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實驗教案及反思
《夜晚的實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夜晚的實驗,終於揭開了蝙蝠飛行祕密的經過。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夜晚的實驗》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夜晚的實驗》教案
一、教材分析與設想:
《夜晚的實驗》一課,主要記敘了斯帕拉捷通過多次實驗,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的經過,指出正是這次實驗,引起了科學家對超聲波的研究,才使我們今天能夠享受到超聲波技術帶來的恩惠。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學生一讀就懂,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上還是比較難找的;同時它又是一篇有著科學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會使語文課走樣,成為科學課。因此就應該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先說工具性,首先一點就是讓學生了解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方法,這是基礎的目標。但是僅僅做到這點還遠遠不夠。這篇課文在表達這個故事時所呈現的特點是什麼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陳述這個事實時,語言組織具有極大的跳躍性和想象空間。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憑什麼特殊的本領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呢”這個疑問後,緊接著就在第2自然段裡,介紹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實驗的全部事實。兩段文字之間,恰巧少了進一步提出假設的文字,而這部分文字,作者卻用補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裡作了說明。後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實驗假設,作者乾脆作了省略處理。作為科學實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語言文字的描述,這樣的跳躍卻給學生的質疑、思考、探究、創新留下了極大的空間。”根據文章已有的假設進行合理地想象,既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又暗含了科學精神的薰陶,一舉兩得。而課後的一個基本要求是複述課文,在“補白”的基礎上,能夠按照“設疑——假設——實驗——結果——再反思……”的順序說一說,重組文章的結構***這樣一來,雖然打亂了文章的結構,缺少了幾分文學性,但是對於闡述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清晰的瞭解、訓練語言還是有幫助的***。第六自然段也是一個語言的訓練點,一個“啊”字內涵豐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
其次就是人文性。這樣的課文傳達給學生應該是一種科學精神,就這篇課文來說,有這樣幾個方面是值得讓學生學習的:細心觀察、善於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於反思。這樣的認識是需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所感悟的。教師不妨通過追問的方式來達到:看到蝙蝠夜飛的人不止一個人,為什麼只有斯帕拉捷會去研究呢?斯帕拉捷實驗的科學性在哪裡?他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實驗?
二、課外資料:
蝙蝠與雷達
清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加飛機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蝙蝠在夜裡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做了一次試驗。在一間屋子裡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著許多鈴鐺。他們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裡飛。蝙蝠飛了幾個鐘頭,鈴鐺一個也沒響,那麼多的繩子,它一根也沒碰著。
科學家又做了兩次試驗。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最封住,讓它在屋子裡飛。蝙蝠就像美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祕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做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裡,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看清楚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在夜裡飛行也十分安全。
仿生學漫談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複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複製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有著怎樣的奇異本領?它們的種種本領,給了人類哪些啟發?模仿這些本領,人類又可以造出什麼樣的機器?這裡要介紹的一門新興科學——仿生學。
仿生學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效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它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可觀。仿生學的問世開闢了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人類仿生由來已久。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技術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種類繁多的生物界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使它們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得到生存和發展。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以自己直立的身軀、能勞動的雙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語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促進了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獲得了高度發展。因此,人類無與倫比的能力和智慧遠遠超過生物界的所有類群。人類通過勞動運用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製造工具,從而在自然界裡獲得更大自由。人類的智慧不僅僅停留在觀察和認識生物界上,而且還運用人類所獨有的思維和設計能力模仿生物,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增加自己的本領。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遊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覆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製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義大利人利奧那多·達·芬奇和他的助手對鳥類進行仔細的解剖,研究鳥的身體結構並認真觀察鳥類的飛行。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以上這些模仿生物構造和功能的發明與嘗試,可以認為是人類仿生的先驅,也是仿生學的萌芽。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聯絡課文語言環境,懂得課後作業中“瞎子”、“穿透”、“聽|”等詞的意思及其所帶引號的用法。
3、通過朗讀、複述等一系列語言訓,感受並學習科學家細心觀察、善於思考、大膽實驗、潛心研究、遭受失敗不氣餒、善於反思。不斷利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科學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匯入: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鳥兒在天空有自由飛翔的本領,人類就模仿鳥兒的結構製造飛機。這就是仿生學的例子。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個在仿生學過程中重要的實驗。
板書課題:夜晚的實驗***讀題***
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疑問嗎?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讀準字旨,讀順課文。
***2***藉助字典並聯系下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瀆生字詞,相機字音。
喉嚨 蒼蠅 ***嚨、蠅是後鼻音,在詞中讀輕聲***
瞎子 薄膜 油漆 礦藏 領域
堵住 揭開: 判斷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掌握課文的能力。
3、通讀課文,回答揭題時提出的前兩個問題。
***板書: 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據這兩個詞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
4、指導分段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寫蝙蝠在夜空中飛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經過多次實驗,終於揭開蝙蝠出行的祕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寫斯帕拉捷的實驗引起了科學對超聲波的研究,使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個是我們學習的重點,為什麼?
三、指導書寫
本課生字全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寬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點”和“捺”。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一、談話匯入。
1、同學們都很崇拜科學家,老師也是一樣。可是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不是總是覺得科學實驗是一個特別懸乎的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的認識是不是有了一些改變呢?
2、我想我們這節課應該至少解決兩個問題:***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樣做這個實驗的?
斯帕拉捷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通過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們才能對斯帕拉捷這個人有所瞭解,才能走進這位科學家;我們瞭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實驗的魅力。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 斯帕拉捷為什麼想到做這個實驗?
2、 指名讀。
3、 為什麼斯帕拉捷對蝙蝠感興趣?我想散步的人不會是他一個人吧?
4、 可能我還有一個疑問希望大家幫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樹上棲息的動物會不少,可是他為什麼對蝙蝠這麼感興趣呢?
二、學習課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體把握,梳理線索。
1、首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根據表格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先在書上做上記號,再嘗試著填表。
實驗順序-實驗設想-實驗想象-實驗結果-實驗後反思
2、斯帕拉捷的實驗一共分為幾次完成的?
3、我們發現有的可以內容可以通過讀書直接填寫出來,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說第一次吧。這一次書上寫的比較詳細。
4、指名回答。
5、我們是概括的回答,課文中寫得還是比較詳細的。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這個自然段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實驗猜想,一個是實驗後反思。
6、請一個同學把實驗猜想部分再來讀一讀。他讀完了,我再來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發現有什麼區別嗎?***教師在讀的時候故意漏了一個“總”字***,發現什麼?一個“總”說明什麼?
這是人的常態思維,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人也可能產生過疑問,但是大家也許就會根據常理認為蝙蝠就像貓一樣,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而斯帕拉捷——***啟發學生說下去***
7、請同學把實驗的過程讀一讀***即讀第二自然段***看到這個詞了——“輕盈敏捷”?能不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一下它們是如何“輕盈敏捷”的?
8、斯帕拉捷不由得——驚叫起來。誰來讀一讀斯帕拉捷的反思。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會如何來表達?***只要學生說的有理則行***
9、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實驗過程,作者並沒有像第一次一樣面面俱到。認真地讀四到五自然段,把作者沒有寫出來的部分通過自己的想象填寫出來。大家可以先看看第一次作者是怎樣寫的,這樣對你寫有幫助。
10、指名說,只要說得有理就可以了。
11、通過這樣幾次實驗,斯帕拉捷終於發現蝙蝠是靠聽覺來辨別方向,確認目標的。一起讀第六自然段。
有沒有發現這個“啊”字呀!這可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字。說說看,在這個字背後隱藏著斯帕拉捷的什麼情感?
12、請同學們想一想:科學發現一般要經過哪幾個過程,才能有所發現,獲得結果。這幾個部分能不能調換次序?
13、斯帕拉捷的實驗完成了,說說看他在你的印象中是個怎樣的科學家?
14、科學家能夠與眾不同,就是在於他們能夠抓住細微之處,並且能夠打破砂鍋問到底。道爾頓有一次為孝敬老母買了一條長筒襪子送回家裡,不想老母一見立即不悅道:“孩子,就算你有孝心吧,也不能讓我這樣的年紀穿這櫻桃紅的豔色襪子去教堂作禮拜吧。”這一句話把道爾頓說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說:“這明明是正合你老人家穿的深藍色嘛,怎麼會是櫻桃紅呢?”在場的人見狀都哈哈大笑。後來道爾頓又拿各種顏色紙讓他的學生去認,終於他成了第一個發現和研究色盲的人。於是他專門就此寫了論文,並且留下遺囑,死後請將自己的眼球拿去解剖,好探清色盲的原因。
四、學習七-九自然段。
1、斯帕拉捷的實驗為後來的研究者打開了一扇門。看看人們都有了哪些收穫?
2、能不能用圖形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一下蝙蝠的工作原理。
3、大家還知道哪些仿生學的事例?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複述課文,完成練習。
一、複述課文。
1、能不能按照上節課所填寫的圖表說一說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
2、小組合作,練說。
3、班級展示。
二、拓展資料:
1、這裡也有一篇揭示蝙蝠飛行祕密的文章,讀一讀,看看跟《夜晚的實驗》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三、完成練習
1、課後有這樣一個習題,讓我們也來探究一下好嗎?***出示課後練第4題:讀一讀,說說下面句子中引號的用法。***
⑴那幾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⑵蝙蝠的耳朵又怎麼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
《夜晚的實驗》反思1
仔細揣摩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我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讀到的東西。首先是在內容的理解、主題的把握上,
斯帕拉捷的實驗不但讓我們看到了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等可貴的精神,
而且給人的啟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好奇心是科學探究的可貴品質”“科學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
只有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不怕失敗、鍥而不捨、大膽實驗的人,才能攀登科學的頂峰。”僅此而已還是不夠的,
我想,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明白“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一切科學研究都應該造福於人類”。
其次是在表達方法的領悟上。四次實驗過程不僅啟發我們在寫比較複雜的實驗時要注意“有詳有略,突出重點”,
還要學習第一次實驗是怎樣寫具體的***寫了實驗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做法、前後想法,重點寫清了想法***。
不僅如此,我還發現,寫第一次實驗時,文中是從結果寫到做法最後寫思考過程。這種倒敘的寫法與通常寫法相比***從想法寫到做法最後寫結果***,
又有什麼優點呢?這些都應該讓學生有所領悟,才能啟發一部分學生學習文章的構思。
《夜晚的實驗》反思2
《夜晚的實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講述了科學家斯帕拉捷從蝙蝠飛行的啟示中發現了超聲波,並進而造福人類的故事。教學這類文章,我有些犯怵。第一遍讀這篇文章,真不知從何下手。怎樣讓學生從閱讀文字中學習科學家留心觀察、勤于思考、潛心研究的精神,又能適當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教材確實是要潛下心去讀的,當我一遍又一遍地尋找文字的切入點時,目光停留在課文的幾個問句上。全篇的五個問句,三個與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動有關,是斯帕拉捷好奇、奇怪、猜想時出現的問題。一句是設問句,解釋斯帕拉捷把蝙蝠眼睛蒙上的理由。還有一句是斯帕拉捷實驗成功後引起的人們進一步的思考。這幾句問句,與全文中心有著極大的關係,而且本課語文知識點——引號的用法中的兩個句子也都可涵蓋在內。“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我的教學思路圍繞著這五問形成了。
一、三問引入
可通過這樣的導言引入:課文中有哪些詞和句是描寫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動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讀一讀,用筆把這些詞句畫出來。這些詞句對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家善於思考,對常見現象敏感,好奇心強這些品質有極大的幫助。怎樣理解呢?一個字:讀。讓學生練讀這三個問句,在朗讀中體會,讀出好奇、讀出奇怪、讀出猜想,也就能順理成章地理解。然後再由第一個問題入手,讓學生去探究學習,探究斯帕拉捷做了幾次實驗,怎樣做的,結果如何?
二、設問練述
課後練習要求全文複述。對於本篇文章來說,實驗的過程是複述的重點;而第一次實驗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把指導複述的方法放在第一次實驗上,可以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在學生完成探究後,讓學生再細讀課文第二大段,看看哪一次實驗是濃墨重彩描寫的,自然是“蒙上眼睛”這一次。引出設問:為什麼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課文作出了詳盡的回答,這樣有問有答的句子就叫設問句。讓學生用上設問句把蒙上眼睛的原因、經過、結果練習複述。
在指導學生複述的過程中,讓學生得知,用上設問句的時候,就可以先說經過,結果,最後再說原因。這樣,學生不僅練習了變序複述,而且在練習中又掌握了新的寫作方法。
三、再問探意
斯帕拉捷的實驗獲得了成功,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進一步的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麼能“穿透”黑夜,“聽”到沒有聲音的物體呢?抓住這一問,可對本句的引號用法作一探究,又可對超聲波以及超聲波帶來的意義作深入的探究。
- 夜晚的實驗教案及反思
- 蟈蟈應該這樣養
- 我要上六年級了小學六年級作文
- 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考試試卷
- 關於銷售方面的心得3篇
- 法院個人總結心得體會範文
- 新生兒如何正確穿衣保暖_寶寶冬天怎麼穿最保暖
- 科學家發現隱身類星體宇宙中遍佈黑洞
- 風景優美的地方作文
- 夏季如何養身心養生保健
- 市場風險分析案例
- 溼氣重艾灸什麼穴位
- 鼻竇炎能徹底治好嗎
- 班長培訓班開班典禮講話
- 睪丸囊腫是怎麼形成的睪丸囊腫有什麼危害
- 夢見吃棗子是件好事嗎
- 臺式電腦老是藍屏宕機怎麼處理
- 社會工作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 開車撞人可以私了嗎
- 企業知識大賽主持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