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教學設計

  在寫作中,寫出人物個性是作者們必須要熟悉的寫作技能!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積累的習慣。

  2、通過本次習作指導,教會學生恰當使用各種描寫方法,“寫出人物個性”。

  3、體會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教會學生恰當運用一種或幾種描寫手法,揭示人物個性。

  教學難點:有創意的表達,通過細節描寫反映人物個性。

  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但是反映到同學們的作文中卻幾乎是“千人一面”——什麼“彎彎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地鼻樑,能說會道的小嘴,一笑兩個小酒窩。”這樣的作文,了無新意,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也很難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麼,如何讓我們所寫的人物活起來,動起來呢?走進今天的作文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大家走出 “格式化”“概念化”、“臉譜化”人物描寫的誤區。【投影1】

  二、觀察與思考

  1、最成功的漫畫【投影2】

  首先,我們來個小測驗,測測大家的觀察力如何?請大家欣賞下面的圖畫,認真觀察,回答右面的問題。

  學生自主發言,敘說畫面中人物的年齡、職業、性格特點。

  2、猜猜他是誰【投影3】

  接下來,我們再一起做個小遊戲,需要一位同學和老師配合,哪位同學願意幫幫老師?謝謝你!下面老師介紹遊戲名稱和規則。這個遊戲叫做“猜猜他是誰?“我出謎,由這位同學來猜。其他同學做什麼呢?認真觀察這位同學的反應,包括語言、神態、動作等,並記錄下來。

  猜謎材料:“猜猜他是誰?”

  肥頭,大耳,長嘴,黑臉短毛,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手提一柄五齒釘耙……

  被指名的同學邊聽邊想,根據老師提示說出自己猜測的人名。

  三、指點迷津【投影4、5、6】

  看來咱們大家的觀察力不錯,善於發現和觀察只是寫好人物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方法正確、得當,才能描寫出鮮活、生動的形象來。

  不過,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筆下的人物似珍珠般熠熠生輝呢?別急,跟隨老師一起走進“指點迷津”!只要用心聽,我們一定能共同淘到許多亮閃閃的大珍珠!

  我們大家都知道,人物描寫可以多角度、多側面的進行。人物描寫的主要方法有四種: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介紹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另外兩種描寫方法我們在下節作文課再給大家介紹。

  關於外貌描寫:

  那麼,外貌描寫可以描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學生自由談,老師補充***

  強調:切忌面面俱到,從頭到腳泛泛而談,而應該有所選擇,選擇最能突出人物個性的方面來寫。

  指導:寫作之前要細心觀察,要善於發現被描寫者在年齡身份、面目長相、著裝打扮、體型體態等方面的特點。然後再進行篩選,選取外貌上最有特點的一方面或幾方面細細描摹,要善於將筆觸停留在某一點上精雕細琢,做細節描寫。

  提醒:不要忽略眼睛的描寫。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於表現人物個性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年齡不同,閱歷不同,心理不同,那麼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飽經滄桑;或者寫滿期待,或者充滿絕望;或者滿含著成功的喜悅,或者流露出失敗的悲傷……

  語言描寫:

  指導:把握語言個性,言談要符合人物身份,避免眾口同腔。

  俗話說:“言為心聲”,由於人物的年齡、性別、性格、經歷、職業、文化程度、思想覺悟等不同,所以語言風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一定要留心觀察,人物語言務必符合人物身份。不看寫作物件,想當然的用描寫小弟弟的語言描寫老爺爺。用描寫老奶奶的語言描寫小姑娘,用描寫知識分子的語言描寫勞動人民,這並不是你描寫的人物自己在說話,而是讓他們說你設計的話,這樣一定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特徵,所以說必須要堅決避免。

  為了讓人物的語言更能閃耀個性的光芒,我們除了在“說”的內容上做文章,還要在“說話”時的語氣、語調、語速以及說話時的神態、動作方面下功夫,做好細節描寫。

  四、小結歸納【投影7】

  剛剛我們對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大家能不能對所學內容進行一下簡單的總結呢?

  生自由發言,做個性總結。

  師評價:大家說的非常好,聽得很透徹也很明白,老師很滿意,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真的感覺很輕鬆、很開心啊

  五、引以為戒【投影8】

  下面是老師蒐集到的幾個學生的習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引以為戒,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師出示病例句,生自由發言說例句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師總結,明確。

  病例1:“我爸爸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

  診斷:詞彙貧乏。***呆板式***

  醫治:多積累詞彙,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

  病例2:“我爸爸四十多歲,明眸、皓齒,精神矍鑠,身體豐滿,力大如牛。”

  診斷:盲目追求華麗詞藻,常會弄得詞不達意。***拼湊式***

  醫治:除了要根據物件的特點加以區別、選擇詞語外,還要記住魯迅先生的話:“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愛,明亮的大眼睛,像蘋果一樣紅的圓臉蛋。他一笑時,臉上還有兩上小酒窩呢。”

  診斷:一描寫小孩肖像,就用“像蘋果一樣紅”來形容臉,就用“小酒窩”來標明特徵,常會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話。***臉譜式***

  醫治:應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徵,刻畫出“這個人物”與眾不同的個性。

  病例4:“哥哥長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圓圓。”

  診斷:過於簡單,缺乏形象性描繪。***乾癟式***

  醫治:可以選擇含義具體並富有形象感的詞語,或恰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使之具體、生動、形象起來。

  病例5:“她,長頭髮,柳葉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紅底白花的襯衣,發亮的皮鞋,黑色的褲子,她就是我的老師。”

  診斷:生怕會漏掉什麼沒寫上,以致從頭寫到腳。

  ***羅列式***醫治:寫外貌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個性,而不是為寫外貌而寫外貌,因此要根據需要有選擇地刻畫。

  《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教學反思

  這個教學設計是我在05年縣裡組織的送課下鄉活動中的作品,學生物件是剛剛升入七年級的農村中學學生,授課結效果良好。整節課環節設計科學合理:有老師的知識傳授、方法指導,有對學生的習慣培養、興趣激勵,有學生的自主發言、相互交流,有同學間的雙向的相互評價、單向的教師點評,有過程性評價、也有終結性評價,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熱情高漲,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投入。最主要的是學生當堂展示的作品都很優秀,都能抓住人物特點進行細節地刻畫,習作中既運用到了老師傳授的方法,規避了病例句中存在的問題,還適時地加入了動作、心理描寫,每個小組讀過習作,其他組的眾多同學就會異口同聲地猜出他們所塑造的人物的名字,大家都能夠在這節課中收穫到寫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我的這節課也受到了聽課教師和教研室組織人員的好評。

  但是,既然是授課,總歸會有遺憾。由於借用外校學生做課,對學生情況備得不夠充分,所以在猜猜他是誰這個環節,還沒有說完三個特點,被指名同學就搶答出了答案,留給臺下其他同學觀察的時間就很短,對於被觀察物件的神情、動作、語言的描寫觀察得也就不夠細,這就使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有些虛。好在我進行了智慧地處理,使得這個環節在創設氛圍,激發興趣方面發揮了不小的功效。

  另外,由於自己的粗心大意,看錯了時間,使得病句修改這個環節進行地比較倉促;而習作展示環節時間相映地過長,每個小組都進行了展示,教師也都一一做了點評,使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有些拖沓。如果能合理安排時間,必然會在引以為戒這個環節掀起一個小的高潮,對於今後“錯誤描寫人物”的警醒作用將更深刻。

  另外,通過此次培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寫作實踐這個環節設計得花哨,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為什麼要小組合作寫一個人物呢?這樣的小組合作有什麼實在意義嗎?一個小組幾個人,他們所注意的印象深刻的物件怎麼可能一定就是同一個人呢?如果不是,那麼在其他幾個組員討論人物特徵,回憶人物音容笑貌以及相關事件的時候,那個同學不是被孤立出去了嗎?如果再給我一次做這節課的機會,我一定不會為了凸顯“所謂的新課改”理念,為了形式上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設計這種無意義的小組活動;相反,我會多給每個同學一次自己創作的機會,佈置他們獨立完成自己的習作,然後在成果展示階段,展出2、3篇成功習作樹立範本,再出示幾篇問題作品,明確優點的基礎上找出問題,通過同伴互助讓其他同學幫助他出謀劃策,共同完善出一篇成功的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