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的市場營銷成功案例

  一、擴張的基礎

  資本是船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資本是船”。海爾起初沒有船,1984年時它只不過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海爾現在已經擁有一支陣容壯觀的“聯合艦隊”。到1997年,它已是一個擁有67家緊密層企業***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4個***、直屬員工1.8萬人、總資產達56.8億元的多主體、多元化、立體化的開放式大企業集團。在我國白色家電企業中門類最齊、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它在北美、歐共體、中東等重點市場發展了30多家海爾專營商、6000餘個經銷點,在美國、東南亞多國開設了分廠。

  名牌是帆 資本運營的高階階段是品牌運營。“名牌是帆”,這是張瑞敏的一個思考。張瑞敏一上任,發出的號令是“起跑創名牌,衝刺到名牌。”76臺冰箱不合格,他不是降等處理,而是由責任人用大錘親手砸爛,因為海爾人決不能心存“二等品”意識。今天,海爾已成為中國家電名牌,也是世界家電一強。經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所評估,海爾品牌的價值1995年是42.6億元,1996年為77.36億元。德國利勃海爾是海爾的老師,可今天這個總部的老闆面對張瑞敏時,也不由感嘆:“我們為自己培養了一個競爭對手。”

  文化是魂 海爾人是文化人,言必稱文化,事必行文化,讓你感到海爾文化無處不在。海爾員工人手一冊《海爾企業文化手冊》,全書三部分、11章節,內容有海爾理念、海爾戰略、海爾經營目標體系、管理制度、道德規範等。他們巧妙地把“斜坡球體論”運用於企業管理:企業如同一隻球,在往坡上滾,必須不斷克服阻力才能上升到新的高度。為此,必須實行“OEC管理”***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縮寫***,即全面地對每個人、每一天、每件事進行控制和清理,每位員工按“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標準檢查自己,使每項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提高,整個企業有條不紊地向上“爬坡”。“企業每天都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這才是正常的、成功的。”海爾達到了國內外企業專家要求的境界。

  人才是本 張瑞敏是海爾“聯合艦隊”的“指揮長”;以楊綿綿為代表的三位副總裁是優秀的“艦隊舵手”;各個事業本部的本部長、總經理們是諳熟市場的驍將,他們把決策層的創造性延伸到“頂”到“邊”,讓海爾不斷地走向輝煌。“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在海爾嶄新的用人理念和機制下,一批批優秀的管理人才脫穎而出。張瑞敏說:“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給你搭多大的舞臺。”海爾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辦法選拔人才。事業部每個月將空崗情況公之於眾,任何人都可競聘。這為海爾培養、造就了一批批人才。

  海爾認為,資本、品牌、文化、人才是企業擴張的四大必要條件,四項缺一不可,某一項不強也不可,四項皆強方可談論擴張。

  二、擴張的策略

  “吃休克魚”理論 人們習慣上將企業間的兼併比作“魚吃魚”。從國際上看,企業間的兼併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先是“大魚吃小魚”,即大企業兼併小企業;再是“快魚吃慢魚”,即資本向技術靠攏,新技術企業兼併傳統產業;然後是“鯊魚吃鯊魚”,即“強強聯合”。海爾人認為,他們吃的既不是小魚,也不是慢魚,更不是鯊魚,而是“休克魚”。對“休克魚”,張瑞敏的解釋是:魚的肌體沒有腐爛,比喻企業的硬體很好;而魚處於休克狀態,比喻企業的思想、觀念有問題,導致企業停滯不前。這種企業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很快就能夠被啟用起來。“吃休克魚”理論為海爾選擇兼併物件提供了現實依據。海爾看中的不是兼併物件現有的資產,而是潛在的市場、潛在的活力、潛在的效益。海爾15件兼併案中有14件是按照“吃休克魚”的模式進行的。14家被兼併企業的虧損總額達到5.5億元,而最終盤活的資產為14.2億元,成功地實現了1+14>15的低成本擴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