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統測物理試卷附答案

  高一期末的統測就要來了,往年的物理試卷大家都做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一期末統測物理試卷選擇題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關於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單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力學範圍內,國際單位制規定長度、質量、力為三個基本物理量

  B.後人為了紀念牛頓,把“牛頓”作為力學中的基本單位

  C.1N=1kg•m•s-2

  D.“秒”“克”“攝氏度”都屬於國際單位制的單位

  2. 下列關於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速度不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為零

  B.物體具有加速度時,它的速度可能不會改變

  C.物體的加速度變大時,速度也一定隨之變大

  D.物體加速度方向改變時,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變

  3. 如圖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體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1s內,外力F不斷增大

  B.在1s~3s內,外力F的大小恆定

  C.在3s~4s內,外力F不斷增大

  D.在3s~4s內,外力F的大小恆定

  4.如圖所示,A、B分別是甲 、乙兩小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判斷

  A.甲、乙兩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兩球在t=8s時相距最遠

  C.兩球在t=8時相遇在出發點

  D.兩球在t=4s時相距最遠

  5.兩個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時從圓形軌道的A點出發,分別沿ABC和ADC行走,如圖所示,

  當他們相遇時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6.將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不為零的分力F1、F2,以下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Fl、F2與F都在同一直線上 B. F1、F2都小於F/2

  C.F1或F2的大小等於F D. F1、F2的大小都與F相等

  7. 質量為m的人站在升降機中,如果升降機運動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升降機底板對人的

  支援力N=ma+mg,則可能的情況是

  A.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運動

  B.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運動

  C.升降機在向上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D.升降機在向下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8.如圖所示,清洗豎直樓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繩 索將自己懸在空中,工人及其裝備的

  總重量為G,且視為質點。懸繩與豎直牆壁的夾角為α,懸繩對工人的拉力大小為F1,牆

  壁對工人的彈力大小為F2,則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但F1與F2的合力不變

  D.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則F1減小,F2增大

  高一期末統測物理試卷非選擇題

  二、非選 擇題,全部為必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 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9. ***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首先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

  在保證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行的條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長橡皮條,使結點到達O點,用鉛

  筆記下O點位置及兩細繩的方向,如圖中的OA、OB方向,讀出兩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OA

  =2.8 N、FOB=3.6 N.

  ***1***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在圖中利用圖示法作出FOA與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為了完成本實驗,還要進行的一項關鍵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記錄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 ***9分***某探究學習小組欲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

  套如圖所示的裝置 ,圖中小車的質量用M表示,鉤碼的質量用m表示。要順利完成該實

  驗,則:

  ***1***為使小車所受合外力等於細線的拉力,應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要使細線的拉力約等於鉤碼的總重力,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

  ***2***打點計時器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某次打出的某一條紙帶,A、B、C、D、E、F

  為相鄰的6個計數點,如圖,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利用圖中給出的數

  據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學經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資料,請在a-F圖中作出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

  外力的關係圖象。

  組別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2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4***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1. ***14分***如圖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員,懸掛在繩上。若AO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BO繩水平,則AO、BO兩繩受到的力各為多大?若保持O點及A點位置不變同時B點位置一直向上移動,在B點位置上移過程中AO、BO的拉力如何變化?已知sin37°=0.6,cos37°=0.6。

  12.***15分***完整的撐杆跳高過程可以簡化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階段:持杆助跑、撐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比賽中,俄羅斯女運動員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設伊辛巴耶娃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1.25m/s2勻加速助跑,速度達到v=9.0m/s時撐杆起跳,到達最高點時過杆的速度不計,過杆後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心下降h2=4.05m時身體接觸軟墊,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時間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質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離;

  ***2***假設伊辛巴耶娃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過程中做勻減速運動,求軟墊對她的作用力大小。

  13. ***16分***如圖所示,固定光滑細杆與地面成一定傾角,在杆上套有一個光滑小環,小環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力F與小環速度v隨時間變化規律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環的質量m及細杆與地面間的傾角α。

  高一期末統測物理試卷答案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C BCD ACD AD BC

  二、非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9. ***6分***.

  ***1***如答圖所示***1分*** 4.8 N***1分 答案在4.5 N~5.0 N均給這1分***

  ***2***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條的結點拉到同一位置O點***2分***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1分*** 拉力的方向***1分***

  10. ***9分***

  ***1***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2分***鉤碼的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1分***

  ***2***0.5***2分***

  ***3***如答圖所示***2分***

  ***4***沒有平衡摩擦力***寫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過小******2分***

  11. ***14分***

  解:對繩上的O點受力情況進行分解,如答圖所示。

  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FAcos37°=FB ①***3分***

  FAsin37°= G ②***3分***

  聯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點位置向上移,FA將一直減小***2分***,FB將先減小後增大***2分***。

  12. ***15分***

  ***1***設助跑前的距離是s,由運動學知識可得:v2=2as ①***3分***

  將資料代 入①式解得:s=32.4***m*** ②***2分***

  ***2***設伊辛巴耶娃在撐杆跳下降階段身體接觸軟墊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得:

  v12=2gh ③***2分***

  設軟墊對她身體的作用力是F,由牛頓運動定律可得:

  ④***3分***

  F-mg=ma1 ⑤***3分***

  聯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 ***16分***

  由乙圖可得:0~2s內小車的加速度是:

  ①***4分***

  將資料代入①式解得:a1=0.5***m/s2*** ②

  小環在上升過程中前2s內做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由牛頓第二 定律可得:

  F1 -mgsinα=ma1 ③***4分***

  小環在上升過程2s後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

  F2 =mgsinα ④***4分***

  將F1=5.5N,F 2=5.0N代入③④,聯立方程③④解得 :

  m=1***kg******2分***

  α=30°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