來比一下誰能堅持觀察並做好記錄,因為要求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是不可能的,利用比賽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經過一個月,每個班都完成了兩份質量比較高的天氣日曆。很是令人欣慰。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習慣的養成總是一個加強的過程,尤其對於小學生,教師做好示範,畫完以後,以後的幾堂課,至少是一個星期以上,每天課上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來一起觀察,記錄我們的天氣日曆。教師重視了,學生才會重視。由於科學不是每天都有課的,沒有課的時候可以每天抽幾分鐘時間去班裡關心一下我們的天氣日曆。其次作為老師也可堅持記錄,讓學生與我比一比,賽一賽,能夠持續堅持記錄,慢慢地讓學生真正愛上天氣觀察。

  篇二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七課內容,是對前面六課的總結。經過一個月的天氣觀察,在天氣日曆中我們記錄了很多相關的天氣資訊,對這些資訊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徵,瞭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課前,我播放了一段關於天氣預報的新聞,在收聽了播音員對天氣的預報後,我讓學生說說她預報了些什麼內容。讓他們知道播音員首先整體預報了某些範圍內的雨量和風向,然後就區域性地區分別預報了雲量和溫度。這樣學生就知道了在天氣日曆中要記錄清楚雲量,雨量,風向和溫度。

  然後,我讓學生展示這一個月來記錄的天氣日曆。先在小組內評選美觀整潔記錄詳實的天氣日曆,然後在班級展示。學生表現得很有興趣,紛紛拿出自己的日曆交流,我對他們觀察的記錄進行了評價,表揚了部分很好的日曆,讚揚他們自己設計的天氣符號很有新意,鼓勵他們繼續觀察和記錄十月份的天氣,養成關心天氣的習慣。

  最後,我在白板上展示了一些關於天氣的基本知識,讓學生討論完成,最後完成活動手冊,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複習。

  我覺得通過一個月的上課,學生對天氣現象和記錄有了明確的認識,收穫很多。可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有的同學不能堅持完成天氣日曆,是後來補上去的,有的內容填寫得不準確不詳實,有的甚至畫得亂七八糟。我安排的做風向標和雨量器的任務有的課後也沒繼續完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想些辦法提高學生對科學地興趣,加強檢查的力度,及時表揚或批評,讓所有的學生都按時按質完成科學探究觀察和記錄,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篇三

  經過將近一個月對“天氣”單元的學習,學生收集了許多關於天氣的資訊,在這節課中,學生將對收集到的所有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並總結出這一段時間裡的天氣情況。原計劃是以班級為單位完成一份天氣日曆,每個小組依次輪流記錄,但結果是,除了一個班級勉強完成外***週末沒有記錄,且全由課代表完成記錄工作***,其他班級只記錄了幾天的天氣,並沒有堅持下去。因此,統計的資料由老師提供。

  隨著獎勵制度的嘗試,我開始逐漸領悟課堂調控的藝術。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建議:

  ***一***天氣日曆的完成。

  保留每年的天氣日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積累此類素材,可進行兩方面的收集工作:①教師繼續查閱有關報紙或資料,記錄天氣預報;②每年的9月份,選擇校園的合適地點,由老師帶領學生觀察、記錄。

  ***二***天氣日曆所至時間。

  天氣日曆時間到9月28日,而上課當天為9月29日,若加入9月29日,效果會更加顯著。若有時間,課前幾分鐘可由學生當堂分組測量降水、溫度、雲量、風向、風速等,能完全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了一個月後的所得。

  ***三***利用課堂中的每分每秒。

  整節課在結束時顯得有點倉促,學生沒有時間擔任“氣象播報員”,來報告9月份的天氣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建議在“降水量的統計”時,學生代表上臺繪製降水量的柱狀圖過程中,其餘同學可以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畫,節約時間,為之後的充分播報天氣留下較為充足的時間。

  二、保持:

  ***一*** 整堂課的內容較為充實。

  1~3組統計氣溫,4~6組統計雲,7~9組統計風,每個小組都積極投入到統計中來,進行合作。

  ***二*** 學生的回答分析較為精彩。

  學生對天氣的分析和總結十分科學,如對將來氣溫趨勢的猜測。S1:我覺得接下來的氣溫會在30℃以下。S2:氣溫可能會稍微回升,接著再下降。

  我還有以下幾點反思,在以後教學中改進:

  一、 氣溫統計的完善。請學生總結一個月內氣溫的變化規律或推測接下來的氣溫時,最好可以同時展示“氣溫折線圖”***或柱狀圖***,可以十分直觀地反應9月份氣溫變化的特點,利於學生的歸納和總結。

  二、 天氣日曆的分發。由於天氣日曆繪於黑板上,部分學生看不清楚,統計時既影響統計效率,又不利於紀律的調控。因此天氣日曆最好每組一份。

  三、 在彙報中引導學生思考“天氣與生活的聯絡”。不少學生沒有認識到觀察、記錄天氣的作用,因此在彙報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天氣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使之激發起學生進行天氣觀察和記錄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