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普高分層教學初探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農村研究的論文,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去年,我校對高一年級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進行了一次問卷式的學情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我們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具體表現在1. 學生在課前沒有預習的習慣,有將近40%的學生課前從未預習過,所以上課不能跟上老師的節奏,課堂上遺留下來的難題無疑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2. 有近一半的學生課外幾乎沒有主動閱讀過其他英語讀物,作為高中教學的重點之一,這個量遠遠達不到。3. 初高中跨度過大,有近60%的學生心理負擔較重,擔心學習跟不上甚至放棄。

  仔細分析這個情況,不難發現我們現在的英語教學存在很大問題,也難怪有人說“教師苦教、學生乏記,學生死背、學生濫做”。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課,查閱資料,精選例句,並試圖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把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但事實證明,我們所花去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沒得到應有的回報,學生們也逐漸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忽視了學生是主體;學生的主動學習得不到發展,同時也缺乏想象力、創造力,沒有創新意識,教與學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再者,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考什麼,教什麼,練什麼,學生只重視讀寫,不重視聽說,有的學校仍然把成績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唯一衡量標準,所以導致學生聽說能力低下,英語整體素質較差,本應生動的英語課堂就這樣黯然失色。

  一、黎世發教授的分層教學

  新課程分層教學與上述狀況恰好相反,它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著力點在自學,學生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能體現出學生不受拘束的思考問題,學生根據教師編寫的自學參考提綱能充分完成教學內容,並能通過群學,達到思維的擴散。新課程分層教學方式主要是指六段教學結構系統,即提出問題:自學――啟發――小結――作業――改錯――總結。學生要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指導達到“舉三歸一,以一反類”的效果,即通過對少量***舉三***相關典型基本事實的分析,概括出一個***歸一***基本認識結論,然後運用這個基本認識結論***以一***,去解決其所覆蓋的一類***反類***問題。“六段教學”是一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體系,它不但適合現代社會學生的學習規律,而且完全適應現代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提倡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為面向全體學生創造了特殊的條件,營造了一種輕鬆、和諧、民主、健康的師生關係,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但卻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教學中的實踐和體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考慮活動的兩個方面:學生和老師。一方面,老師在編寫自學提綱時,一定要精心準備,內容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情,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層面上要有所體現,尤其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和個性化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對命題產生濃厚的興趣 。通過老師指示方法後學生開始自己學習,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再“研討學習”,分層教學的核心內容就在這裡,即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實現了教師指導的層次性及教師教學的主導性。另外,在輔導的過程中,要熱愛學生,要體現指導的層次性 ,要符合易講難引的規律。對於那些通過自主學習不能解決的難題,教師要通過引導、啟發達到理解的目的。學生開始學習的同時,教師迅速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間瞭解學情***重點是瞭解學困生的學情***。教師在瞭解學情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情況,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或分類指導或全體指導,將學生在解決學習問題中出現的不妥思路,引導到正確的解決學習問題的軌道上,這就是教師與學生研討性學習。

  在新課程分層教學中學生自學是一大難點。如何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得從他們的學習習慣入手。在開始訓練時,對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在學習不同課型時通常採用不同的方法,作業後要及時改正錯誤,並收集整理以便鞏固等,目的是訓練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也是為了讓學生擺脫舊的學習方式。不過,一種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介紹一個地點,你就得接受它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在New Zealand一文中,筆者就是通過小組學習完成的,同學們對此很感興趣,很嚮往,所以他們互相提出了幾十個問題,有些已經超出了課本的內容,而且還把這個國家和中國進行了對照,討論了更多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為這樣的課堂才真正發揮了語言的功能。另外,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在網路上學習和交流。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開展新課程分層教學,教師一定要認真學習理論,必須有計劃、分階段地組織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嚴格按照新課程分層教學理論去組織教學,就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成績。經過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分層教學的優點是:分層教學強調學生自學,能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層教學比傳統教學更具開放性,學生在自由研討、互幫互學中產生互動作用,有利於學生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從而得到鼓舞;分層教學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提問多了,教師對學生了解更清楚;分層教學使教師與學生更容易溝通,在課堂上溝通與教學同時進行,反饋資訊非常及時,便於教師因地制宜地搞好課堂教學;分層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分層教學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現了“教”服務於“學”的教學理念。

  然而,在農村普通高中的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我們在學習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了分組,對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分配也不同,初衷在於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量力而行,在同步中實現非同步。然而,這種狀況對老師和部分同學而言並沒有好處。一方面,在小組討論學習時,基礎好的同學不能找到與之匹配的搭檔,久而久之,惰性佔了上風,不利於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學生認為自己被分為三六九等,心裡上難以接受,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堅持,短期內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產生放棄的念頭,甚至對老師產生偏見,給班級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由於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不理想,整個班級難以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從短期來看,學生學習氛圍很好,學生也似乎很有成就感;但是,不管他們是什麼層次,最終都必須接受高考的檢閱。所以,學生很難堅持很長時間。而且,隨著距離高考越來越近,這種焦慮感就越發加劇,部分同學在高二就放棄了。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老師只能理解但無能為力,這也是農村普高無可奈何之所在,很多同學對英語不感興趣,自認為是偏才,對高考不可一世。筆者班上的兩男生,對政治歷史特感興趣,成績也相當不錯,只是英語根本就沒有入門,筆者也是告訴他們高考的形勢和英語的重要性,結果可想而知。

  三、結語

  分層教學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教學方式。它反映了新課程教學的的普遍規律,完全符合新課程教學的理念和要求,真正解決了新課程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新課程教學的根本方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