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美術教師教學工作計劃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

  1

  一、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資訊,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喜愛。

  二、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四、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 佳教學效果。

  五、陽光書寫的要求:

  1、作業本封面要認真填寫,要求書寫正規,自己的姓名要求用楷體書 寫。

  2、繪畫的題目以及內容簡介要求用正規的楷體書寫,書寫板面要整潔。

  六、 課時安排:

  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並重的教學新體系。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注意聯絡生活實際,注意民族性、時代性,選擇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強的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具體有繪畫、泥塑、剪紙、手工、欣賞。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

  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各種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願望。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並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三、教學重點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象並設計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四、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製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並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五、教學目標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絡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七、周教學進度安排:

  3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 150名,其中女生82名,男生 68名。這些學生來自**周圍八個自然村,另外,有少數學生來自良村或其他村莊,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個體差異較大。

  學生經過幼兒園的美術學習,對美術有了粗淺的認識,感覺美術就是畫畫,學生對美術有強烈的興趣,部分學生會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的事物表現出來,孩子們能觀賞大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少數學生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部分學生能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這些都為順利開展本學期美術教學打下基礎。但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的態度不仔細,這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

  2、教師情況分析:

  我畢業於2010年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學歷為大學本科,在大學期間我學的油畫,對於專業知識瞭解豐富,在學專業知識的同時我也認真學習了新課改革的內容,對新課改理念把握較準確。我現在擔任一二年級的美術教學工作,能夠把自己學到的大學中學的專業知識和新的教學理念大膽的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這些是我勝任該學科的有利條件。但是比起多年教學的老師來講我經驗還有很多不足,對於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瞭解不足,理論和實踐還不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不過,相信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和鍛鍊,我一定會在教學方面有更出色的表現。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資訊,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

  本冊內容主要包括20課,分別是大家一起畫、花花綠綠的糖紙、繞繞塗塗、有趣的拓印、我的太陽、奇妙的撕紙添畫、做拼音卡片、小鳥找家、鳥語花香、小動物蓋房子、數字變變變、會飛的娃娃、猜猜我是誰、變臉、穿花衣的熱帶魚、尋找美麗、亮眼睛、美麗的鉛筆頭、花兒朵朵、小小食品店。

  教材重點、難點:

  1、 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 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三、教學目標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 ,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 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6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4

  一、 學情分析:

  四年級兩個班的孩子,人數並不是很多,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孩子對美術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動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但對於美術課程中的一些內容由於器材及學生素質的限制,仍然無法很好地開展教學,因此本學期仍要為學生最大限度地創造機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 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本教材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5課,分為6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除了藝術瑰寶單元的內容外,其餘大多隨堂教學,分配在各課之中。

  以新課標的理念為依據,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的培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重視人文精神,體現人文觀念。

  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力求學科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的結合,關注學生對美術的多角度體驗和嘗試。

  注意學科之間的積累和聯絡,注意學科知識的綜合,利用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絡來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學科之間的綜合效應更為融合和連通,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

  三、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

  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四、 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 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處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能力培養和雙基訓練的關係,充分發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3、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的聯絡,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5、教學手段生動有趣,運用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7、 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進行美術教學。

  8、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和核心,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培優補差措施:

  1、培優要著眼於長遠,要側重於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拓寬知識面,開發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2、對優等生進行挫折教育,使他們在挫折面前,不至於難以接受。

  3、要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全面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必須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

  4、對於美術方面的差生,重要的是培養人們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好美術的基本動力。例如一些手工課上,老師可以先做一些精美作品展示給學生,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學習慾望,欣賞課上,儘量蒐集更多的作品,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5

  一、教學目標:

  美術教育在培養人的藝術素質方面,尤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表現能力,在啟迪心智、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和提高品格修養方面有其獨特的功能。美術課堂教學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寓知識、技能於興趣之中;

  淡化畫種,以造型要術為基礎,鼓勵和指導學生靈活運用造型要術及其規律,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運用造型要素與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來重新組合或進行創造的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形式美的規律來欣賞、表現、應用為一體,注重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二、 教學內容和要求:

  本學期課程內容有四大主線構成,即造型要素、情意要素、造型廣場、美術欣賞。

  1、 造型要素

  這一要素的內容主要安排在第二單元“排列與組合”中,如“形的平置和重疊”、“對稱的形狀”等,目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2、 情意要素

  所選的內容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如“快樂的星期天”學生不僅可以畫自己瞭解的學習生活,還可以展開想象,把希望星期天怎麼過的想法表現在畫紙上。這部分是要讓學生髮揮大膽構思、想象豐富、色彩變化的一些優點。破除他們畏難的心理,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3、 造型廣場

  有剪貼、摺紙、撕紙、紙立體、紙玩具和泥工等。折剪製作也融入了立體性,使學生思維有所開拓,製作手段有所創新。泥工也要求塑造立體形象,如動物、玩具。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取知識,得到鍛鍊。

  4、 美術欣賞

  本教材欣賞部分安排了玩具作為兒童欣賞的內容,有民間的、有現代的、有古樸的、有時髦的,通過欣賞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