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語言對比論文

  不同的語言文化不乏相似之處,但更重要的是有著不同的差異。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英漢語言對比

  人類的共性決定了不同語言之間也存在著共性,英語和漢語也不例外。但在明確兩者共性的同時,還必須看到他們之間也存在著不同之處,即二者之間的差異。瞭解英漢語言的不同點,對於更好地掌握英漢翻譯的理論、方法和技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這一需求,從英漢構詞法對比、英漢詞類劃分及特點對比、英漢詞義對比三方面來研究英漢語言之間的差異。

  英漢語言差異對比

  語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若要將英、漢兩個語言體系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有著一定的難度。現將我任教以來的一些經驗、方法加以總結、歸納,希望能引起英語學習者的注意,增強他們對英漢語言差異的理性認識,以便更好地完成英漢翻譯學習。

  一、從英漢構詞法對比來看

  漢語構造詞語的方法可分為合成法、附加法兩種。

  1.合成法,也稱複合法,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合成新詞的方法,其合成形式多樣、主要有:

  ***1***聯合式,由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語素並列組合而成,如多少、是非、反正;

  ***2***偏正式,前一個語素對後一個語素加以修飾限制,如高樓、深夜、漆黑;

  ***3***主謂式,前一語素為陳述物件,後一語素對之加以陳述,如心跳、膽小、地震;

  ***4***動賓式,前一語素表示行為或動作,後一語素表示行為或動作的物件,如講理、操心、說謊;

  ***5***補充式,後一語素對前一語素加以補充說明,如改正、開啟、分明。

  2.附加法,亦稱加綴法,是指通過在詞根前加字首或在其後面加字尾構造新詞的方法。

  漢語詞綴表達的意義不像英語那樣豐富繁多,往往一綴一義,極為嚴格,如漢語當中“老”這個字首,老家***hometown***、老師 ***teacher***、老虎 ***tiger***、老鼠 ***mouse***、老外 ***foreigner***,雖然漢語是同一個“老”字,但組成不同的詞語後意思卻相應地發生了變化。而英語詞綴一綴多義、多綴同義的現象十分普通。如“un-”字首,它所表達為3種意思;詞義①是 not,不、非,例unable;詞義②是 opposite相反,對立,如unlock;詞義③是 remove from,移走,如unmask。同時un-,dis-, ab-,im-,ir-這些字首卻都可表示否定。

  英語構詞法卻可分為合成法***compounding***、派生法***derivation***、轉換法***conversion***及截短法***clipping***。

  1.合成法即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合成在一起,而構成的新詞,如sun***太陽***glasses***眼鏡***――sunglasses***太陽鏡***;backstroke***仰泳、反手擊球***,stockholder***股東***。

  2.派生法即在詞根上加字首或字尾構成另一個與原意略有變化或截然相反的詞 cloud-cloudy, happy-unhappy,snow-snowy,strength-strengthen。

  3.轉換法即把一種詞性用作另一種詞性的方式叫做詞性的轉換,

  例1:Here is a suit for everyday wear. ***動詞變名詞***這裡有一套日常穿的衣服。

  例2:Your support furthered my career. ***副詞變動詞***你的支援促進了我的事業。

  4.截短法,kilogram-kilo***千克***。

  二、從英漢詞類劃分對比來看

  詞類指的是語言中間在語法上的分類。英語把詞分成十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數詞、介詞、連詞、冠詞和嘆詞;漢語分成十一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數詞、量詞、介詞、連詞、助詞和嘆詞。漢語中有量詞、助詞而英語中沒有,英語中有冠詞,而漢語中沒有。

  此外,英漢詞類數量上的差異在對一些封閉性詞類所作的對比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以介詞為例,英語中僅簡單介紹就有40多個,加上覆合介詞***into, within***和短語介詞***instead of, along with***等共約286個,相比之下,漢語的介詞數量較少,只有30個左右。

  另外,據專項研究統計分析,介詞是英語中最活躍的詞類之一,出現率佔所調查詞彙的15%,而漢語和介詞僅佔6%,連詞的情形也很相似,英語13%,漢語為2%。同時英語代詞的使用頻率也遠遠高於漢語,而英語數詞的使用頻率則大大低於漢語。

  英語多用名詞,而漢語則多用動詞,動詞連用在漢語中比比皆是。而英語受語法規則的制約,一個句子中除非採用並列結構通常只有一個謂語動詞。

  例1:He walked around the house with a gun.他拿著槍,繞著屋子。

  例2:She was delighted at this good news.聽到這個好訊息時,她非常高興。

  三、從英漢詞義對比來看

  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一詞多義的現象並不陌生,其詞義比較靈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下義;相比之下,漢語則比較嚴謹固定,涵義範圍較窄,詞義對上下文的依賴程度比較小。比如,以英語bird一詞為例,它本來的意思是“鳥”,後來在口頭語中又常用來指“人”“姑娘”等。近來隨著人類科技事業的發展,bird的意義又進一步擴大,可指飛機,火箭、直升飛機、太空梭、飛星等任何飛行器。因此,英語詞彙在漢語裡的對應程度,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

  1.英、漢語中詞義完全對應,作用範圍全然相同的絕對等值的詞為數不多。The pacific Ocean:太平洋;digital camera:數碼相機。

  2.英語中有些詞與漢語中有些詞在詞義上只有部分對應,如marriage娶、嫁;sister姐、妹。

  3.英語中有些詞所表示的意義。目前在漢語裡還找不到最後確定的對應詞來表達,如站票:stand-room-only tickets;饅頭:mantou***一種多用途的***;床:beddo。

  總之,英譯漢的一切翻譯理論、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上,掌握兩種語言的特點,不僅在翻譯時可以自覺地運用這些特點,而且還可以使我們實現一切難譯的地方、內容如何用不同語言形式來表達的問題。希望本文對英漢語言對比的總結歸納,有助於廣大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與教學。

  參考文獻:

  [1]張培基,喻雲根.英漢翻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劉龍根,胡開寶,伍思靜.大學英語翻譯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篇2

  淺談英漢翻譯、英漢語言特點對比

  【摘要】在當今日趨全球化的時代裡,翻譯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沒,它既是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同時也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事實上,翻譯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性的活動,當今的人們直接或者間接都有意或無意地從事著翻譯活動。

  【關鍵詞】翻譯 語系 形合 意合

  英語和漢語分屬於不同語系,英語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語言,而漢語屬於漢藏語系***Chinese-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表意的語言***ideography***,所分屬的語系不同也就導致了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

  對於廣大應試四、六級的考生來說,如果平時學習中瞭解英漢語言特點,在翻譯應試中能滿足翻譯標準――“信、達、雅”即忠實準確、通順流暢和貼切原文,這對於想要取得較高翻譯分數會有很大幫助,下面本文就將對英漢語言的特點從下幾個方面作對比。

  一、英語的形合和漢語的意合

  相對於漢語來說,英語是一種更加註重形式化的語言,主要體現在運用詞彙來聯絡各個分句,如我們熟知的“and”用來表示並列連線;“if”用來表示假設條件關係;“because”用來表示因果關係,雖然說漢語句式也有一定數量的連線詞連線,但是使用頻率較之英語小得多。在漢語中,我們通常不用或者少用連線詞來表達意思,英漢兩種語言的這種區別就是我們所說的形合――強調結構的完整性和形態的嚴謹性,結構嚴密緊湊,主次分明;意合――強調內容和表意的完整性,靠語意的邏輯將句子串起。為了更加清楚明瞭,我們試舉幾個例句:

  ***1***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廟。

  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

  ***2***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

  ***儘管***他人老***但是***心不老。

  在例句***1***和***2***中斜體字下劃線的單詞“but”和“Although”所要表達的意思和邏輯關係體現在漢語句子的括號中,這正表明英語語言符號之間有較強的邏輯關係,而我們中文習慣的表達則是省略了括號內的字詞,靠語意的邏輯將句子連線起來,連詞介詞都少於英語。

  二、英語的末端開放與漢語的首端開放

  漢語句式的展開是以中國人邏輯思維順序展開的,通常是先敘述實物的外圍環境和客觀因素,然後再敘述具體事務和中心事件。英語句式則與之相反,除了個別的做定語的單詞,多數的中心詞都被置於中心詞之後,凡較長的詞語及累贅的成分均須後移至句末,有時必須使用形式主語來避免句子的頭重腳輕的情況產生,由此造成句子結構頭小尾大,我們形象的稱之為“孔雀型語言”。

  ***1***獅子型語言

  樹

  一棵樹

  一棵大樹

  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花園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2***孔雀型語言

  She is reading.

  She is reading a book.

  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

  S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in the classroom.

  三、英語屬於主語+謂語型,漢語屬於話題-評論型

  漢語屬於話題+評論結構,是話題突出型的語言,英語屬於主語+謂語結構,是主語突出型的語言。

  ***1***這裡建大橋,我看行不通。

  I don’t think it workable to build a bridge here.

  ***2***那所房子你們早該修了。

  Youshould have repaired the house.

  從上述兩個例子下劃線部分,我們不難看出,第一句話,“這裡建大橋”是中文句式主要評論的話題,評論者的觀點是“行不通”,而英語句式中的主語和謂語是“I”“think”,屬於主謂結構;第二句漢語句式中的“那所房子”是該句中主要評論的物件,評論者的觀點是“早該修了”,對應英語句式中的主語和謂語是“You”和“repair”仍然是主謂結構。

  四、英語愛用靜態詞,漢語常用動態詞

  英語喜歡使用靜態詞彙,具體體現在較多的使用名詞和形容詞。而漢語則多使用動態詞彙例如動詞連用等。因此英譯漢時常常把原文中表示動作意義的靜態敘述轉換成漢語的動態敘述。

  ***1***He is a goodeaterand a good sleeper.***名詞***

  他能吃又能睡。***動詞***

  ***2***The computer is a far more carefuland industriousinspector than human beings.***形容詞***

  計算機比人檢查得更細心、更勤快。***動詞***

  從上面例句,不難看出漢語傾向於多用動詞,英語傾向於多用名詞、介詞、形容詞和副詞等來表達動作意義。認識英漢不同詞類或用詞傾向,這對於提高翻譯質量很有幫助,能夠使譯文更加通順、確切。

  五、英語重物稱,漢語重人稱

  英語較常用物稱表達法,即不用人稱主語來敘述,而是表達客觀事物如何作用於人的感知,讓事物以客觀的口氣呈現出來。漢語則注重主體思維,往往從自我出發來敘述客觀事物,或傾向於描述人及其行為或狀態。漢語也常常隱含人稱或省略人稱。

  ***1***An idea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2***1949 saw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

  ***3***Wordsfail me!

  我***嚇得***就是說不出話來!

  在***1***、***2***、***3***句中英文句子的主語分別是“An idea”“1949”和“Words”,漢語句子中的主語分別是“我”“新中國”和“我”,英文句子中使用的主語都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抽象的實物或者概念作為主語,對應的中文表達則是從自我出發來敘述客觀事物,並傾向於描述人極其行為或者狀態。

  六、英語多用被動,漢語多用主動

  英語比較喜歡用被動語態,漢語表達被動意思的詞有“被”“由”“讓”“叫”等,但這種表達遠沒有英語的被動語態那麼常見,因此,英語中的被動在英譯漢中往往譯成了主動。例句如下:

  ***1***The result proved to be correct.

  此結果證明是正確的。

  ***2***Seamless tubes without joins are made in various ways.

  可用不同方法制造沒有接縫的無縫管。

  ***3***This is one of those questions that don’t need answering.

  這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

  在句***3***中,及物動詞“need”後面接主動形式的動名詞通常表達被動的含義,“answering”=“to be answered”,為了符合漢語表達習慣,我們通常譯為主動。

  翻譯不僅是語言形式的轉換,同時也是思維模式的轉變,瞭解了這些英漢語言特點,我們在英漢翻譯時就應當儘可能保留原文的形象性,同樣使得譯文也更加生動形象,真正達到翻譯的基本標準“信、達、雅”,提高翻譯水平的同時也為我們在四、六級翻譯考試中提高分值。

  參考文獻:

  [1]Joan Pinkham.中式英語之鑑 [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楊士焯.英漢翻譯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