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美術論文範文

  美術論文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美術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寒地黑土民間美術裝飾文化內涵探析

  掛錢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驅趕叫“年”怪獸的,用爆竹的聲音嚇走“年”,用鮮豔的顏色來迷惑“年”。古時的綵勝對掛錢有重大的影響。因圖案多為古錢狀,所以將其稱“掛錢”。貼“掛錢”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的習俗,以幡表達意願的這種風俗,最早是起源於唐宋時的“幡勝”。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用掛錢兒把裝飾門口,圖案絢麗,花紋細膩,喜氣盈盈。

  蘭西掛錢,已被列入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部授予蘭西“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不但歷史悠長,而且具有深遠豐厚的文化底蘊,誕生於清朝末年,由山東、河北的民間藝人來當地謀生而傳入。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大家喜愛,講究古樸而雅緻,溫婉而絢麗。它既儲存了人文特性,又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蘭西掛錢在特定的環境下表現的都是對神靈的膜拜和敬畏、當地人的習俗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較獨特的藝術性和民俗性。掛錢是民間剪紙的一種特殊的形式,作品中包含了祭祀文化、年文化、寒地黑土文化,它是多種文化的綜合載體。

  一、蘭西掛錢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掛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代,在清代,已經有了貼掛錢的習俗,蘭西掛錢誕生於清朝末年,恰是貼掛錢的風靡時期,隨著“?J關東”的浪潮而傳入,它的最早創立者是手藝精湛的傳統民間老藝人――李一剪,作品與祭祀神靈、驅邪、傳統習俗等有關。寄託著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對幸福的期盼。技法主要是傳統剪子鉸,有陰刻法、陽刻法、陰陽結合法,還會採用其他的方法,如漏、鑿、刻、鉸、繪、撕、染、嵌法、香火燒等。主要工藝有鏤剪掛錢和用型刀鏤鑿掛錢兩種,前者用剪子剪的,後者多用於春節張貼。最初的表現手法上格調陳舊,形式單一普通,可以說千篇一律。早期的蘭西掛錢在用色、紋樣、剪的工具材料上與山東一帶的“門箋”都有相似之處。

  新中國成立後,李郝氏等人制作掛錢,又進一步發展了掛錢。七十年代末,孫福生等一批人成了蘭西掛錢的名角,這一時期從掛錢的主題、表現手法和圖案,都傳達出時代特徵和人文思想。改革開放後,蘭西掛錢又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時作品運用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以及掛錢藝術自身的藝術語言,強調了意象融合、形神統一的境界。20世紀八十年代,弘揚民族文化,當時蘭西縣文化館館長孫福生組織了蘭西掛錢創作群體創作出大量的藝術珍品。九十年代,文化館館長李樹曾,副館長許華等人刻苦鑽研,作品更精緻,為蘭西掛錢開闢了一條更具生命力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蘭西掛錢無論在內容、形式上,還是在技法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蘭西掛錢與地方文化、民間藝術以及北方的冰雪環境等密切相聯,我們從文字記載和作品兩方面進行對比,掛錢在傳入蘭西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增加了蘭西特色,並持續發展創新。多年來,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滲透,蘭西掛錢的製作方法和風格特點也受到了影響,蘭西掛錢不僅在技法、材料等方面進行傳承,也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創新的方式來實現傳承的思路。

  二、蘭西掛錢裝飾文化內涵

  用掛錢美化生活,是東北民間藝術家的共識。蘭西掛錢的裝飾性、實用性、審美性是緊密聯絡的。蘭西掛錢裝飾文化內涵包含多方面因素,如掛錢的結構、圖案及寓意、誇張的造型表現方式等。

  1.蘭西掛錢的結構

  蘭西掛錢自形成以來,在剪紙造型中可以說別具一格,藝術語言豐富多樣,它的審美特徵也十分明顯,是以線為美的藝術。蘭西掛錢在製作時,選用雙面彩色宣紙,稱“千年壽紙”,具有遇光遇水不褪色、不脫色的特性。顏色上採用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粉色,以紅色為主。在春節的時候,貼上在正門上方門框上部的橫樑上,而種紙張最大的特性是不反光,質地較柔軟,能夠適應黑龍江地區冬季惡劣的氣候環境,不易損壞。蘭西掛錢的形狀樣式各一,種類比較多。圖案有仙人、麒麟送子、歡慶豐收等等,簡單的銅錢樣式是最多的,有在上邊剪字的,字的內容以“福”和“喜”為多。蘭西掛錢的形狀長方形較多,結構分為主體、外框、底穗兒三部分。有圖案和文字結合的形式,也有文字、圖案單獨出現的。蘭西掛錢不僅具有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而且作品中還融合了自然純樸的民俗生活,採用圖文並茂的裝飾表現形式和精剪細刻的高超技術,呈現出別具特色的造型風格。

  2.蘭西掛錢的圖案及寓意

  蘭西掛錢剪紙作品形態各異,技法上也不相同。早期傳統掛錢圖案,是一種原始的宗教膜拜,圖案是簡單的幾何形。後來圖案逐漸豐富起來,由幾何圖案演變為以植物、動物紋為主,出現花瓣紋、萬字紋、水波紋、魚紋、蝙蝠紋等圖案,姿態萬千。文字在掛錢中出現,這時掛錢的表達內容得到極大豐富。為了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瞭解和認識蘭西掛錢,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類。從時間的角度追溯,分為傳統掛錢和現代掛錢。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且發展並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過程。蘭西掛錢的發展是一個活態傳承的過程,在不同的時期,掛錢具有不同的用途,它們的特徵也不相同,傳統掛錢的形式較單一,而現代掛錢藝術主題多樣,手法多樣。

  蘭西傳統掛錢圖案表達出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喜好,掛錢作品上運用植物紋、纏枝花紋等紋樣,圖案有其特有的寓意,如喜鵲象徵著喜慶、荷藕象徵著夫妻和睦、而鹿象徵著福祿平安、葫蘆藤蔓則象徵著子孫繁衍、牡丹象徵著高貴等,戟、瓶象徵著吉慶、平安,這些傳統、美好的掛錢圖案直到今天還在沿用。傳統掛錢圖案具有獨特的民族情感與民族精神,是任何裝飾圖案都不能替代的。蘭西掛錢是以黑龍江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百態作為刻畫物件的,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創作者把他們對生活的觀察、記錄,以及對大自然的謳歌運用掛錢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表達了內心情感。因此,創作者並不是以形為主要目的,而更注重神似,運用寫意的方式來表現,外形上整體簡練,目的是突出的中心主體,讓主題更鮮明。   傳統的蘭西掛錢多為年節時供奉祖先之用,技法上以剪為主,外框上很少作處理,中心主體的內容分成兩部分,一部為團花,另一部為幾何紋組合;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只有幾何紋的。作者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性剪成形,所以傳統的蘭西掛錢每幅都是獨品,造型各異,無完全相同的兩張掛錢。而現代蘭西掛錢融合了書法、現代裝飾、繪畫等多種藝術元素,結合民間民俗圖案,不斷探索各種新型技法,已經發展成綜合性藝術。製作時以刻製為主,造型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力求表達無限的創意。現代蘭西掛錢構成元素是多方面的,包含文字、中心、裝飾圖案、外框、穗兒。主題字的位置分為上款、中款、下款三種方式,有橫、豎之分。中心體現主題,注重形體的大小、疏密、空間關係,講究對比與諧調,內容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裝飾圖案對於中心部分是輔助作用,完善主題。底穗部分有的鏤空,有的相連,還有的是表現主題的一部分。我們通過對比傳統掛錢和現代掛錢的整體造型,可以看出現代掛錢已經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矩形幡狀,而是又??新出多種形狀,比如香爐形、花籃形、宮燈形等,這些形式賦予了掛錢新的生命和靈魂。

  3.造型誇張的表現方式

  蘭西掛錢造型是大膽、誇張的。按照自然事物形式美的規律,在基礎上對物體進行誇張變形,抓住最鮮明的動態特徵,進行誇張概括,以達到傳神的效果。創作者有意識的對物體最特殊的部分進行誇張、變形,改變物體的正常比例以及常規的形態,大膽變化、取捨,採用對比、均衡等藝術手段,構圖上嚴謹、飽滿,更具有藝術魅力。作品創作時比較隨性,想象自由,不拘時空,經常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出現的物象組織在一起,表現技法質樸無華而又大膽、鮮明。多數採用散點透視,完全拋開了物象的實體真實性,以感性與理性的認識來綜合表現的物件,物象的真實性已讓位於觀念的真實,重意境、心象的表達,完全是一種主觀的隨意的創造,把世間、想象的各種美妙事物逐一納入到掛錢作品之中,作品中不僅追求趣味性,也追求藝術性,是最自由、最有生命力的藝術。

  三、結語

  蘭西掛錢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藝術形態之一,是民間文化的活化石,是多種文化的綜合體。現代掛錢實現了多元化的藝術創新,充分吸取其他的藝術形式,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情感語言,煥發出勃勃生機。掛錢的內涵和精神是民族歷史沉澱的結果,也是民族特色的體現。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題材民俗性、圖案豐富性、手法多樣性等特點,它們從不同角度,強調了形與神、情與景、意象與物象的和諧統一,充分反映了時代的精神風貌。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的重視,蘭西掛錢也得到了有力的保護和較充分的挖掘。相信在重視和保護力度下,蘭西掛錢成為民間藝術的品牌,與時俱進,走向世界。

  關於群眾文化美術的幾點思考

  群眾文化的美術活動內容豐富,涵蓋了美術中諸多門類。美術是一門具有可視形象的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因其具有可觀性與可賞性的鮮明特點,深受群眾喜愛。在群眾文化的美術活動中,其內容也涵養了如書法***篆刻***、繪畫、雕塑、建築和攝影等藝術門類。佛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明清時期以中國“四大名鎮”和“天下四大聚”之一而聞名於華夏,長期的商業繁榮同時亦孕育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書畫、陶藝、木版年畫、剪紙、花燈扎作等美術形式在民間得到比較好的傳承與發展,從而形成了比較鮮明的群眾喜聞樂見的美術形式。南海地處佛山腹地,擁有豐富的群眾文化美術資源。

  一、群眾美術的特性

  ***一***廣泛性

  群眾美術相對於專業美術而言具有廣泛性,其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傳播以及參與的主體這兩個方面上。首先,群眾美術在傳播過程中由於其參與者的工作以及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就會導致群眾美術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進行傳播。除此之外,群眾美術的參與者的範圍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可以說社會上的各個階層的群眾都可以參與到群眾美術之中。

  ***二***公益性

  眾所周知,群眾美術具有極強的公益性,群眾美術是在政府扶持下發展的一項公益性文化活動。社會中各個階層、各種不同的人員都需要通過文化薰陶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淨化自己的心靈。作為一項公益文化活動,群眾藝術館等公益性機構能夠提供這樣一種平臺實現各類群眾美術活動的推廣,通過群眾美術活?喲俳?了自身的“文化消費”,進而豐富了文化生活。

  二、推動群眾美術發展的對策及措施

  ***一***政府的扶持措施能促進群眾美術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的推動,群眾美術亦是如此。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群眾美術的發展更是要依靠一定的政府政策和資金上的促進和推動。在群眾美術的發展過程中,適當的政府政策和資金投入不僅能夠為群眾美術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健康的發展途徑,同時也能夠促進群眾美術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群眾美術如果能夠得到政府資金或政策上的支援,那麼在發展的過程中必將會不斷的完善以及豐富自身,保證自身的藝術價值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終實現群眾美術的更好發展。同時在群眾美術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也會為社會經濟建設帶來一定的推動力,與經濟發展形成相互促進的作用。

  ***二***建立相應的群眾美術團隊,開展群眾美術活動

  為了實現群眾美術的更好發展,我們不僅要通過國家以及相關部門加強群眾美術發展的宣傳力度,同時還要依靠自身的實際行動促進群眾美術的更好發展,這裡的自身就是指群眾美術活動的參與者。在群眾美術的發展過程中,每個參與者都可以自發的組成一個專業的群眾美術團隊,在平時的空餘時間開展一些與群眾美術相關的活動。比如說群眾美術的團隊可以定期下鄉到一些單位或者鄉鎮中贈送其美術作品,從而不斷加強人們對群眾美術的認識程度,建立一種濃厚的群眾美術精神文化氛圍,進一步的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群眾美術團隊還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節日進行群眾美術的宣傳,在一些傳統節日中通過相關的美術作品進一步宣傳群眾美術的文化價值,最終通過多種方式促進群眾美術的發展。

  ***三***增加群眾美術作品的展覽

  為了推動群眾美術的更好發展,我們可以在平時舉辦一些與群眾美術有關的展覽,將一些優秀的群眾美術作品以展覽會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從而使人們對群眾美術有一個更加詳細的認識和了解。通過舉辦展覽會促進群眾美術發展的方式不僅可以有效的吸引人們對群眾美術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激發群眾美術愛好者的積極參與,促使他們創作出更好的群眾美術作品。

  ***四***加強對群眾美術工作者的培訓

  總的來說,群眾美術與專業美術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群眾美術主要是在人們平時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感悟創作的,它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人們的生活狀態。因此,群眾美術的創作水平就會與創作者的美術功底息息相關。為了進一步的促進群眾美術的發展,從而不斷的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作品,我們就需要加強對群眾美術工作者的培訓,提高群眾美術工作者的創作能力與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定期的舉辦一些美術講座,進而通過專業的美術講座給群眾美術工作者提供更加深厚的美術知識和創作技能,充分激發每個人的創作靈感。

  ***五***群眾美術幹部下基層開展工作

  群眾文化的美術幹部下街道、社群的輔導工作要從兩個方面開展。針對沒有美術基礎的有喜歡美術的社群居民做好基礎輔導,要幫助社群群眾提高對美術的欣賞和認識,從基礎知識開始循序漸進的講解,通過較有系統的輔導學習,讓美術初學者對美術書法有初步的認識。

  ***六***提高美術展覽的群眾性

  群眾文化中的美術展覽與比賽不同於純專業學術活動,群眾文化中的展覽與比賽首先要體現在群眾性,要重視群眾的參與面和自發性,要體現寓教於樂,要有群眾文化的娛樂性,要滿足群眾文化的需求;另外作為社群居民,他們生活在基層,他們用其獨特的視角創作的美術作品,生活氣息濃厚,可能有些手法不太成熟,這就要求我們的評審專家不能以純專業學術的角度或標準來衡量群眾美術的參展作品,避免由此產生消極導向,打擊了群眾的美術創作和參加展覽比賽的積極性,使群眾美術走向死衚衕;要充分地調動社群群眾的創作熱情,加強藝術的交流活動,以展覽比賽活動來推動創作,通過創作培養美術骨幹,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繁榮群眾美術活動。

  三、結語

  總而言之,群眾美術對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文化品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往往可以通過群眾美術的開展淨化自身的心靈,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得到心靈以及情感的釋放。我們要進一步研究群眾美術發展的有效措施,最終推動並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實現我國文化藝術的豐富和完善。


美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