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吃什麼可以養胃

  白領一族都是胃病的高發人群,得了胃病除了吃藥治療之外,食療也是很重要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胃病的人養胃食物

  1,小米:暖胃,安神

  小米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比大米更好,因為小米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並不理想,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又過高,所以產後不能完全以小米為主食,應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營養。

  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嘔吐的功效。 它還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可以使產婦虛寒的體質得到調養,幫助她們恢復體力。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溼、和胃安眠等功效。

  2,南瓜:南瓜性溫,味甘.

  南瓜內含有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中的鉛,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

  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腸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面癒合,適宜於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質: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並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3.酸奶養胃:早上喝酸奶對人體有益,酸奶容易消化,還可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牛奶也能養胃,有胃潰瘍的人喝了牛奶能減輕症狀.

  4.白開水養胃:白開水並沒有什麼營養成分,只是經過一個晚上,人體消耗了一些水分,可用其來補充,平衡身體的水分.

  三大養胃方法有奇效

  一、養胃茶療法

  茶療在調理胃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採取“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方法,調節患者的體質,並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以理氣、活血、和胃、止痛,達到治根的目的。俗語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茶療,即是調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茶療溫和持久,古老的中醫,很早就有“茶為萬病之藥”之說。茶療除了具備茶的一般健康功能外,還有自己獨特的藥養功效。有針對性選用各種茶材,能起到很好的調理治療的效果。

  茶療具備其他藥物的功效,但異於藥物,特別在改善體質,治療小病,慢性病,預防重大疾病方面有它的優勢。用中藥材料萃取配製而成的藥茶,取代日常茶飲,可以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茶療也是源自中醫理論的,它的保健機理同其他中藥類似。

  茶療就是通過飲茶來調理身體,或治療相關病症。在茶飲中新增不同的通過生物萃取的藥材,泡製出一杯適合相應病症的、帶著清香的藥茶,幫你消減痛楚、強身健體、保持活力,不需花費太多時間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粗鹽、細鹽或精鹽均可***先用開水衝調,待食鹽溶化後再加入少許冷開水,使之成為:“溫鹽湯”即可飲服。

  二、食鹽養胃有奇效!

  1、清理胃水

  早晨空腹時,飲淡鹽湯1杯,不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無味的現象,還能增強消化功能、增進食慾、清理腸部內熱。

  2、治肝順胃

  肝氣胃痛是胃病患者常見的病狀,可採用食鹽茴香熱敷療法。方法是31克、小茴香16克,搗碎。加入粗鹽1碗***約400至500克***,將上述藥料一同放入鍋中炒熱後盛起放入布袋內,用毛巾包裹後趁熱熨貼胃部和背部,可使患者胃部的痙攣部位鬆弛舒暢,起到通順胃氣、消解胃病的良好效果。

  三、早餐常吃薑絲蒜片養胃抗寒

  很多人習慣在外面吃早餐,既方便又省事。我家卻數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做早餐。早餐桌上,饅頭、麵包、花捲、麵條等等可以隨口味變換,可是有一樣小菜始終呈現在早餐桌上,那就是“薑絲大蒜片”。

  “薑絲大蒜片”出現在我家餐桌上十分偶然。母親有著多年胃病,十幾年來不能沾米飯。和一個搞中醫的朋友談起,他推薦了一個方法,就是經常食用 “薑絲大蒜 片”,長期堅持,對身體十分有益。

  這是因為生薑性味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孔子就主張:“每食不撤姜。”民間則有“早上三片 姜,賽過喝參湯”及“十月生薑小人蔘”之說。“每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處方”更是被人們所熟知。

  大蒜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 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尤其是其中豐富的大蒜素,能殺死更多種致病真菌和鉤蟲、蟯蟲、滴蟲。生吃大蒜是預防流感和預防腸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幾款早餐養胃粥

  百合銀耳粳米粥

  銀耳5-10克,先浸泡發漲;粳米100克,新鮮百合60克,加入適量冰糖同煮,有清心潤肺之功。粳米有較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銀耳養胃生津;百合則潤燥除煩,對熱病後餘熱未盡、慢性咳嗽、胃陰不足等症狀較適合。

  白果腐竹粥

  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將白果去殼去心,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可健脾、益肺、清熱。白果有斂肺定喘、燥溼止帶、益腎固精、鎮咳解毒等功效;腐竹為豆製品,營養豐富。這款粥比較適合冠心病、高血壓、婦女帶下等症。

  鯽魚糯米粥

  鯽魚1-2條,糯米30-45克,薑片適量,煲粥服用。煮粥時最好將紗布縫成袋狀,把鯽魚裝入與糯米同煮,以免魚骨掉進粥裡。糯米同樣能補中益氣、緩中和胃;鯽魚有和胃實腸、通陰利水之功用。該粥品可作為病後體虛飲食調養法,尤其適合脾虛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等症。

  酥蜜粥

  將粳米50克同水煮粥,將熟時,加酥油20克,蜂蜜5克稍煮即可。早晚餐食。

  酥油是極好滋補品,以白羊酥為上乘。《本草綱目》記載:“益虛勞、潤肌膚、澤臟腑和血脈。”臟腑功能失調所致消瘦、面板枯槁乃津傷血虛之症,陰虛損必發勞熱,熱則更加耗津,津液去,則毛折皮枯。酥油配蜂蜜,即可潤膚豐肌,還可適宜於消渴、陰虛發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